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春秋小領主 > 第二百二十章 南北初次大碰撞1
    第二百二十章 南北初次大碰撞1

    趙武身負匠器大師的聲譽,聽了向戎的描述,他評價說:“青銅分量重,過長的刃部使得寶劍的中心向前,這樣就必須增加劍柄的重量,削減劍刃的厚度,才能讓整柄寶劍重量均衡,不至于頭重腳輕。看來秦人一是力量大,可以揮動超過平常重量的寶劍;二是他們身材高,這樣才能在揮動過長寶劍的時候,不至于讓劍刃傷了自己;第三,說明他們青銅鑄造的技術取得了突破,這樣才能鍛造出超長的青銅劍。”

    趙武沒有評價自身的裝備,他一一巡視著身邊的家臣與大夫,接著說:“這幾年我們軍制改革,成果如何,正需要楚國與秦國聯軍來檢驗,尤其是騎兵戰術,正好可以在楚國這塊磨刀石上把它磨利,所以這次我親自指揮騎兵戰斗。”

    向戎有點失望:“你們才來了一個軍多一點的力量,對付一千五百乘戰車,恐怕也就是一個相持不下的局面啊。”

    趙武大笑起來,他雖然笑的很豪邁,但依然慢悠悠的,細聲細氣的下令:“鄭國與宋國就無需勞動那么多的軍力了,你們還要接著攻擊陳國、蔡國,所以只需派遣戰車五十乘追隨我軍戰斗……不過,輔助兵種還要依賴你們兩國提供。”

    向戎與子產連聲答應。

    對面,楚軍推進到蕭魚與秦軍完成了匯合,兩軍正在歡慶,聽到趙武子來了,楚康王細細打聽趙武子的兵力后,他笑的更爽朗了:“我看趙武子人到中年,越來越狂妄了,他已經開始小看天下英雄了,領了一個軍多一點的兵力,就敢來跟我對陣,且讓我好好看一看,這位曾逼得養由基不敢射箭的天下第二,到底靠什么手段轉戰南北,運氣嘛,他的運氣用完了,我來終結這位名將的輝煌。”

    秦國的軍陣跟中原不一樣,一百輛戰車為一個單位,由一位庶長統領,而庶長之上也不設立一位統管全局的高級將領。這次秦國來的是庶長壺及庶長更,兩位庶長彼此看了一眼,低下頭去,保持了秦人一貫沉默寡言的風格。

    “明日雞鳴做飯,保時之后全軍拔營,我們迎著趙武上去。”

    晉軍與楚軍十多年不交戰了,在春秋的信息傳播速度下,一代人彼此不交手,相互顯得很陌生,唯有伍舉曾經打算逃亡晉國,他的腳步甚至靠近了虎牢,所以他對晉國的情況稍稍了解,但他新近回國,在楚康王的囂張面前,不敢打攪楚康王的興致,等楚君商議完畢,伍舉退下來悄悄提醒公子圍:“公子,不可輕敵啊。這幾年趙武子的名聲越發如日中天,他肢解衛國,逼迫齊國,壓的整個北方的軍隊喘不過氣來。我還聽說趙武子推出的騎兵戰術也越來越成熟,我們楚軍從來沒有跟騎兵交過手,而秦國人或許了解一點騎兵的戰術,但他們遭遇趙武的時候,騎兵戰術還沒有成熟,恐怕也不了解現在的晉軍。

    我還聽說趙武子改革武器,晉國人已經用板式鎧甲以及鐵制兵器進行了全面換裝,只看趙武子帶六個師便信心滿滿的來迎戰我們的聯軍,我怕勝負之分,沒有大王想的那么簡單。”

    公子圍不以為然:“晉人與齊國的交戰我也聽說了,聽說欒鞅用戰車排出同一陣線,齊步向前推進,逼得騎兵節節后退。齊國人論戰斗意識遠不如我們楚國,而我們帶來的戰車數量也遠遠超過齊莊公——勝利是我們的!不管過程多么艱難,我對勝利毫不懷疑。”

    公子圍說完,頭也不回的甩開伍舉告辭。伍舉在公子圍背后喃喃自語:“勝利?我也想啊,可是事情會那么簡單嗎?”

