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 第970章 西海水師
  “皇上,如今已經進入到南陽盆地了,自古襄樊是一體,再往北走,便到了河南了,皇上未曾到過襄陽,如今也要好好領略一下襄陽的名勝風光……”

  朱慈烺在八月下旬時,走到了襄陽境內,而一旁隨駕的湖北巡邏王弘撰,則隨駕左右,跟朱慈烺介紹著湖北的情況下。

  尤其是襄陽。

  “襄陽當初雖然是流寇的襄京,但流寇破襄陽時,也是頗多殺戮,朕問你,如今的襄陽元氣,可曾恢復了?”

  聽著王弘撰的介紹,騎在一匹白馬上面的朱慈烺,朝他詢問。

  王弘撰是王之良的兒子,歷史上,此君在仕途上相當不得意。

  呃,也是沒辦法得意。

  因為他還沒來得及入仕,清兵就入關了,他也只好終身不仕清,在民間當一大儒,哪怕是康麻子屢次三番去征辟他,也是被其,給斷然的拒絕了。

  不過,在這個時空。

  王弘撰的效忠的漢家江山,卻成功地保全了下來。

  儒家是一種非常熱衷于入世的學說,若說王弘撰不想當官,那純粹是扯淡。

  這世間,淡泊名利的固然有之。

  但絕大多數人,還是喜歡當官的。

  畢竟,當官一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的抱負,二可以威風八面,居高臨下,發號施令,這滋味,可是享受得很啊……

  誰又舍得,手上的這點權柄呢?

  眼下,已經官居湖北巡撫的王弘撰,聽到了朱慈烺詢問襄陽的情況后,他趕緊拱手道。

  “陛下,襄陽的元氣,自然也是恢復了……”

  “我朝當初,在襄陽承認了流寇給小民們均的田產,經歷十年休養生息,襄陽的元氣,早就恢復了,如今還是一富庶之地……”

  “當然,比之萬歷年間,還是略顯不足,不過,臣以為,倘若再有十年光景,襄陽還有我大明朝遭受兵亂荼毒的各地,元氣就能夠恢復到當初極盛之世。”

  “甚至,還比往昔更盛!”

  經歷過亂世后,元氣也不是那么容易恢復的。

  這主要是因為,在亂世過后,生產生活可以迅速地恢復,但是人口,卻沒那么容易。

  畢竟人沒有快速速成的辦法啊。

  不過由于,大明朝一年有七八百萬的新生兒在。

  而亂世結束之初的第一批嬰兒潮,實際上已經有十歲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

  再過十年,隨著這批嬰兒成長大。

  各地因為亂世,而損失的人氣,自然也就,可以恢復了。

  “也不知,河南的元氣,恢復得如何啊。”

  朱慈烺聽著王弘撰的回答,微微頷首之余,又感嘆起來。

  “陛下,恢復自然是恢復了,不過,比起往昔中州,也差得遠了。”

  王弘撰回答道。

  朱慈烺點了點頭,又轉過頭,朝騎著一匹駿馬的魏藻德問。

  “首輔,如今河南的丁口,是多少啊?”

  “臣記不太清了……”

  魏藻德說道。

  倒是王弘撰的父親王之良,在內政部對于大明朝的戶口,還是很了解的,他回答道。

  “陛下,具體的數字,是不清楚了,不過,根據去年,河南一省,各鹽業承包商報上來的數目來看,一年銷到河南的鹽巴,有兩千七百余萬斤。”

  “一人一年,用鹽大概有七八斤左右,這么算下來,河南應該有三百多萬丁口了。”

  “不過,臣估計,四百萬還是有的。”

  “四百萬!”

