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 第807章 勞動力不足
  朱慈烺的心思,鄭芝龍肯定是不知道的,老鄭同志還在為自己的愛孫朱和圭的未來進行規劃,就在他規劃的十分上心時,外面,他的好朋友,張國維被仆役領了進來!

  “臺國公好雅興啊……”

  張國維人一進來,便朝正坐著那,似乎是對著棋盤,若有所思的鄭芝龍笑道。

  “玉笥,你今天怎么有雅興,到我這里來了?”

  看著進來的張國維,鄭芝龍頓時起身,笑吟吟的喚著后者的字號,迎接說道。

  鄭芝龍跟張國維是好朋友。

  兩家還合作,承包了福建一省的鹽業銷售。

  是生意上的伙伴,還是生活中的好友,張國維在東陽的一大群子侄中,仕途無望,進不了官場的,不少也是在鄭芝龍的關照下,做了些生意。

  這關系就更好了。

  如今,朱慈烺已經商定,由鄭芝龍出任孟加拉總督,張國維作為好友,在朝議上知道了此事后,索性,下了班歸家途中,直接令車馬往鄭芝龍這來了,知會鄭芝龍一聲。

  提前的把這個消息,通報給好友,只聽他笑著朝鄭芝龍解釋道。

  “臺國公,我這可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在這,我可要恭喜臺國公了……”

  “有何要恭喜的?”

  鄭芝龍有些疑惑的看向了張國維,心說,莫不是自己女兒又懷孕了?

  或者說,朱慈烺改主意了,要立他的外孫當太子?

  不過,這貌似都不太可能啊。

  如果女兒有孕,肯定會趕緊差人過來通知他的啊。

  至于朱慈烺改主意?

  這概念貌似有些低啊。

  鄭芝龍胡思亂想,張國維已經介紹起來情況。

  “皇上在朝議上已經點名了,要由臺國公您,出任首任孟加拉總督……”

  “這……”

  鄭芝龍臉色驟變。

  也不知是高興,還是不高興,他詫異的看向張國維。

  “皇上怎么會想到我?”

  “皇上的意思是,除了臺國公,無人擔的起如何重任!”

  張國維解釋,鄭芝龍倒也沒那么驕傲,他干笑幾聲。

  “陛下這真是太看的起老夫了啊!”

  “玉笥,正式的旨意,幾日會下來?”

  “就這兩天,不過皇上應該會召臺國公過去面敘!”

  張國維笑道。

  “唉,我這把年齡,往孟加拉去,這一把老骨頭,怕是要交待在那了……”

  而鄭芝龍卻是嘆息,當然,他這話純粹是扯淡,如果他是一個短命鬼,朱慈烺就不可能把他往孟加拉派。

  朱慈烺就是因為,他還有很多年可活,才打算派他往孟加拉去的。

  不過,鄭芝龍可不知道這些。

  他這會,是忍不住嘆息。

  因為他覺得孟加拉那邊的氣候肯定不如大明朝這邊,他年齡又這么大了,到了當地,說不定就要染上什么病,然后死在孟加拉了。

  可即便如此,鄭芝龍也不會不去——他怎么能不去呢?

  這可是他女婿吩咐的事。

  朱慈烺跟鄭芝龍,說是翁婿,但在實際相處過程當中,朱慈烺反倒強勢的像老丈人,而鄭芝龍倒顯得,像是一個受氣包女婿。

  畢竟,朱慈烺可不是尋常的女婿,他可是大明朝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是手握天下億萬黎庶生殺予奪大權的封建帝王。

  哪怕是他的老丈人,也是他的臣子。

  也得聽他的話。

  ……

  當鄭芝龍聽到張國維提前通報他的這個好消息時,略有些不太情愿的時候。

  緬甸!

