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 第884章 蒙古人格桑
  大明朝的山北省,歸化城附近。

  蒙古青年格桑,正策馬在草原上奔騰。

  時間已經進入隆武七年二月了。

  蒙古草原上,積雪已經也化了,然后潤澤著大地,生長出來茁壯的牧草,在天氣漸暖后,山北省的漢蒙百姓也開始了新一年的生產建設。

  大明朝新設的幾個省,除了遼東,河套兩省發展得還算快些外,剩下的山北,北庭,還有寧夏,甘當幾省,就顯得有些個落后了。

  發展得是格外之緩慢。

  其中,北庭省除了有一個大明朝的省衙門還有駐軍,以及幾個跟小鎮沒多大區別的縣治,府城外。

  就再無其他東西。

  不過好在,歸化城附近的情況還是稍微好些,畢竟,這里屬于內蒙,比北庭要好上許多。

  氣候要稍微的溫暖一些,不那么苦寒,同時,也有一些適宜耕作的土地。

  當然,這些跟蒙古人是沒有什么關系的。

  絕大多數蒙古人,依然保持著當初的生活方式。

  只不過,生存壓力稍微小了那么一點。

  一是,明清亂世,大量的蒙古被大清驅使當作炮灰,使得他們的人口銳減,人地矛盾小了許多,草場便格外地空曠,生存壓力,競爭壓力就小了許多。

  二嘛,由于蒙古人的組織架構已經被打散。

  現在草原上的蒙古人,都是獨立的原子人了——這一點是很好的,因為獨立,脫離了部族的,無法成群結隊的蒙古人,已經喪失了威脅。

  畢竟,一個蒙古人想入關搶掠,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嘛。

  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在歷史上,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南下搶掠?

  是他們喜歡搶東西嗎?

  是他們喜歡,翻山越嶺,穿著自己臭哄哄的皮袍子,拿著破軟弓,然后去攻打長城,漢人城池?

  天生喜歡,刀尖上舔血?

  不太可能吧?

  蒙古人這么做,是有原因的。

  那就是,北方游牧所能夠承載的人口,實在是有限,而一旦遇到了天災,那帶來的毀滅性打擊,就更慘烈了——農耕們好歹能夠屯糧備荒。

  可游牧民族呢?

  一遇上雪災,牛羊牲畜凍死大半。

  這來年豈能不鬧饑荒?

  牛羊牲畜的肉,可沒辦法長期保存啊,就是能夠熏制成肉干,那也照樣不夠果腹——蒙古人哪有那么奢侈啊,天天吃肉?

  瞅瞅后世蒙古國的蒙古人。

  一個個餓的面黃肌瘦的,面上就帶著營養不良的樣。

  古代的蒙古人,過的絕對不如他們。

  絕大多數的游牧民族,都是靠著牛羊身上的奶來過活的。

  至于肉嘛?

  逢年過節殺上一頭羊,或是病死老死的牛羊,才舍得殺。

  這也是為什么,一遇到雪災,蒙古人就要南下搶東西的原因。

  而大明朝在統治北方蒙古的之后,也發現了這個問題,解決蒙古的威脅,除了用寺廟,還有武力外,還可以用糧食。

  所以,現在的蒙古人在大明朝的治下,是挺老實的,過得還勉強可以。

  不過,想過得更好,就難得很了。

  只能夠在草原上游牧,過著吃不太飽,也餓不死的苦日子。

  呃,這樣的日子,對于絕大多數的窮苦牧民們而言,已經是可以接受的了。

  不過,也有不愿意過這樣的日子的蒙古人。

  格桑就是這么一個蒙古人,他是一個才十八歲的蒙古青年,身體挺高大的,騎在蒙古馬背上,顯得蒙古馬格外的嬌小。

  這個蒙古人,就不愿意過這種,吃不太飽,但又餓不死,同時,又沒有多大出路的日子。

  如果是個漢族人,格桑可供選擇的路子還挺多的,可以參軍,可以出海,也可以做工,經營,甚至科舉。

  但他是個蒙古人,這些出路,跟他卻是無緣的。

  除非從他這一代開始,就放棄游牧生活,然后學那些個漢人們種地,過個三五代之后,逐漸漢化,再改個漢姓,起個漢名,他的后人,或許會有這么一條出路。

  但這條出路,明顯不屬于格桑。

  擺在當下的蒙古人面前的出路并不多,要么當馬匪,不過太危險了,容易被割了腦袋,掛在城門上示眾,而且蒙古草原上當馬匪還是很危險的,商隊都有打手持槍挎刀護送,聚村而居的普通漢民百姓也有火銃,拿著他那張蒙古馬弓當馬匪,去搶這些硬茬子,那跟送人頭沒多大的區別。

