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穿越聊齋之大郎求生記 > 第234章 七月半!
  此行有驚無險,功成身退,凱旋而歸!

  麾下將士近鄉情怯,不知不覺加快了趕路的速度。

  余大郎并未阻攔,他心中亦是掛念著家人!

  此次率軍出征,前后共用時兩月之久,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七月十五。

  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大乾民間七月半,道家言其為中元節,佛家稱其為盂蘭盆節。

  中元節、上巳節、清明節以及寒衣節并稱為四大鬼節!

  乾歷七月十五,地官中元赦罪。

  地官所管轄之處為陰曹地府,到了中元當晚。

  地府鬼門關大開,眾鬼會離開陰間地府,回到陽世的家中與親人團圓。

  若是沒有親人的餓鬼,未有香火貢品飽腹。

  它們就會在人間四處游蕩,尋找吃食,最常見的便是寒酸的鬼吃泥。

  地府鬼門,關閉之前,群鬼自會準時返回陰間。

  由于時間有限,群鬼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因此,世間便流傳出,七月半鬼門開,中元節鬼亂竄的典故。

  中元佳節,依照大乾習俗,陽世之人需祭祖燒紙。

  寓意敬祖盡孝,祈求祖先保佑,來年有個好收成!

  牛家村依山傍水,亦有放河燈的習俗,火里蓮花水上開,亂紅深綠共徘徊。

  中元節燃放象征圣潔的蓮花燈,一為接引亡魂,為亡靈照亮前路。

  二來邀其享食香火供品以及超度亡靈的寓意。

  民間百姓時常會在蓮花燈上,寫著亡魂的名字。

  燈里點上蠟燭,隨波逐流,表達對其思念之情!

  七月半當晚最忌諱三事。

  一忌夜游,鬼門大開,群鬼出籠,游魂野鬼眾多。

  天地之間,陰盛陽衰,陽世之人很容易沖撞鬼神,觸碰霉頭!

  二忌吃祭品,中元節當天,依大乾習俗。

  家家戶戶皆會在家中擺上諸多供品祭祀先祖,以表敬意。

  這些供品不可妄動貪吃。

  逝去的亡魂回家與親人團聚,若發現供品被動,心生不滿。

  生氣的先人就不會再保佑子孫后代的平安幸福,從而招來厄運。

  三忌拍人肩膀,每個人皆有三把火,分別在頭頂與左右肩膀之上。

  中元節當天晚上,群鬼游蕩人間,若是三陽之火變弱或熄滅。

  陽世之人容易被鬼上身!

  為了驅散群鬼遺留在家中的陰邪晦氣。

  大乾民間百姓,每至中元節,便會吃鴨肉與扁食。

  俗話說:“七月半吃只鴨,世間萬物不用怕!”

  鴨和壓是諧音,只要這天吃了鴨子,就可以驅邪避兇,鎮壓亡魂。

  陽世之人沾染不到臟東西,就不會為自己帶來霉運。

  亦有傳言鴨子善水,能夠渡過黃泉游到陰間。

  乃是奈何橋的使者,可以為逝去的先人送去的衣物、錢財以及祭品等等。

  在中元節吃扁食,亦有寄托對親人的思念,趨吉避兇,吸走家中污穢之氣的寓意。

  大乾朝地大物博,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余大郎也僅僅只了解靖江府一地的民風民俗。

  對有些人而言,這些鬼節風俗,皆是封建迷信。

  在余大郎看來,民風民俗大多都是人們用來表達對祖先、逝者們的懷念之情。

  你對祖先若無敬重、敬畏之心。

  后世子孫,又怎會對你心存任何敬意呢?

  余大郎曾聽說過這樣一段話,人之一生,實際會死亡三次。

  一是生理上的死亡,停止心跳,身體一切器官結束運行。

  二是世間最后一位能記住你名字的人逝去。

  三是你在世間留下的一切記錄,隨著歲月悄然而逝。

  三代之后,世間再也尋不到你來過的痕跡!

  大乾自古傳承下的祭祖風俗,卻恰恰是唯一能證明,你曾經來過人世間的依據。

  千百年之后,你的靈位,高臥祠堂之上。

  每逢鬼節,子孫后代手持清香一炷,對著你虔誠祈禱!

  在余大郎看來,這便是民風民俗的意義所在。

  生前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稱一世之雄。

  亦可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散發扁舟,縱情山水之間!

  死后元知萬事休,荒野孤墳,雜草叢生。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若無鬼節民俗,孝之傳承,碑毀骨朽之時,泯然于天地之刻。

  余大郎率領三千鐵騎,恰逢其會,于七月半當天抵達牛家村!

  他凱旋而歸的消息,不到一時三刻,傳遍附近十里八村。

  一些百姓聽聞大軍征戰歸來,趕忙前來尋找親人。

  許多百姓未見到朝思暮想、牽腸掛肚的身影,神色各異。

  有的如遭雷擊,癱坐在地上,不發一語!

  有的淚流滿面,嚎啕大哭,痛不欲生!

  亦有的不肯相信眼前的事實,上前詢問真相……

  余大郎老丈人一家,忽聞大軍凱旋而歸。

  潘老實與賈氏放下手上一切活計,慌慌張張地跑了過來。

  自從潘二郎與潘三郎從戎入伍,執意追隨余大郎離去之后。

  二老輾轉反側,夜不能寐,整日整夜,擔驚受怕,都快憂思成疾了!

  如今聽聞大軍凱旋而歸,自是喜不自勝。

  可當賈氏走到大軍近前,僅見到潘二郎一人身影之時。

  只覺昏天暗地,兩腿發軟,好似頃刻之間,便要暈厥過去。

  潘老實眼疾手快,扶著賈氏勸慰道:“事情尚未清楚,莫要自己嚇唬自己!”

  余大郎本以為百姓會敲鑼打鼓、夾道歡迎,場面熱鬧非凡。

  那知迎接他的,皆是一些垂暮之年的老嫗與老翁……

  一個比一個凄涼,一個比一個悲傷,好似天塌了似的!

  余大郎暗覺晦氣,命令麾下向圍觀百姓解釋清楚。

  獨自拎著吞下蛟珠之后,一直沉眠不醒的小毛驢,縱身離去。

  他神識透體而出,發現余府眾女正在大夫人姒清霜的帶領下祭祀祖先!

  余大郎身為一家之主,依照大乾禮法。

  此事應當由他來親自主持,方顯對祖先的敬意。

  胡小寶與潘二郎奉命行事,對著圍觀百姓大聲解釋起來。

  真相大白于天下,方知虛驚一場!

  當百姓們聽聞自家未歸的兒郎,在草原上,娶妻生子,成家立業之后。

  一個個又眉飛色舞、喜笑顏開……

  賈氏聽聞之后,緩過神來,趕忙對著自家兒郎問道:

  “二郎,你弟弟亦娶妻生子了嗎?”

  潘二郎望著賈氏充滿期待的眼神,解釋道:

  “三郎并未娶妻生子,他肩負著重要的使命。

  阿爹與阿娘不用為其擔心……

  吾等臨行前,姊夫哥已經為三郎留下后手。

  可保三郎衣食無憂、安全無虞!”

  賈氏聞言有些郁郁寡歡,嘆道:“哎!……

  三郎這臭小子,一點都不懂得為娘的心思。

  他怎么就不知道,也娶上一房媳婦呢?”

  潘二郎哭笑不得,無言以對!

  潘老實在一旁言道:“婦人之見,三郎方多大歲數?

  常言道:色字頭上一把刀,石榴裙下命難逃。

  小小年紀,豈能沉迷于女色?”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