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 第512章 抓清虜
  初二這天中午,大明天兵終于距離北京城,只剩下兩個時辰的腳程,大軍已經眼瞅著,就要兵臨城下,可就在這時候,行進著的隊伍里面,卻有探馬斥候來報。

  “總兵,通州似有清虜大隊人馬布防!”

  “不必理會,直接繞城而過就是!”

  潘云騰聽罷,直接下令道。

  他這回過來,首要目標就是早一日兵臨北京城下,多爾袞想在通州把他們攔下來,那是癡心妄想,京畿一帶四處坦途,豈是一座小城,能攔得住他們的?

  “通州好繞,但八里橋怕是不好過……”

  這時,旁邊的朱七插嘴道。

  “沒什么不好過的,打過去就是,多爾袞十幾萬人馬都攔不住我軍收復京師,區區一座橋,又算得了什么?”

  潘云騰不屑一顧道。

  不過,朱七猜測的卻不錯。

  多爾袞確實正在八里橋布防。

  昨天撤回北京的時候,多爾袞就在得知明軍大隊追著他們朝北京而來后,而決定在通州阻敵,而八里橋就是多爾袞阻敵的重中之重。

  因為此地,是明軍快速渡河的最佳地點。

  明軍遠道而來,既無船只,而且,一時片刻也無法在附近搜羅木料搭建浮橋。

  涉水而過,幾十米寬的河面,可不是那么容易涉渡的。

  更甭提明軍用的火銃也不防水,所以,八里橋就是明軍的必經之處。

  所以,與歷史上面對英法聯軍的僧格林沁,還有八國聯軍的義和團一樣,多爾袞挑中了八里橋作為最后的防線。

  他不圖能守多長時間。

  只圖能給北京城內的滿洲十旗上下,盡可能地爭取一些逃亡的時間。

  因為,大明朝可不是英法聯軍,更不是八國聯軍,俘虜北京城的滿洲全族,只是為了勒索一些賠款,要求簽一些不平等條約。

  大明朝要是真奪了北京城,哼哼,就是不屠城,也要把里面的人全拘出來,當奴隸使喚,活活的折磨死……

  所以,當天下午未時。

  當多爾袞得知了明軍繞通州而來后,正在八里橋西炮臺坐鎮的他,是再也坐不住了。

  作為通州之后,最后的門戶,大清國對八里橋也是進行了一番改造的,這倒比歷史上強了點——歷史上僧格林沁可是把部隊拉出去跟英法聯軍打野戰的。

  而西炮臺就是多爾袞在八里橋的據點,炮臺不大,但勝在堅固,外面看不算太高大,只有不到兩丈高,但內部卻擠了三層,頂層是裝有幾門紅夷大炮,而下面則是上下兩層的射擊孔,并且,在東面開有射擊孔,密密麻麻,足有七八十個。

  甭小看了這座小炮臺。

  如果固守得當,他是可以給過橋敵軍,以大量殺傷的——橋面寬度才十幾米,長度不過五十米,這樣的火力,已經足夠封鎖橋面了。

  而除了西炮臺這么一個只能近千人的小炮臺外。

  多爾袞他們還迅速地附近的從林灌木當中,修建了土壘戰壕,立了鹿砦木樁,打算依托陣地,依托西炮臺,跟明軍打一場八里橋保衛戰!

  所以,當天下午,在抵達到八里橋后,在一小股斥候的保護下,喬裝打扮過一番,混在斥候里,在兩三里外的一個小土坡上居高臨下,手持著高倍望遠鏡觀察著的潘云騰,是不由的皺眉起來。

  “這個多爾袞,排兵布陣倒是有一套啊,看來這是個硬骨頭,不太好啃……”

  一旁的朱七則顯得淡定至極。

  “管他硬不硬,這塊骨頭,早晚要啃,早啃比晚啃強!”

  “依我看,應該先立炮壘,用臼炮破敵,轟他個一個時辰,再派步卒強行過橋……”

  “不易,不易啊!”

