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春秋小領主 > 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開創了一個新時代1
    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開創了一個新時代1

    停了停,趙武繼續說:“舊規則的打破,有時并不是壞事!如今我不是正在著手建立各種新規則嗎?比如井田制破壞了,我的租庸制并不見得更差;而常備軍的建立,或許打破了由領主武裝組成的封建式戰斗,但戰斗會變的更專業。國家的軍力因此更加強大了,而不是削弱。

    雖然這個常備軍我還沒有交到國君手里,但早晚會交到國君手上的,因為君上他才是名義上的常備軍統帥。所以,所謂‘君王手中卻沒有一兵一卒’的說法并不正確。況且,君上手里有軍隊就是好事嗎,也不見得?軍隊應該屬于國家,而執政代替君上處理國家大事,所以軍隊掌握在執政手里,并不是多么可怕的末世。

    在嚴守規則方面,叔向其實做的不錯,我正在重建新規則,以適應這個社會,叔向在確立官員俸祿的時候,不因為官員本身的爵位,以及家財是否富足而給秦國公子更高的俸祿,這就是他對規則的遵守。另外,他連弟弟貪污了,都毫不留情面的執行法律,說明建立這個新規則的雖然是我,但有叔向幫我守著,才是我放心領軍南下的原因啊。”

    叔向頓時熱淚盈眶,他抬腳準備沖過院門,感謝趙武對他的理解,但接下來聽到的一句話,卻讓叔向停住了腳步。

    趙成疑惑的抬起頭來,問:“父親,其實你自己也不喜歡遵守規則,諸侯國都抱怨說,你打起仗來從不講春秋禮儀。這是不是一種踐踏規則?父親剛才說:一旦破壞規則,則墜入狗社會,那么父親,現在就在狗社會了嗎?

    父親剛才說的話,我倒想起宋襄公的‘仁義’,他不擊半渡之軍,結果自己卻戰敗,成了列國恥笑的對象——可見,有時候堅守規則,是要被人嗤笑的。”

    趙武笑了笑:“沒錯,有些規則,其實不一定要遵守,因為那些規則不是維護我們的利益,反而妨礙了我們的發展。你看我新確立的規則,比如十八級軍功制,規則確立了每種爵位的人可以佩戴什么樣的‘日月星’標志,但卻沒有確立每種爵位的人該穿什么等級的相應衣服,戴什么等級的相應帽子,住在什么規格的屋子里,乘坐什么級別的馬車……你知道為什么嗎?”

    叔向側耳傾聽,墻對面沒有聲音,似乎趙成輕輕搖了搖頭。只聽趙武又繼續說:“周禮是很繁瑣的,繁瑣到什么級別的人,日常吃飯該采用什么程序,什么級別的官員該吃什么規格的飯,用什么樣的碗,聽什么樣的音樂,穿什么樣的衣服……這種繁瑣常常令人發指,所以父親不愿遵守這種規則,因為這些舊規則的確立,是符合當時生產力的,卻不符合現在的生產力水平。

    比如鼎器,過去用蠟模鑄造,領地面積限制了蜂巢數量,蜂巢數量又限制了蠟的產量,蠟的產量限制了鼎器的鑄造。于是,越是巨大的鼎器越需要擁有廣蕪的領地,為了防止爭奪資源的相互攻伐戰爭,周禮制定了詳盡的禮器規格。但現在,石膏模具的應用,已經使得鐘鼎器鑄造與蠟的產量無關,與封地面積無關。

    于是,過去一位大領主、終生不見得有能力制造出的鼎器,現在一家小作坊主每天都能生產數十個,放在店里還愁賣不出去。如此一來,我們還需要限制使用人的級別嗎?要知道,店里賣出去的東西越多,店主上繳的稅收越多,他雇用的人手越多,領地內有一門手藝而能掙錢養活家人的,也就越多。

    所以我們不能限制商品的生產,因為店主賣出東西后是向我們交稅的,鼓勵大家購買就是鼓勵稅收。

    同理,《周禮》中關于衣服規格、質料、顏色等等的級別限制,也都是符合當時的生產力,但現在已經不合適了。所以我在選用新規則的時候,只簡單的給出級別標志,比如衣服上別的日、月、星徽記、家門口立的石虎、貔貅、惡龍(豬婆龍)等等,但不限定各級別人使用的器具。與舊規則相比, 則相比,我建立的新規則更簡單,更直截了當。因為限制少,各種級別與榮譽標志,對生產力以及商品銷售的束縛,幾乎忽略不計。