  也就是如今大明朝地圖上的天南——朱慈烺喜歡給新征服的地方改名,而不是直接用原名的音譯。

  緬甸在他這,就被改成了天南。

  同理,未來阿拉干,孟加拉,都會被改名。

  隨著時間進入到隆武五年臘月初。

  隨著李來亨進入到西孟加拉邦,或是跟隨著陳德,劉宗敏,進入到孟加拉的天南國藩軍中的一部分,是可以回家了。

  天南國的藩軍跟大明朝的御前親軍不同,那是一種府兵制下的士兵,是不能夠長期服役的。

  每年只需要按時上番一定的月數就可以了。

  只不過,近兩年來,天南鎮南征北戰,而且打的都是富庶之地,可以通過搶掠到大量財富,給士兵發放補貼。

  再加上,打仗的的時候,士兵本身也可以參與到搶掠當中,獲得大量的財貨。

  因此,天南鎮的士兵,倒可以長期在番。

  隨軍打仗。

  不過,當孟加拉的戰事結束后。

  陳德與劉宗敏,還是優先將一批天南國的藩兵,給送回了天南。

  讓他們先行歸家。

  畢竟,如今的緬甸,藩兵們全都已經離開了。

  留在緬甸的,就是一群府兵戶家里面的女眷,還有他們帶著的孩子。

  長期沒有男丁們照看著,可不行啊。

  在這樣的情況下,天南國藩兵李渾,回到了自己位于興南城東畔的平原上的家。

  天南國的人口并不算太多。

  因為緬甸人都快被殺絕了,此地剩下的,就只剩下極少數的緬甸人,還有隨著李來亨一塊退到緬甸的府兵,及其家眷。

  以及,他們從川滇掠過來的漢民。

  這些人口,雜七雜八的加起來,也不過百萬。

  所以這會的緬甸,是有些地廣人稀的意思的。

  就拿李渾所在的村子來說,只有幾十戶人家而已,里面有五戶府兵,剩下的就是移過來的漢民了。

  這些人在剛到緬甸的時候,是受了不少的罪,死了不少的人,如今卻已然在此地安居了下來。

  當李渾歸家時,提前從村民口中得到信的他屋頭里面,他的三個妻子,便趕緊領著一大群孩子遠遠的的出門迎接他了。

  好吧,李渾有三個老婆。

  一個是在云南是娶下來的,還有一個,是在緬甸是搶的一個土司家的女兒。

  最后一個嘛,則是從印度搶過來的。

  總共三個老婆。

  如今,也陸續的給他生了好幾個兒女。

  一大群小孩子在后面,跟著一串,看的是歸家李渾格外滿意,他朝大婦——也就是那個云南漢人女子笑道。

  “這幾個月,額不在家,家中可還安好?”

  “娃他阿達,家里甚都好,就是村里的阿瓜老是到家里,朝老三唱些個歌子……”

  “這個阿瓜,欺負到額哩頭上了!”

  一聽這話,李渾頓時是急了眼,阿瓜是村里的一個無賴二流子。

  說起來,這樣的人,在經歷過明末亂世的時候,能夠活下來,也是幸運的——這種無賴二流子,不事生產,偷雞摸狗為生,又不敢做大奸大惡,所以大概是沒有積蓄的,在亂世里面,肯定要餓死的。

  即便是不餓死。

  可是這個阿瓜卻一直沒有被餓死,這大概也是因為云南在明朝末年一直沒鬧什么大災荒的緣故。

  不過,饒是如此,阿瓜混的也不好,只能是勉強活命,沒事去村寨里面,偷雞摸狗,或者是充當本地大戶的爪牙,替他們騷擾村里的鄉里鄉親,混點飯吃——大戶是需要這些潑皮無賴的。

  譬如說某佃農欠了租子不交,直接上門去強搶?或者是牽了佃農的閨女回家睡一睡抵債?

  這種橋段,不太可能在現實中發生,因為大地主都是文明人,都是要面子的,不會做的這么絕。

  再說了,鄉里鄉親,傳出去名聲也不好。

  所以,地主,士紳家里就需要這種潑皮無賴當爪牙了,臟事他們干,名聲大戶落。

  因此,阿瓜就靠此維持著生計,撐不著,餓不死,也算是能混著了。

  可好久不長,大順朝打過來了,地主被殺頭示眾,他也沒好到哪去,差一點就丟了性命,就是同族的叔叔大爺看他死去的爹的份上,沒把他往死了逼,要不然,他早死球了。

  不過饒是如此,在大順治下的云南,阿瓜過的也不是太好,均到的地都是最壞的,而且在大順也沒人用的上他這潑皮了,他得自食其力。

  只能夠下地干活。

  就這么的,一直捱到了被李來亨裹脅到了緬甸,到了緬甸后,阿瓜似乎是翻身了,不只被分了一個緬甸媳婦,還分了一大片的土地,而且這地他還不用種——有緬甸媳婦種嘛。

  自己躺在家里,吃飽了就到村里,騷擾一下其他人家的大姑娘小媳婦,這日子甭提有多好了。

  不過,這貨最近明顯是膽肥了。

  竟然騷擾到了村里住著的府兵戶家里了。

  這可真是找死啊。

  李渾哪會慣著阿瓜?

  他聽到自己的“小三”——就是印度媳婦。

  他頓時惱了,當即便挑起了背回家的燧發槍——府兵戶要在鄉間勤練武器,所以兵器都是可以帶回家里的。

  就要去找這個阿瓜的麻煩。

  一旁的正妻見狀,趕緊的攔下他。

  “娃他阿達,不急,不急這一時,您先進屋頭歇歇,用些酒飯!”

  “嗯,一會去收拾他不遲!”

  李渾倒也聽了勸,因為他肚子確實餓了,一會去收拾阿瓜的時候,餓著肚子可不行啊。

  他決定先吃點東西。

  吃喝的時候,他還要問問家里的情況,譬如說地里面的莊稼長勢怎么樣?家里的屋子,需不需要修繕,還有幾個娃娃,身體怎么樣?

