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春秋小領主 > 第二百零三章 列國的福音2
    第二百零三章 列國的福音2

    因為鄭國一旦發動攻擊,必將引來陳國背后的楚國報復。目前晉國還沒有做好準備;目前晉國通過連年的征戰,好不容易平定了東方與西方;目前晉國遭遇大饑荒,正需要各國諸侯的支持以度過荒年;目前晉國還沒有重新與超級大國楚國開戰的準備,鄭國的攻擊只會打亂晉國的計劃。

    士瑕脖子一梗,打算繼續辯論,趙武馬上勸止:“這件事情不妨下去討論,現在諸侯國使者都已經到齊了,既然我們無須攻擊齊國了,那么就讓我們結束戰爭吧,好讓列國喘一口氣。

    趁著各國使者都在,我先宣布一件事。現在中原平定了,我估計今后幾年里,華夏不會發生大規模的戰爭,既然這樣,就讓我們減輕各國的負擔——我打算減少各國交納的征稅,另外,我晉國也將對納征的諸侯予以回饋。”

    范匄繼位的時候,大肆加重各國的負擔,而且拿列國諸侯當作自己的奴才,隨意驅使喝罵,從沒有回饋的時候,趙武這句話,奠定了華夏文明隨后若干年的“朝貢”制度——諸侯國納征,接受朝貢的人也要對納征者反向饋贈。

    這一制度最后發展到變態的地步,在明代,規定對諸侯國朝貢的征賦,要以其價值十倍的饋贈,結果,冒充朝貢使者的商人進獻的胡椒,讓朝廷無力賞賜,國庫已經完全空了,以至于發給官員的薪水就是胡椒。

    不過趙武沒那么變態,他不打算十倍價值回饋,甚至不打算等價回饋。

    聽到晉國愿意減輕各國負擔,列國諸侯的眼睛都亮了,他們紛紛直起腰來,仔細聆聽趙武的話,生怕漏了其中的一句。只聽趙武繼續說:“很遺憾,我晉國今年遭受了大旱災,所以我無法承諾的太多,我們就以五年為期限,逐步減少各國納征的額度。比如今年,今年我建議削減百分之五——我晉國現在實在很困難啊,我們必須仰仗各國的支援。”

    趙武說這話時顯得很不好意思——他裝的。

    稍停,等到各國使者消化了這個消息,趙武繼續說:“明年,先看看具體狀況吧!如果災荒仍在繼續,那么,我們繼續削減百分之五,如果災荒停止,我們不妨步子邁大一點,按百分之十額度進行削減;第三年依舊百分之十,第四第五年按百分之五遞減。等五年后,我們再重新商議一下列國征稅的額度。想必那時候,我會給各國一個滿意的交代。”

    趙武這不是跟列國使者商量,他是在宣布自己的政策,并為這個政策附加了若干先決條件。

    但即使是這樣,列國使者也很興奮,他們交頭接耳低聲商議,感覺到心里頓時松了一口氣——整個北方都陷于大旱災過后的大饑荒,各國自己都很困難啊。

    子產這時不好發言,因為他剛剛跟士瑕辯論了一番,如果這時再出頭,難免給晉國留下處處針對晉國的印象,故此,他用目光頻頻慫恿魯國的叔孫豹。

    叔孫豹被逼無奈,勉強出聲詢問:“晉國打算給各國饋贈,不知道這個饋贈的東西是什么?是錢財嗎,或者是糧食?”

