言情小說 > 曹操穿越武大郎 > 第二百九十一回 邊個至威至犀利
  老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此話誠然不假。

  曹操派四將沖殺一番,意欲震懾敵膽,顯出其指揮若定、臨場機變之能。

  然而他卻忘了一點:此前他要去伏牛山單刀赴會時,一眾武將因為誰高誰低的話題,卻是險些大打出手——就連袁朗三虎來后聽說,也不由躍躍欲試。

  關于老曹帳下誰最拔尖,幾個頂兒尖兒的狠人,都有心驗證一二。

  因此四將殺出時,于老曹不注意處,眼神交換,瞬間達成默契——

  咱們今天便要看看,究竟邊個至勁至威至犀利!

  卻說鈕文忠手下四威將,背后都有小卒捧著認旗,各領一軍縱橫開闔,鈕文忠欲讓他們去截老曹四將,萬沒料到,他的軍令還沒傳到,人家已先自沖著旗幟殺來了。

  譬如盧俊義,正廝殺間,忽然瞅見一面認旗,大書“猊威將方”四字,頓時大喜:踏破重重陣仗,直向彼方殺去。

  那個猊威將方瓊,率領四員偏將楊端、郭信、蘇吉、張翔,引著三千兵,正自追殺潰散的宋兵,忽聞前方人喊馬嘶,驚看去,只見數百騎兵奔涌而至,領頭一員將軍,披銀甲,跨白馬,幾綹胡須,面如冠玉,單看儀容,便似富貴員外一般,偏偏手中一條丈二點鋼槍,使得神出鬼沒,所至之處,伏尸無數。

  偏將楊端叫道:“方將軍,這廝奔著咱們來的。”方瓊大怒道:“且把人馬都擺開,拿了這不知死活的狗頭,慢慢調理他!”

  說罷將手中大槍一擺,拍馬上前,將盧俊義擋住。

  方瓊這條槍,在晉中綠林也是有名的殺器,雖見盧俊義槍勢不凡,心中卻自無懼,自忖就算不能三招兩式取勝,至少也不得輸于他。

  誰料雙槍一交,他便知道大錯特錯,盧俊義槍上的力道,便如太行山崩塌一般,震得方瓊心肺都酥麻了,頓時吃驚不已,心想他這般面團團一個白胖子,如何練成得這般巨力?

  單單力氣大倒也罷了,關鍵招數精妙刁鉆,速度又快異絕倫,這一來就很讓人生氣了——

  好歹方某人也是堂堂四威將,茅坑拉屎臉朝外的漢子,是一個有臉有面的人,難道十招都不到,就要我呼救不成?讓我以后如何面對手下兄弟?

  其實公道說來,方瓊武藝也甚高明,不然四威將之首的位置,如何輪到他坐?然而好和壞本沒標準,所謂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好壞那都是比出來的,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誰讓他今天撞上一心要在兄弟面前拔份兒的玉麒麟了呢?

  盧俊義幾人,都是打定了主意,一心要在人前顯圣鰲里奪尊,狀態自然不同以往,便似決賽第七場的麥客喬丹,就是一個字: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因此兩人交戰不過七八合,方瓊就支應不住了。他這人比較要臉面,正在思考是沉默的戰死,還是卑微的呼救,幸得底下幾個偏將看出了不對來,齊齊喝一聲:“快救方將軍!”手上諸般兵器舞動,四下圍攻上來。

  方瓊哈哈一樂,故意沉著臉:“哪個要你等打救?本將眼看就挑了他下馬。”

  話音未落,盧俊義大喝一聲,長槍猛掃,蕩開諸般兵器,奮起一槍,將方瓊挑落馬下。

  剩下四將大驚,其中兩個當即便想走,另兩個卻叫道:“殺了這廝給將軍報仇哇!”

  他四個齊心對敵尚未必是對手,何況此時各懷鬼胎?盧俊義低嘯一聲,一路槍法使得發了,這四個只覺眼前銀光點點,一時都不由恍惚起來:這到底是我四人圍攻他?還是他獨自圍攻我四人?

