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 第421章 大沽城破
  崇禎十八年,順治二年臘月初二這天,在寒風的吹拂下,大清國境內的大沽附近,一場攻防戰正在上演著。

  進攻方在塹壕已經挖掘完畢,此時,在塹壕內,共計四十余門的臼炮,已經部署妥當,一隊隊清軍沿著交通壕,將一枚枚裝填了顆粒化黑火藥的鑄鐵外殼炮彈,給悉數地發射了出去。

  一時間,棱堡內不時騰起爆炸的火花,在這爆炸聲中,棱堡內的守軍也不含糊,吳進孝的指揮下,不時有明軍的敢死隊,從棱堡內殺將出來,然后拼了命地向前沖到那些清軍的臼炮炮位,朝里面投擲出一枚枚的手榴彈。

  這效果還是不錯的,至少,有不少清軍的臼炮,被明軍的死士給炸死。

  但死士終究是有限的。

  當隨著清軍愈發的小心,還往前線派了許多擅射的鳥銃手,弓箭手后,明軍就奈何不得這些個臼炮了。

  至于說,在棱堡內,用臼炮提前的轟掉外面清軍的臼炮?

  嗯,理論上來說,是可以這么做。

  但實際上嘛,現實當中的臼炮可打不了那么準,一百顆炮彈,也不見得能夠蒙中那小小的炮位,至于用三磅炮,紅夷大炮?

  這種直射火器,對于掩體內的敵軍,簡直就是毫無作用。

  這場攻城戰,一直持續到了臘月十三這天,守軍在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的情況下,在多爾袞喊出來了降者免殺的優待下,終于舉起了白旗,完全了投降——再抵抗是沒用了。

  因為他們已經不可能守住了。

  此時,望著遠處走出棱堡,朝自己投降的七八百明軍。

  多爾袞那張蠟黃色的長臉上,是難得地流露出來了激動之色。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我大清國這一仗總算是勝了,總算是勝了啊!”

  好吧。

  多爾袞激動是有原因的。

  大清這連綿多日下來,這可是頭一場勝仗啊。

  哦對了,也不一定說是頭一場勝仗。

  因為如今的朝鮮那邊,戰局還在僵持著呢,隨著冬季到來,朝鮮北部一片大雪冰封,哪怕穿著再厚,也抵御不了這嚴寒,所以,如今明清兩軍,已經被迫在天氣的影響下,暫時的休戰了,因為這冬天的冰雪。

  阿濟格帶到朝鮮的兩萬大清天兵,還活得好好的。

  而同樣,李定國也止步于黃海道,暫時收兵,打算來年開春再戰。

  因為朝鮮的寒冷,大大超出了李定國的預料——這疙瘩竟然比他們陜西老家都冷,朱慈烺手底下的北地壯士,還有日本武士,都有些扛不住這嚴寒。

  所以,李定國是打算休兵,開春再戰。

  他現在在朝鮮,是要專門按照朱慈烺的吩咐,開科取士,從朝鮮國取個幾百個士子,然后用他們,掌握朝鮮的政權,進而可以整合半島的資源,用來接下來的攻取遼東之役!

  此時,隨著大清國攻取大沽之戰結束。

  當這些明軍降兵走出來后,多爾袞卻并沒有像以往那般,對他們大開殺戒——現在可不比之前了,這會的大明朝跟以前的大明朝可不是一樣的存在了。

  以前大清國還有實力,把大明朝給滅了,而現在,卻已經是明強清弱了。

  所以,多爾袞是不會殺俘的,尤其是這些俘虜里面,還有不少的人才,譬如說那個叫吳進孝的家伙,就是個人才,如果愿意投降大清國當奴才的話,多爾袞是再高興不過了。

  除此之外。

  那些個炮手,也是大清國的炮手不能夠比的。

  這可都是洋鬼子教官,手把手教授出來的學生,比大清國那些個,靠拜炮神然后來打炮的奴才炮兵,簡直不要再強了,多爾袞哪舍得殺他們啊?