    “無價之寶!”趙武招手示意侍從拿過來大堆卷宗,這些侍從穿梭于列國使者面前,每人塞給一份卷軸。列國使者疑惑的卷開羊皮卷軸,發現上面繪制了兩份圖譜。

    趙武看到所有人都打開卷軸了,便指點著卷軸解釋:“現在各地大旱,許多人的田地上缺水,麥苗無法灌溉,使得糧食旱死,導致大面積減產— 減產——這份卷軸上就是兩種澆灌的器械,一份名為風力水車,一份名為龍骨水車。你們各國使者可以回去,依照圖譜制作這種水車,澆灌地勢較高的田地,以此保證共度災荒。

    如果各國看不懂這份圖譜,我允許列國派遣自己的工匠來我晉國學習,我們將手把手的教會你們如何制作這些水車,如何裝配,以及如何運用——我趙氏仰仗這些灌溉設備,今年雖然遭遇了大災荒,糧食作物反而增加了收成……”

    精耕細作是從明清時代開始的,春秋時代還遺留著原始先明那種燒荒墾殖的做法。趙氏有連續多年的拓荒經驗,隨著開墾面積的擴大,這幾年已經研究出來部分精耕細作技術,雖然這技術比較粗劣,但相當于春秋時代那種天種天收的粗放型耕作技術,簡直是一次農業技術的大飛躍。所以即使遭遇了千年一遇的大旱災,即使畝產量相對于現代來說少得可憐,但趙氏依然比大多數領主收獲豐富。

    子產敏銳的感覺到了這兩份圖譜的價值,他搶先贊嘆:“果然是無價之寶!我鄭國打算派遣一百人,前來趙氏學習制作這兩件器械,順便也向趙氏請教一下農業的精耕細作技術……”

    子產開了口,各國使者恍然大悟,也紛紛跟著表態。趙武來者不拒,他指著圖譜說:“雖然這場大旱災比較罕見,但仰仗這幾份圖譜,我相信各國都能勉強應付災荒,所以我才決定第一年只減免百分之五的征稅額度。等到第二年,即使旱災仍然繼續,但我們的灌溉技術也在提高,不出意料的話,我認為:即使旱災繼續,各國也能恢復原來的糧食產量。”

    春秋時代地廣人稀,道路兩邊隨時有老虎與梅花鹿散布,野生動物非常豐富,歷史上,也正是因為這場大旱災,使得大象從中原地帶徹底滅絕——但是,大象每天要吃多少噸草,有大象存在的地方,也同時意味著這時代的中原地區,植被異常豐富,不亞于熱帶草原。

    所以,這場大旱災在春秋人看來難以應付,但在趙武看來還不算什么,因為野外可以充饑的食物實在太多了,只要多多開發,應付過去這場災荒,根本不算是難事。

    “為了應付這場旱災,我晉國打算以工代賑,大肆修建各項工程,我們的人力不夠用,因此我要求列國用人力資源沖抵征稅額度——各國諸侯手下的領主要‘納征’,或許在災荒年間沒有多余的錢糧交納,但他們手頭還有‘軍賦’資源,就讓他們向我們轉繳這些‘軍賦’吧,我晉國需要大量人力。

    當然,作為對列國的回饋,我們收到列國交納的軍賦(替領主義務勞動的領主屬民),將相應的支付列國軍役人員一定的薪水,這個薪水標準嘛,我們回頭再商議……”

    列國現在缺的是什么,缺的是糧食與錢財。在這個大饑荒時代,大家手頭都不缺人力,而養活這些人卻是各地領主頭痛的。

    在這種情況下,各國領主都多多少少減免了屬民的義務服役期限,因為他們實在無法養活這些義務服役的人了。如今晉國愿意用錢財償付各地領主手下的這些義務工,領主們還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他們期望不高,哪怕一個錢薪水不給,只要晉國肯承擔幾頓飯,也是對領主的幫助啊,至少那些屬民不用陷于饑餓了。

    宋國的向戎不顧范鞅也在場,情不自禁的贊嘆說:“武子仁義呀!先元帥范匄哪會想到我們小國的苦難?如今能有武子當政,簡直是列國的福氣,在這個大饑荒時期,霸主伯國肯減輕我們的負擔,幫我們豢養屬民,實在是莫大的恩惠……”

    一時之間,場下馬屁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