  除了這些外,他還要把自己攜帶回來,從孟加拉搶的金銀財貨兌成的現銀,交給發妻,讓她好好的收拾起來。

  而這一問家里的情況,李渾就發現,自己離家的這幾個月,家里是真不中啊。

  首先是地里的莊稼,今年的收成,競爭還沒有往年的一半多——因為他一直不在家嘛。

  “這怎么就不雇人過來幫忙?額有陜西,可是當過麥客哩,你們就不知道花錢雇些人幫忙種地?”

  李渾看著妻子,有些不太滿意,他感覺自己這個云南老婆不會經營,竟然連雇人幫忙種地都不知道,真不如自己拋棄在陜西的那個米脂婆姨。

  “娃他阿達,雇不來人,咱們這又不缺地種,農戶們自家的地都種不過來,怎會幫咱們家種……”

  說到這,這個瘦瘦弱弱,因為李渾的責問,而顯得有些委屈的云南小女子,是委屈的朝李渾問。

  “娃他阿達,來年還用出去打仗嗎?”

  “這可說不準啊,而且就是不打仗,額一個人也種不了那么多哩地……”

  “這么肥哩地,荒著可不中啊!”

  李渾板著臉道,他在緬甸的地還真不少,有五百畝呢,這是李來亨均下來的,府兵每人都是五百畝,可種是種不過來。

  佃也佃不出去,因為跟李來亨到緬甸過來的漢民,都是均到了田地的,而且均到的還不少,自己的地都種不過來,誰會去佃府兵家的地?

  李來亨又不能學大清國,把漢民們都變成奴才,分給府兵們,這年頭用這個招的很多,不只大清國,羅剎國也是這個路數,因為農民們種自己的地,貴族們的地沒人種了,干脆就把農民圈成農奴,這么一來,貴族的地便不愁沒有農奴種了。

  可李來亨卻不能這么做,因為這太反動了。

  太不得民心了,作為一個農民起義政權,李家三代還是很重民心的。

  而之后跟了大明朝后,就更不能用這種農奴制度了。

  再加上,緬甸的原住民又被他們屠了個精光。

  因此,李渾還真找不來人,種他的這五百畝地。

  可是李渾是一個過慣了苦日子的主,如何能眼睜睜的看著大好的田地,就這么的荒著?他板著臉說道。

  “不行,得想想招,可不能任由田地,就這么荒著哩……”

  “娃他阿達!”

  這時,抱著一個混血兒子的小三,突然間操著陜西口音,半生不熟的中國話,朝李渾說。

  “您為什么不從從印度搶幾個首陀羅回來為我們種地?”

  “這倒是個主意!”

  李渾眼睛一亮,這時候,他已經吃飽喝足了,是抄起了手上的火槍,便決定去收拾一個那個村里的二流子阿瓜。

  歸家后的府兵的情況,大概跟李渾差不多。

  一是要看看家里在離開期間,有沒有受欺負,有的話,那就要找回場子,同時呢,還要問問田地的收成,再又愁一下沒人種地的問題。

  因為,因為府兵上番打仗去,而導致田地荒蕪這種事,不僅僅是局限于李渾一家,天南國上下五萬多戶府兵,幾乎全是這光影。

  于是乎。

  這個問題,便不只是李渾他們頭疼的問題了。

  還是天南國王廷內丞相顧君恩頭疼的問題。

  顧君恩現在又是丞相了。

  天南國是王廷,不需要跟大明朝采取同樣的制度。

  再加上李來亨又是馬上郡王。

  國中事務,需要人幫忙治理。

  同時,天南國又是藩國,有大明爸爸在,所以也不用擔心權臣篡位的事——沒有大明爸爸許可,權臣就是篡了權,奪了政權,大明爸爸也會派兵過來伸張正義。

  所以,李來亨是大膽放權。

  在他離開天南國這段期間,國中大小事務,都是由顧君恩一手去管的。

  而作為丞相的顧君恩,也敏銳的發現了天南國的問題。

  那就是,勞動力不足。

  這么大一個緬甸,人口不過百萬。

  同時呢,又因為打仗的事,會導致五萬余精壯漢子拿上火槍,離開了天南國。

  這民間的勞動力就更少了。

  這如何能不讓人頭疼?

  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顧君恩卻又沒有主意,因為他不能從大明朝引進移民——引進移民是要給移民土地的,但李來亨入緬甸之初,就把這里的土地均給了府兵,還有民戶。

  移民過來了后,根本無地可分。

  他顧君恩可沒膽,把均給府兵的土地,再收回來一部分。

  而除此之外,另一個辦法就是,等下一代長成,可這需要的時間就忒長了,起碼得十幾年光景。

  在這樣的情況下,顧君恩跟李渾家的那個老三一樣,想到了一塊去。

  想到了從印度搶首陀羅過來種地的主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