  手上招式都不由亂了,盧俊義趁機一槍,沒入蘇吉心窩,將他挑起一甩,擋住兩口劈來的大刀,那桿長槍乍出乍收,楊端、郭信喉頭噴血,倒撞下馬背,剩下一個張翔肝膽欲裂,正待要逃,盧俊義一點寒芒先到,隨后槍出如龍,深深扎入他后心。

  方瓊麾下三千兵馬,眼見正偏五員將佐被盧俊義砍瓜切菜般殺戮,都自骨髓里發寒,待盧俊義殺光武將,引兵一攪,這些賊兵頓時土崩瓦解,一個個哭爹喊娘,四下逃命。

  另一邊,杜壆引三百人,縱橫于亂軍之中,正廝殺間,忽見斜刺里一面認旗高舉,上書“貔威將安”四字,頓時喜道:“這姓安的叫什么貔威將,定然非同小可!且帶老杜殺過去,與他開個屁眼兒。”

  原來他這四威將,猊、貔、彪、熊,前三個都是異獸。猊者,狻猊也,曹操手下鄧飛,綽號“火眼狻猊”,便是此物,諧音蒜泥。此物來頭不小,乃是龍生九子之第五子,形似獅子——其實就是獅子。

  《爾雅·釋獸》載:“狻猊如彪貓,食虎豹。”郭璞特意注解清楚:“即獅子也,出西域。”

  這個貔則是貔貅,《史記·五帝本紀》記載:“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此獸為黃帝征戰有功,被賜封為天祿,即天賜福祿之意,專為帝王守護財寶,漢武帝將其封為“帝寶”。民間傳說其有嘴無肛,能吞萬物而不泄,可招財聚寶。

  以杜壆三年打翻六教授的文化功底,對貔貅的理解自然源自野史傳說,因此心腸一熱,便欲幫貔威將開個眼兒。

  貔威將安士榮,領著沈安、盧元、王吉、石敬四個偏將,正在大肆屠戮落單的宋軍,忽然聞得左近殺聲大起,扭頭看去,一匹黑馬上坐著一個虬髯黑面大漢,身披烏鐵鎧甲,手持丈八蛇矛,吼聲如雷,直向自己殺來。

  偏將石敬不知厲害,挺槍去戰,杜壆手起一矛,快如閃電,刺穿石敬咽喉。

  安士榮大怒:“敗軍之將,也逞兇狂,竟敢殺我兄弟!”當下掄動手中蟠龍棍,來戰杜壆,杜壆一見他兵器,不敢大意,凝神應付。

  他這樁兵器,非是古兵,乃是宋太祖趙匡胤所創,老趙當年武功赫赫,號稱“一條桿棒、兩個拳頭,打下四百座軍州都姓趙!”一身武藝自然非同小可。

  所謂兩個拳頭,系指他所創下的太祖長拳,這路拳法威力無窮,昔年奇俠蕭峰以此拳法,鏖戰中原武林數百高手,無人能攖其鋒,可見奧妙。

  至于一條桿棒,原本乃是條齊眉棍,是老趙年輕時在青霞山玄空寺學武時,行衍和尚所贈之物,此棍系上等花梨木制成,質堅棍沉,在老趙手上,打翻不知多少好漢。

  后來老趙在柴榮手下為將,與一個使刀的猛將酣戰,交鋒四十余合,老趙奮力一棍,被對方以刀封擋,這條梨花齊眉棍頓時折斷。

  老趙乃是苦出身,會過日子,舍不得這條好棍啊。

  回來難受了好幾天,忽然一日見人用連枷打麥,靈機觸動,忙忙找來鐵匠,兩個銅箍,一串鐵環,將一長一短兩根木棍連在一起,長棍六尺,短棍三尺,加上一尺的鐵鏈,形成了一種全新兵刃,就以所練棍法為名,稱之為蟠龍棍。

  行話有言:硬中軟最難防,軟中硬最要命,這蟠龍棍因加了這條鐵鏈,那真是硬中夾軟,軟中帶剛,與人相斗,對方若不識這兵器妙用,難免要吃大虧。

  不過杜壆乃是淮西一等一的好漢,弓馬嫻熟,自然知道這兵器厲害,出招頗為謹慎,一招一式,都只擋那蟠龍棍的短頭,不讓他發揮出那甩砸的妙用。

  這真正是:猊貔兇狠彪熊驕,盧杜袁竺藝更高。主帥信書猶未到,將軍性命已先凋。

  (本章完)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