  潘云騰緊鎖眉頭道。

  “多爾袞筑的西炮臺上,可是有四門紅夷大炮,咱們的三磅炮可夠不到那上面,而且,人家有工事在,而且,早就已經測算瞄準過了坐標,打起來的時候,瞄都不用瞄,按照預先瞄準的參數開炮就是了,咱們強行筑炮壘,怕是要死不少人啊……”

  明軍沒有攜帶長炮。

  三磅炮論射程是比不上紅夷大炮。

  而且,大清國也不是曾經的大清國了,人家現在也會打炮,知道固定工事里的火炮,可以提供的測算坐標,打仗的時候連瞄都不用瞄,哪怕有敵人,就按著射表,調整射擊角度就是了!

  “打仗嘛,哪能不死人?老潘,你我都是帶兵的,應該知道慈不掌兵的理吧?”

  朱七板著臉道。

  潘云騰頷首,他嘆了口氣。

  “若是不急于過橋,那大不了慢慢挖壕溝靠近河邊,然后修建炮壘,可咱們這是急著過橋,不能耽擱,只能拿人命來填了,可我舍不得手底下的弟兄去死啊!

  “為將者,也得讓手底下的弟兄盡量少死,減少傷亡,這才行!”

  “說得輕巧,哪那么容易?”

  朱七有些不快。

  感覺潘云騰太優柔寡斷了。

  而一旁的潘云騰思慮了一會,倒還真琢磨出來了主意,他猛拍大腿。

  “這么的吧,派人到附近的旗莊里面,拘個千八百清虜過來!”

  “咱們在這,備齊大車,沙袋,等這些清虜拘過來后,驅趕著清虜去筑炮壘……”

  “可是,附近都是被韃子禍害的百姓,哪有什么清虜?”

  朱七有些懵,這清虜都跑了,要么躲在通州城里面等死,附近的村舍間,哪有什么清虜啊?

  都是些韃子拋棄的包衣。

  這些人都盼著迎王師呢,這王師過來卻要抓他們當夫子,讓他們去冒著炮彈去筑炮壘,這樣好嗎?

  “老朱,他們是不是清虜,還不是你我一張嘴說的?”

  這時,潘云騰卻是大笑了幾聲,好嘛,他比朱七強,愛兵如子,舍不得手底下的弟兄去死,但是,他比朱七又更狠,他是不讓兵去死了,但他要抓老百姓當炮灰。

  “而且,這些家伙呆在北地,這些年給韃子耕田種地,要沒有他們幫忙,多爾袞憑啥養活那么多兵馬,頑抗我軍,這他們論起來,也多少都是有些過哩,額們這就是讓他們去贖過!”

  而朱七聽罷,也覺得有理——這年頭的軍隊,可沒那么高尚,大明朝原先軍隊,那動輒就是借老鄉人頭領個軍功。

  當下的御前親軍,雖然狠抓軍紀,但實際上嘛,這里面的操作空間卻很大,就譬如說如此北直隸,人人剃發,留著根金錢鼠尾辮子,這誰是清虜,誰是百姓,這還不是為將為兵者一句話的事?

  這可不是早年間了。

  滿洲韃子全都是大扁頭,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這會的清軍,可是混了大量沒有睡成扁頭的漢奸奴才兵。

  而北直隸的老百姓,也都剃發當奴才當了好幾年了。

  誰能分辨出來他們是兵,還是奴?

  這不是憑人一張嘴?

  統軍都督府在北伐之前,就已經發現了里面存在的漏洞,是嚴令禁止濫殺百姓冒功,抓到就嚴懲,但這種事這幾天還是或多或少發生過幾起。

  這就是一筆糊涂賬,誰也算不清楚,只要不是太過分,驗功的軍吏也會睜只眼閉只眼。

  而潘云騰,朱七二人,位高權重的,又是大明朝的中興名臣,打在北京的時候,就跟著朱慈烺南征北戰的主,把千把百姓算成清虜,而且,還是為了減輕部隊的傷亡。

  這就是朱慈烺知道了,大概也不會因此而懲治他們。

  所以,二人當下,在統一了意見后,毫不猶豫的便向通州附近,惴惴不安的旗莊內,展開了抓清虜的行動。

  御前親軍的辦事效率還是相當高的,不到半個時辰,就拘過來了一千多個所謂的“清虜”。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