  而且,這些俘虜,也是接下來多爾袞與大明言和的籌碼——大清國現在可沒能耐滅掉大明朝了。

  將來難保不會求和投降的時候,手上留點明軍俘虜當籌碼,也是比較有用的。

  這會把降兵一股腦殺干殺將了,將來想找個人,給大明朝送求和信,都沒辦法弄……

  而正當多爾袞這邊,正琢磨著要跟大明朝議和的時候。

  大明朝的云南,卻是鬧出來的亂子,歷史上順治二年九月時爆發的沙普之亂,在這個時空,卻仍舊發生了出來。

  這個時空沙普之亂爆發出來的原因。

  與上一個時空的不同。

  上一個時空的沙普之亂的核心就是云南的土司們瞅大明朝要完蛋了,所以又眼饞沐王府在云南的富貴,所以生出來了貪婪之心。

  生出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這才導致了沙普之亂的爆發。

  而這個時空的,沙普之亂爆發的原因,則就有些不同了。

  因為這個時空的大明朝并沒有完蛋,朱皇帝沒死,沐國公還是蠻管用的,那個叫吾必奎的土司,也沒膽子謀反。

  實際上,這貨現在還是大明忠臣呢。

  而朱慈烺雖然知道,歷史上有一場沙普之亂,但實際上,他也就是知道個名字,至于具體是誰在鬧亂子,他就弄不清楚了。

  而且,就算是知道了,這是沙定洲,朱慈烺又能如何?

  派人把沙定洲砍了腦殼?

  他崇禎十八年秋,才把左良玉這個大軍頭給處理掉,然后又開始跟李自成交兵,之后又是收復中原,哪來的功夫去搭理云貴的事情?

  沙定洲可不是朱慈烺手底下的文官,說砍就砍,人家是正兒八經的土司,手底下就是一個獨立王國。

  朱慈烺對云貴的態度,向來就是,讓馬士英,左良玉維持現狀,保住現有的地盤,而馬士英這個家伙,他到了云南上任之后,發現云南的兵馬不善戰。

  反倒是此地的土司兵馬,卻頗為驍勇。

  后世人,對于雇傭外族之兵這根弦,是繃得很緊的。

  仿佛用一用外族之兵,就要亡國,就要滅種一般,危險至極的事情似的。

  但作為熟讀史書的古代人,絕大多數卻都是神經大條的存在,不會覺得雇傭外族兵有什么不好的,甚至可以這么說——雇傭外族兵馬就是華夏強盛王朝的象征。

  漢時用的胡騎,唐朝的時候,胡人名將就有好幾位,為大唐盡忠的不比反叛的少。

  就連那個安史之變,大唐鎮壓過程當中,也是用了外族之兵。

  而明初的時候,也要蒙古人當了蒙奸,為大明朝效命,打起來蒙古人比明軍都狠,至于明后期,蒙古夷丁更是成了明軍里面戰斗力的象征。

  關寧軍里面最精銳的,就是這些夷丁突騎。

  虎大威,猛如虎倆蒙古人,在三臣滿地走,貳臣不如狗的明末,卻為大明朝效死沙場!

  不過,雖然用外族之兵,是可以做的,但這個用,也不能夠胡用!

  因為,用外族之兵,也是要有手段的。

  那個原子人狀態的外族兵。

  是最佳的外族兵選。

  這種外族兵,說白了跟本族軍人幾乎就沒什么區別。

  因為帶兵的都是漢將,服從的都是漢將的軍令,士兵在軍隊里面,所能夠發揮出來的作用是極其微小的,除非統兵之官胡亂折騰,激起兵變,否則的話,這樣的外族兵充其量。

  也就是上戰場用的優質耗材。

  而另外一種的。

  就是整建制,自成體系的外族兵馬。

  這樣的外族兵的話,那也不是不可能用——只要掌握了其后勤,不給其地盤,那么,他們只能吃朝廷的銀,拿朝廷的餉,要是反叛了,壓根就不用打,圍起來餓些時日,他們自個就土崩瓦解了。

  這兩種外族兵,歷朝歷代都用過。

  也都沒有玩脫!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