    這樣一來,等生產力發展了,你家隨時平民百姓但穿的起絲綢,那你就穿絲綢;你家雖是貴族但穿不起絲綢,那就穿布衣——也許以后,還會有比絲綢更昂貴的東西,但同樣,有錢你就穿,就修大房子,享受喜歡的音樂,吃喜歡的美食,都不禁止。同時,即使你身穿布衣,但你什么爵位該享受什么待遇,該受到什么樣尊重,我都給你!你身穿綢衣,但無品無級,照樣受布衣貴人管束。

    現在人常常哀嘆這是一個禮樂崩壞的末世,為什么他們這樣哀嘆?是因為生產力發展了,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所以過去那種緩慢的、繁瑣的禮制,逐漸成了束縛人們生活的東西,比如季札欣賞的‘大樂’、‘雅樂’,就沉悶的讓人打瞌睡。而鄭、衛的音樂被季札瞧不起,卻被百姓喜聞樂見。其中的原因沒有其它的,就是因為我們的生活節奏變了,鄭、衛的音樂輕快的旋律,更加符合平民百姓的日常節奏。

    我剛才說生產力發生巨大的變革,你知道說什么嗎?鐵器時代已經到來了,青銅器逐漸在退出舞臺。過去耕作糧食使用木質農具、青銅器農具,現在有了更鋒利、更輕便的鐵器。過去人們開荒采用燒荒的方式,現在人們可以使用鋤頭、鐮刀,以及更多的新工具,比如鋸子、鑿子。以至于人們可以在同樣的時間,開出更多的荒地,播種更多的糧食,收獲更多的作物。”

    趙成得意的插嘴:“還有新作物。”

    新作物是由趙武開始推廣的,趙氏因為新作物的推廣獲益最大,趙武也因此獲得了巨大的聲譽。趙成很得意于父親的成就,趕緊用炫耀的口氣補充。

    “不錯,過去人們種植的是稻、黍、稷、麥、菽五谷,五谷的產量低下,現在我們已經開始種植南方的稻米,還兼帶種植大小豆類(黃豆、大豆、黑豆)、雙季高產麥(趙武穿時帶來的物種,但春秋時已有雙季稻的栽培,當時人稱冬麥為‘宿麥’)、薯(甘薯、馬鈴薯)、黃黍(以上五種作物被稱為‘新五谷’,加上棉花與香料作物,都是趙武從現代帶來的新物種,同被稱為‘趙氏新七種’。但這說法中,并不包括趙氏種植的各種新蔬菜),并采用新的灌溉方式整修溝渠,農民們不再靠天吃飯,不僅旱澇飽收了,而且新作物的口感以及產量都遠遠超過舊作物。

    除此之外,就是香料的推廣。過去每到冬天,由于田野里草木凍結,人們不得不殺掉大量的牲畜,以免這些牲畜凍死餓死。那些被宰殺的牲畜因為無法存放而大量腐爛,但因為香料的種植,人們現在可以把它們鹵制、臘制起來,用以過冬。使得肉食沒有絲毫的浪費,也使得我們的雞鴨養殖業能夠迅猛發展。

    而雞鴨養殖業的發展,帶來了大家身高的變化。過去的人們吃五谷,一到晚上看不見東西,成了睜眼瞎(夜盲癥),現在大量使用肉制品,平均身高增長了,夜里走路也能看見東西了,這些變化都是新事物帶來的,如果我們遵從舊傳統,堅持種植五谷以內的農作物,會有這么多的變化嗎?”

    趙成點頭:“沒錯,過去五谷的產量低,現在……父親所說的生活節奏變化,大概是說現在種稻米,兩年三熟,兩年的產量趕得上過去的七年,這大約就是生活節奏的變化吧——過去農夫基本不下地勞作,春天來了,點一把火燒荒播種,秋天拿著鐮刀去收割,剩下的時間則用來戰斗。但現在已經出現了職業的士兵,農夫在田地里勞作的時間也明顯比過去多了。”

    趙武繼續提醒:“還有三頓飯,過去忍一天吃兩頓飯,分為朝食、大食。人們往往天亮吃飯,天黑吃一頓就睡覺。現在人們勞動強度大了,中午還要吃一頓飯,天黑了吃完飯還要點個松明火把織布、喂馬、養雞、養鴨……人們比過去干的活多了,也勤勞了許多。而我晉國首先推行這些變革,才使得我們稱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