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 第177章 貴族軍官
  七月初三這天中午,在德州大勝后,朱慈烺回到了登州,眼下,位于登州,御前親軍在這些日子,由于大肆地募兵,已經擁有了五萬余新兵,除此之外,鄭芝龍也不負朱慈烺重托,成功的從日本國又送過來了一萬名年輕浪人。

  所以,在返回登州的路上,朱慈烺既琢磨著接下來的布防情況,命人招撫北來難民南下,并且從山東未來可能會遭受兵亂的地方遷民南下外,他還在思考著兩件事。

  一件事就是軍校!

  軍校如今已經開張了,但生源太少,如今只有幾十個登萊本地一些軍戶子弟里面,粗通文墨,又走不了科舉之路的人加入,雖說衍圣公孔胤植已經號召天下士子,發了邸報,讓天下人都報考登萊軍官學校,但效果卻是寥寥。

  一則是朱慈烺現在實控區域不過山東一省。

  二則是,如今天下人思想觀念終究沒有轉變過來。

  反正,據朱慈烺所知,眼下登萊軍校的學生,數量總計不過六十余人,其中多是軍戶子弟,還有幾個考不中秀才的二三十歲童生,以及考進士無望,而且家境貧困,想從軍謀條出路的窮秀才。

  所以,現在朱慈烺正在為軍校的學生來源而頭疼。

  因為他未來要大擴軍了。

  現在就新募了新兵六萬余人了。

  而之前御前親軍的軍官數量,實際上也不太足,絕大多數軍官實際上并沒有真材實料,都是臨時提拔上來的士兵。

  如今,有近十萬大軍在手的朱慈烺。

  一期軍校的學生,當然不能只有幾十個人了。

  怎么著,也得有幾百人才行啊!

  所以,當回到登州城,進入到府衙內后,朱慈烺率先,向眾人宣布了兩件事。

  “現在登州軍校,一時半會是恐怕招不夠學生了,但學校還是要開張的,所以,本宮以為,可以抽調一批御前親軍各鎮的軍官,進入到軍校內學習!”

  “殿下,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御前親軍一至五鎮,還有近衛鎮,堪用的軍將本來就不多,若是再都送到軍校里學習,那軍隊的戰斗力豈不是要打一個折扣……”

  黑云龍緊鎖著眉毛說道。

  “咱們這個軍校,不是說要上個三五年的時間!”

  朱慈烺笑呵呵地張口解釋道。

  這年頭的軍事技術還沒那么的復雜,而且,朱慈烺要是的大量的,可以馬上填線的步兵軍官,而不是精銳良將,對于朱慈烺來說,能夠讀得懂步兵操典,并且按照步兵操典練兵,能夠完成簡單的步兵戰術,按照書本打呆仗的軍官,就已經夠用了。

  而當下的軍事戰術,也沒有后世的那么復雜,所以,在朱慈烺看來,這個軍校壓根,從入校到畢業,頂多三五個月就成了!

  “軍校的學制,定在三個月一期!”

  “我軍現在的首要目的,是能夠速成一大批,可以帶兵打仗,可以領兵的基層將領,這個缺口非常大,就按照一百人,配一個來算,我御前親軍現在算上新兵,有十萬之眾,也需要至少,一千個這樣的軍官了,所以,現在從各鎮,抽調一批軍官過來讀書,是再需要不過的了……”

  “而且,鑒于本太子的判斷,德州一敗后,未來七八個月內,東虜在徹底的解決掉流寇之前,是不會輕易南下的,所以,我大明朝可以在這段時間內,進行練兵,練將,依本宮的意思是,在這段時間內,登萊軍官學校,應該至少培訓出來兩千名可以帶兵的軍官!”

  “兩千人?這恐怕不易吧……”

  眾人不由地鎖起了眉頭,不過朱慈烺,早有想法,只聽見他笑呵呵地道。

  “如何不易?本宮已經想好了辦法!”

  說到這,朱慈烺看向了府衙內站著的朱純臣,還有張世澤二人。

  “成國公,英國公,你們兩個年齡也不大,依本宮的意思,也應該入軍校學習天下之兵法奧妙,將來好上陣搏殺,為我大明朝驅逐韃虜,恢復京師,做出貢獻,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也不負祖宗的名聲!”

  “殿下放心,我二人絕無二話!”

  朱純臣與衍圣公二人毫不猶豫地頷首,而朱慈烺,又繼續道。

  “另外,南下之勛貴子弟當中,年滿十六,不過二十五者,悉數要進入到軍校內讀書,將來也好為我朝廷帶兵打仗!”

  說到這,朱慈烺估摸著道。

  “北京南下的勛貴子弟,怎么著也能夠湊出來個五百來人吧?”

  “若是再算上,從御前一至五鎮,還有近衛鎮抽出來的一半軍官,也就有了八百人了,這第一期的學員,就湊夠了!”

  “這個軍校的事,就不必再議了!”

  貴族帶兵,這在中世紀,乃至于近代,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事實上,大明朝開國之初,所向披靡時,勛貴集團表現的相當不錯,但自土木堡之變后,這一切就發生了改變。

  眼下,朱慈烺是打算重新讓貴族軍官們帶兵。

  至于勛貴們都是一群廢物?

  帶不了兵?

  王候將相天生沒種?

  朱慈烺看來,是不盡然的,因為在近代歐洲的貴族軍官們是相當的亮眼的,同樣是世襲貴族,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格外出色,貴族軍官的陣亡傷亡率,也高于士兵。

  在朱慈烺看來,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為長期的安逸,武備廢馳,外加沒有系統化培育軍官的體系,也就是軍校制度。

  勛貴們想要保存武力,唯一的辦法就是從家傳當中學習兵法,從父輩那耳濡目染去學習軍事知識,但這種學法明顯是很不靠譜的,因為軍事技術發展是很快的,父輩的經驗不一定能派的上用場。

  而且,靠在家里由父母督促著學?

  朱慈烺感覺這就是在胡鬧,沒有老師教官的嚴厲監督,想讓孩子好好學習?

  這恐怕是不太可能的吧!

  所以,眼下朱慈烺就要將這些個從北京城帶出來的廢物勛貴們里面的年輕子弟,統統打入到軍校讀書,讓他們想辦法,拾起祖宗的武德,軍略,好給自己帶兵打仗。

  貴族可是統治階級的最大受益者,他們要是都當不了兵,上不了陣,無法保護大明江山了,那大明朝可真的就要完蛋嘍!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