  除了當馬匪外,他們還可以進寺廟里面當喇嘛,這是朱慈烺學滿清的,讓蒙古人念經當喇嘛,不過格桑這塊頭,實在不像是個喇嘛該有的樣,所以廟里也不收他。

  所有出路都貌似走不通,擺在格桑這個蒙古青年面前的前途,就顯得灰暗的多了,這不是,策馬奔騰在草原上,在一片剛剛長出來的牧草里面,隔著幾百米遠,就瞅見了自家丟失的那頭羊后,格桑旋即,策馬上,開始追那頭傻羊。

  眾所周知,相比于牛馬而言,羊這種畜生是很傻的。

  這不是,見到主人策馬過來,那頭傻羊卻是撒開蹄子就逃,氣的是格桑當即下定決心追上之后,非要殺了羊吃肉。

  他策馬一陣上前,隔著遠遠,就從身上取出來了套馬索——雖然生氣,但他還真舍不得殺羊,畢竟這一頭羊賣了后,從那些個漢人手上換米面,可比直接殺了吃肉,要實惠的多。

  但只見,他的套馬索隔著二十多步外,在傻羊與馬匹的快速移動中,精準至極的就套住了這頭傻羊的脖子,瞬息間的功夫,就把這頭傻眼,給拖在馬尾巴后面,在草地上摩擦了起來。

  “好身手。”

  見他嫻熟的套羊技術后,遠處,正奔著歸化城而去的一行人中,為首的那黑面漢子,突然間擊掌贊嘆了一聲。

  “這算什么好身手,你們漢人真是少見多怪……”

  格桑是會說漢話的——畢竟草原現在是漢人的地盤了。

  為了買賣牛羊時討價還價,蒙古人必須得學會漢語——要是嘴皮子不溜,還不得被那群從山西溜達過來的奸商們給坑死?

  而格桑才十八歲,他成長的階段,剛好就是大明朝征服草原的那段時間,所以打小就學會了一口還算流利的漢話。

  那黑面漢子聽到了格桑的回答,頓時在心底嘆息一聲。

  我堂堂大清國的豫親王多鐸,何時成了漢人?

  好吧,這一行人,就是奉朱慈炯之令,到北方來物色蒙古好手的魏清一行人。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或許是老天給他的補償吧。

  在大清國滅亡后,魏清雖然失去了歷史上的權勢,也沒了自己的大清國。

  但他的壽命,卻比歷史上要長的些。

  天花沒要他病的情況下,這個身體壯的跟頭大狗熊的滿洲韃子,還真沒那么容易死。

  而且還滿世界的溜達,非洲都去過了,如今更是故地重游,奉朱慈炯之令,到蒙古草原上,招募起蒙古漢子了。

  只見到他笑呵呵地看著格桑,然后道。

  “本官看你身手不錯,可愿意到我麾下效命?”

  “啊?”

  格桑一愣,恍惚間,他想起了老牧民跟他講過的東西——早年間漢人邊將會招募草原上,像他這樣的好漢去當家丁。

  可是,現在的大明朝,好像不招家丁了啊?

  而且,火槍當道的世道,他們蒙古人的這套騎射,也沒人瞧得上了啊。

  只聽格桑疑惑的道。

  “你們是招我當家丁嗎?”

  “不是家丁,是定王爺,永王爺手底下的聯合捕奴公司的捕奴隊,坐船到非洲去,你這樣的好漢,到了非洲,少不得有用武之地……”

  “一個月給多少銀子?”

  格桑問,他這個蒙古人也不傻,知道問一問薪水。

  “三兩!”

  魏清說道,格桑頓時眼冒金光——他當然知道三兩銀子是多高的數字了。

  是毫不猶豫的道。

  “真的給這么多?我去,我去!”

  “哈哈,那就準備一下,跟著我們走!”

  魏清笑道。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