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瓦剌虛假投降爭論
  武英殿。

  文武大臣紛至沓來,見朱允炆到,行禮山呼。

  “都起來吧。”

  朱允炆落座,命內侍將急報文書遞給解縉:“西北大變局,當周知諸位愛卿。解閣,念來聽聽。”

  解縉領命,展開文書快速掃了一遍,然后清了清嗓子:“臣胡濙頓首于杭愛山瓦剌營地:為說服瓦剌,不戰而屈人之兵,臣費勁心思,用盡巧智,利用韃靼主力全滅契機,說服瓦剌馬哈木、把禿孛羅、捏烈忽舉瓦剌全族臣服大明,愿交出兵器、戰馬,悉聽大明皇帝命……”

  “臣至瓦剌時,馬哈木尚未自西疆返回。后方知馬哈木帶精銳騎兵與西疆都司作戰,折損無數,只數十騎返回營地。人心惶惶之下,瓦剌內部主張有二,一是臣服大明,二是向北或西北遷移,避禍大明……”

  “太平極力支持遷徙,把禿孛羅心向大明,馬哈木搖擺不定。是時,臣與妣吉謀劃,于送別宴會之上,手持利刃,斬太平之頭顱,效班定遠之前事,威懾瓦剌,逼其膺服!”

  文書很長,內容很是熱血。

  誰也沒想到,胡濙一介書生,竟敢在瓦剌的大帳之中,手持殺人刀,砍掉了瓦剌三大首領之一的太平的腦袋!

  不可置信,但又不能不信。

  胡濙雖然姓胡,但絕不會在這種事上胡言亂語。

  太平死了,其子捏烈忽取而代之,并愿意臣服大明,這個結果令人不得不敬佩妣吉那個女人。

  胡濙甚至在文書中提了一句:“捏烈忽雖為主,實則受制于妣吉,此女子美貌過人,智謀多見血。”

  朱允炆很好奇妣吉有多美,竟然讓一個又一個人淪陷。

  買的里八剌為了這個兒媳,可是連人倫都不顧了,哈什哈為了這個女人,連自己親兒子都不怎么照顧了,現在是捏烈忽,就是不知道這家伙命硬不命硬,不知道他未來是怎么個死法。

  但無論如何,妣吉這種人都不能留在草原,她實在是太有威脅,還有他的兒子,那可是買的里八剌的孫子,純正的大汗血脈,也是歷史上成為過大汗的人物。

  大臣在慶賀瓦剌的臣服,在感嘆胡濙的勇氣與智慧,朱允炆想的卻是如何應對臣服的瓦剌,用什么方法徹底消除瓦剌對大明的威脅。

  人家都臣服了,投降了,你總不能搞大屠殺吧?

  瓦剌不是兀良哈那群反叛來反叛去的二五仔,大明可以對兀良哈進行慘無人道的滅族,實在是因為這群人捅大明刀子的次數太多了,自洪武至建文幾十年就沒消停過。

  可瓦剌不一樣,這是他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臣服與投降,甚至接受了交出武器,保有最少戰馬等苛刻條件。

  舉族投降,大明再下死手,于情于理,于天下民心,于世界名聲,都說不過去。

  當下能做的,便是在接收瓦剌投降的基礎上,使用各種手段肢解瓦剌,讓草原成為大明的草原,而不是瓦剌的草原!

  “陛下,如此捷報當大慶!”

  吏部尚書蹇義歡喜不已,當即提議。

  刑部、禮部、工部等官員也站出來支持,能吃頓宮廷喜慶宴,誰不樂意。

  朱允炆也沒有掃眾官員的興,安排內侍通告太常寺準備之后,轉而說:“瓦剌舉族投降,是國之幸事。然此番投降是真是假,是虛是實,在大明尚未控制瓦剌族群之前,尚不可掉以輕心。”

  楊士奇很認可朱允炆的擔憂,馬哈木的情報分析就擺在內閣、兵部、五軍都督府的桌案上,他是一頭懂得極度隱忍的頭狼,這里的隱忍包括可以面對仇人而談笑風生,下跪臣服。

  雖然大明沒弄死馬哈木的爹和岳父,也沒搶他老婆,殺他孩子,但奪的將是他整個部落,和他最驕傲的一切。

  這樣的人,未必是真心投降。

  楊士奇走出來,沉聲道:“皇上,臣以為瓦剌投降,興許是以年月換延續。眼下瓦剌在西疆吃了虧,又見韃靼主力被全殲,想來十分清楚以瓦剌當下的力量不足以抵抗大明。故此投降以示軟弱,換取族群安全,休養生息。”

  董倫站出來質問:“楊閣難道是說,瓦剌此番是假投降?若是如此,如何解釋馬哈木、把禿孛羅、捏烈忽一起隨使臣前來?”

  楊士奇淡然一笑,看向董倫:“假投降并不意味著首領不能來大明京師,自古以來,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何況瓦剌是投降效忠而來,自不可能有性命之危,馬哈木他們知道這個道理。”

  董倫皺眉:“瓦剌可是接受了交出武器,交出戰馬。這可不像是假投降的惺惺作態。”

  楊士奇清楚董倫的性情,他是禮部尚書,同樣是國子監儒學院院長,在思想與心態上,都向往和平,希望規避戰爭,以至于他更渴望瓦剌的臣服是真。

  “交出武器與戰馬,這是條件,但有沒有做到,這是結果。”楊士奇對董倫說完,便轉身看向朱允炆,行禮道:“皇上,臣以為不可掉以輕心,在接收瓦剌部落時,務必以大軍最高警備,火器上膛,弩上掛箭,陌刀居前,一為保萬全,二為威懾!”

  梅殷站出來支持楊士奇:“皇上,無論瓦剌投降是真心還是假意,瓦剌很可能不會在短時間內主動出手,尤其是馬哈木等人在外,瓦剌部落群龍無首,大規模的戰事應不會出現。臣以為,待見過馬哈木等人,敲定其投降事宜之后,當調精銳前往,不給其任何機會,徹底收服瓦剌!”

  朱允炆微微點頭,安排道:“命地方驛站最好接待,禮部、兵部、五軍都督府抽人,待其將至時,出金陵于長江以北迎接以示重視。同時快馬加鞭傳命陜西行都司、西疆都司,命其加強警備,關注瓦剌動向。”

  “傳旨給征北大軍,命燕王朱棣班師回朝。將一應俘虜留在山西,于大同留兵五萬,為后續接管瓦剌,控制整個蒙古做準備。于北平留兵七萬,讓其報上名錄,兵部、五軍都督府收到之后當立即著手調這七萬軍士家眷北上,剩余軍士帶至金陵,戶部籌備好相應封賞之物,禮部安排迎接禮儀……”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