    接下來三天,秦楚聯合軍隊挪動著龐大的身軀,氣勢洶洶的向宋國縱深推進,與此同時,宋國人沿線在誓死抵抗,趙武則帶領援軍不慌不忙的迎了上來。

    這天正午,一個旅的趙氏騎兵 氏騎兵奔過一座荒蕪的村莊,剛剛走出莊口,前鋒幾名騎兵立刻吹響了凄厲的哨聲,他們與楚軍前茅軍正面遭遇,兩隊人馬挨得近的,足夠彼此看清對方臉上的毫毛。

    同樣是超級大國,同樣是戰斗數百年的武士,晉楚雙方的戰術素養幾乎相等。在同一時間,晉人與楚人不約而同的拔出了隨身的武器,因為相距太近,雙方的弓箭來不及張弓、長武器不方便揮舞,于是,兩隊人馬開始劇烈的短兵相接。

    趙氏士兵的劍士銀色的,領先的斥候是戎狄的部族兵,他們手上的劍其實是馬刀,只是“刀”這個詞還沒有出現在春秋,所以他們手中的武器還被人習慣性的稱之為“劍”。這種劍充滿了游牧族人的風格,刀刃彎曲,刀柄是青銅鑄造的羊首、馬頭造型,羊馬的腦袋被鑄造的很夸張,形體很大,剛好起了“枕器”的作用。

    趙氏士兵揮舞著銀亮的馬刀斬下,楚國人則揮舞著制作華麗的青銅劍迎擊。

    楚國人的劍鑄造的非常精美,南方氣候潮濕,為了防銹,青銅劍上按照楚人一貫浪漫的性格,覆蓋了一層色彩繽紛,圖案絢麗,華麗異常的花紋——現代研究發現,這層華麗的紋飾居然是世界上最早的防銹涂層。

    楚軍的劍稍短,劍刃長約四十厘米,劍柄是圓形的,劍最后的枕器仿佛是一個搗蒜杵,粗大兇悍,必要時可以當錘子使用。

    兩劍相交,大多數楚國的劍刺出去的時候,對面晉軍士兵不閃不避,他們手上加強了力量,用更兇猛、更快的速度砍了下去。生死關頭,許多楚國人下意識的扭了扭身子,但他們依然堅持著將寶劍刺了出去,眼看寶劍就要刺到了晉國人身上,突然間,一陣劇痛傳來,只聽“吱”的一聲,晉國人的寶劍像劃破一層薄紙一樣,將楚人綴滿鐵片的組練鎧甲砍破,刀刃深深的嵌進楚人身體里。

    趙兵的劍,劍刃長七十五厘米,劍柄約二十厘米。比楚國劍超出三十厘米的長度,所以,大多數楚人的劍還沒有刺到晉人身上,就被晉人砍翻在地。

    也有幸運的楚人,他們多數是貴族后裔,身手敏捷,高強的武藝使他們超越了武器長短的差距,搶先用手中的寶劍攔擊晉人,兩劍相交,只聽“鐺”的一聲,楚人下意識的翻轉手腕,準備順勢將手中的劍刺出,卻發現手中輕了很多——他們的寶劍被晉國人斬斷,無一例外。

    這伙武藝超群的楚國武士,能在晉人一次斬擊中完成兩個動作,首先攔擊,接著刺擊,但由于武器的差距,他們第二個戰術動作歸于無效。砍斷楚人武器的晉人,不管不顧、憨頭憨腦的繼續揮劍下落……

    一個照面,短兵相接的晉國人砍倒所有遭遇的楚軍,無一傷亡。

    這隊步卒兵按照胡人的習慣,一個呼哨跳下馬來興高采烈的上去撥楚人的鎧甲,四處尋找楚人殘破的武器,一邊干一邊還興奮的談論:“都是好東西啊,這些人的兵器全是青銅,雖然殘破了,但熔了之后,打造一些家用器具,也算不錯……嘿嘿,發了一點小財。”

    部族騎兵首領連聲催促:“手腳快點,后面煙塵聚而不散,說明楚軍的大部隊就要來了,趕緊,收拾完趕緊回城。”

    說話這工夫,楚軍的大部隊已經出現,為首者是子強。

    也幸好,楚軍的前鋒是性格謹慎的子強而不是沖動的公子圍。子強見到一隊不著鎧甲的晉國輕騎兵正興奮的在前茅軍戰車左右四處游蕩,地下散落著無數楚國前茅的尸首,以及三輛傾覆的兵車,子強一擺手,喝令所部停止前進:“弓箭,弓箭手上來,準備射擊。”

    子強這一猶豫,對面的晉兵顧不上搜羅戰利品,隨著一聲響亮的口哨,晉國人翻身上馬,借著村莊的掩護,穿村而過,消失在子強的視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