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 > 第70章 使民貧之
  “高陽郡王招募了他的佃戶,每人先分五畝田,現在還有佃戶想報名。”郭資低頭沉思了會:“下官覺的,可以仿效高陽王,百姓精壯,定然踴躍報名。”

  郭資當然知道,親王宗室們田更多,燕王有幾十萬畝呢,不知多少佃戶。

  世子朱高熾想了下,緩緩道:“郭大人覺的這樣可以,那俺們就學高煦。”

  “不可。”

  “萬萬不可。”

  袁珙和金忠兩人同時大叫。

  朱高熾奇怪的扭過頭,現在燕王缺兵,到處動員和招募,他作為世子,也知道特殊情況下,當可以用非常的手段。

  “治國之道,使民賤之,使民貧之,使民愚之---”金忠大聲道:“這些原本地位低下的庶民佃戶,一旦有了不勞而獲的糧田,那里還會有心思認真當兵打仗?”

  袁珙也道:“不勞而獲會使人懶惰,飛來橫財會讓人迷失自我。”

  金忠又道:“讓民窮之,他們就會努力賺錢,立功賞田,能讓他們奮勇殺敵。”

  “這仗還沒打,先給田,歷古以來,都沒有這樣的道理啊。”

  袁珙冷笑道:“高陽郡王自以為是,自作聰明,卻不知道,這樣不但毫無用處害了自己,還連累燕王的招募大事,簡直荒唐。”

  “是愚蠢。”金忠直接就罵朱高煦蠢。

  世子朱高熾聽著兩人大罵朱高煦,居然隱隱心里有點痛快。

  郭資被兩人罵的一聲不哼,但他心中還是覺的朱高煦這方式不錯,燕王現在這種情況,最好拿出點實質性的好處來,僅用《告將吏軍民書》來號召是不夠的。

  邊上的張信看兩人罵的很爽,原本不想出聲,他當然知道這兩人是燕王親信。

  不過朱高煦很仗義啊,聽說為了給錢自己,硬是敲了寶泉局的大門,還被燕王召去訓了一頓。

  雖然他投降燕王不是為了錢,可想著朱高煦給自己的一萬兩白銀,他覺的,還是得站出來,說出公道話。

  “高陽郡王老實穩重。”張信這時緩緩道:“依末將看,可能是他的幕僚陳文的餿主意吧。”

  現在北平這邊,都知道高陽郡王有個狗皮軍師,還能文能武,叫陳文,有點能力的。

  世子朱高熾聽到張信開口,轉過頭來,胖胖的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甚至,張信還看到一絲絲不滿。

  啊呀我去,糟了,張信一看朱高熾這表情,心中就后悔莫及。

  這一時嘴快,恐怕要被世子拿個小本本,記成高陽黨了?

  張信對天發誓,他之前可沒想當高陽黨,只想抱著朱棣的大腿。

  但他馬上回過神來,當初他是通過朱高煦見到的燕王,或許在世子那邊,早就把他記在高陽黨的小本子上了。

  尼娘的,你個死胖子看什么看?要不是老子,你現在都被抓了。

  張信看到朱高熾對自己有點不滿,心中頓時大怒,馬上挺了挺胸,老子就支持高陽郡王了怎么著?

  張信這種老狐貍太聰明了,如果世子對他不滿,認為他是高陽黨,他做任何的努力都沒有用。

  而且,張信心中也認為,朱高煦更像朱棣,父親說朱棣有王氣,那朱高煦不應該更有王氣嗎?

  將來他和世子誰說了算,可不一定。

  更何況北平城上下都知道朱棣更喜歡朱高煦。

  錦上添花肯定不如雪中送炭,所以張信馬上決定,先站隊再說。

  世子朱高熾不滿的看了眼張信,然后提醒郭資,當盡快打消諸新兵的不良思想,保證大伙都牢牢團結在燕王周圍。

  世子當然不是這么說的,但大概也就這個意思。

  郭資一臉犯難。

  高陽郡王珠玉在前,如果不仿效,募兵的事肯定不太好辦。

  但是袁珙馬上就想到辦法。

  “這事好辦。”袁珙道:“咱們不能按高陽郡王的來。”

  “但可以讓高陽郡王的無用。”

  世子問,幾個意思?

  袁珙道:“聽說高陽王在京城對黃子澄女兒說過,高煦是真的喜歡你的。”

  “可是一轉頭,他借黃子澄的幫忙,逃出京師,搞的現在老黃女兒都沒人敢娶。”

  “高陽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事后認不認賬,將來可不一定。”

  袁珙這話真是陰,意思就是暗諷朱高煦言而無信,以后可能耍賴。

  他的意思,是在北平城宣揚一些朱高煦過去不好的事,來打擊朱高煦的個人形象。

  一直沒說話的老將唐云臉色微變,袁珙這些人真是啥事啥話都能干的出來,要說文人這張嘴和筆,真是毒,比武人的刀還毒。

  不過好歹世子有點數,他馬上搖頭:“兄弟鬩墻,古之大忌,俺不能這么干。”

  其實他心中是想說,這是父王當前大忌,肯定不能這么干。

  金忠聞言表情有點失望。

  世子還是太仁厚了,哪像那朱高煦這么下作。

  郭資一看原本是一件小事,突然牽扯到兩兄弟,他果斷道:“給錢吧。”

  “新兵每人發五貫寶鈔,加些糧,應該沒啥問題。”

  “就這么辦。”世子也趕緊附和。

  郭資本來還有件事想說,就是最近北平城鹽價糖價糧價都上升了,根據他的調查,發現一個叫毛雄的商人,正在暗中操控物價。

  而這個人,據說是和高陽郡王關系不錯。

  有了剛才的經驗,郭資沒敢把毛雄說出來,怕被燕王認為挑拔兄弟,他想了想后:“目前鹽價漲了一倍,糖價漲了一點五倍,糧價漲了三成。”

  “城中當安貼告示,告訴大伙不要囤糧囤鹽,官府一定會保證供應。”

  “嚴禁商人囤積居奇,故意抄高物價,違令者,當重罰。”

  世子道:“按郭大人說的辦。”

  金忠卻是馬上問:“可查出誰在囤積居奇?”

  郭資不動聲色的道:“現在還能在北平賣鹽賣糧的,都是和王府有千絲萬縷的,換句話說,都是咱們自己人。”

  世子和譚海紛紛點頭,燕王以前照顧兄弟,很多鹽引,都給下面的兄弟去干。

  “發個告示給百姓看看就行,等永平鹽場穩定產量,鹽價自然能穩住。”郭資道。

  “糧價也要穩住。”袁珙沉聲道。

  郭資暗暗長嘆,一打起仗來,就不是我們說了算吶。

  但歷史就這么奇怪,整個靖難之役,朝廷對燕王的封鎖好像有限,燕王雖略缺糧,但也沒有出現大面積的糧荒,從頭到尾,士氣民心都保持的很好。

  開完會后,張信第一個離開世子府。

  外面還是很熱,他剛走出大門,已經感覺到滿頭大汗。

  好在他知道燕王目前形勢很好,連戰連勝,到處歸降,一時心中信心大增。

  “張將軍請留步。”突然,身后有人大聲叫他。

  張信轉身,發現是袁珙和金忠。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