  朱慈烺皺了皺眉,這個時空的河南,在明末亂世里面,承受的傷害,實際上是比歷史上,還要大的。

  如今,才十年時間,能夠恢復四百萬人口的元氣,已經算不錯的了。

  但朱慈烺仍覺得不太夠。

  “河南的民還是太少啊。”

  “陛下,民少還是因為,開封馬場的緣故……”

  這時候,人群里面,侯方域回答道。

  他是河南人,又是追隨朱慈烺早了的臣子,此刻,當著眾人的面,自然是要給老鄉們說說好話。

  他道。

  “陛下,開封馬場可是把上千萬畝的良田,用來養馬了。”

  “這倘若用來種地,能養活多少丁口啊?”

  “我朝如今,富有四海,北方蒙古悉數臣服,再用中州的豫東的沃野千里牧馬,恐怕不太妥當啊……”

  “是啊,皇上,河南人不容易,把中州的馬場,撤了吧?”

  這時候,人群里面的史承忠趕緊回答道。

  史承忠是史可法的兒子。

  呃,史可法沒兒子。

  史大軍事家除了名聲外,沒任何能拿的出手的東西。

  他連兒子都沒有。

  不過,他這個人唯一的優點,大概就是不怕死了。

  屬于那種,臨了有膽,一死報國恩的主。

  所以,在擔任直豫總督,意識到自己有可能死在戰場上后,史可法就趕緊從族里面認了個侄子當兒子,然后把侄子弄到了南京。

  這就是史承忠的由來。

  由于史可法他可是大明朝,在抗清戰爭中,死難的大明最高官員——史可法臨終的時候,是大明朝兵部尚書,直豫總督,加內閣大學士,賜尚方寶劍,節制河南諸鎮。

  官銜是正兒八經的一品大員。

  而且還是死節的最高官員。

  所以,大明朝對其的撫恤,還是很厚重的,不只給他了一個美謚,還在收復了河南開封后,對其風光大葬了。

  除此之外。

  在冊封功臣時,朱慈烺還不忘記,追贈了他一個忠靖伯。

  因此,史承忠這家伙,就白撿了一個伯爵。

  這小子當年不過是一個小屁孩,可史可法這個便宜老爹死了這么多年了,他也長成了人。

  而且,聰明的很,明顯比他爹要有能耐。

  今年才二十二歲,便已經從登萊軍校,學習炮科畢業,如今也到了朱慈烺身旁,充當侍衛隊長。

  而這小子雖然是在南京長大的,但他也沒忘記了自己的根在河南,所以,也替河南老鄉說起了話。

  “陛下,開封大草原,確實是有些不合時宜了,這些地,長了十年的草,每年黃河雨季時,還會故意放個口子,讓黃河水灌一遍,肥沃的很,倘若能夠開放給百姓開墾,無疑要大大促進中原的元氣恢復……”

  “這倒是啊,河南的地,荒了這么多年了,每年還有那么多馬糞滋潤著,這得多肥啊?”

  中原的土地,經歷過千年的耕作與開墾,肥力下降嚴重。

  但是,開封馬場就不一樣了,這里已經休耕了多少年了?

  不只如此,這上面還在養馬,牛馬糞便,大大的肥沃了田地的同時,為了讓牧草長的好,每年夏秋之時,或是黃河水泛濫之際,開封大草原也會作為泄洪區域,黃河水隔三差五,灌上一回,帶過來的泥沙,蘊含著大量的肥力。

  如今,這里的土地,想必是肥的不像話了吧?

  想到這,朱慈烺笑呵呵地道。

  “撤不撤開封馬場,回頭再說,等到了河南,朕親自過去巡視一番,再做決斷也不遲嘛!”

  “皇上圣明!”

  旁邊的眾臣,趕緊的恭維了一聲。

  卻說,朱慈烺這邊,正進行著北巡,順便還要在北巡途中,做出一些,重大的決策之際。

  位于另一邊。

  西域。

  長安城。

  中秋節剛過。

  伊犁河四周,天氣已經漸寒了,但是,在這苦寒到來之際,大唐又召開了一場朝會。

  “今年的冬天,似乎比以往,要冷上一些,額們都感覺冷了,恐怕僧格那邊的準噶爾汗國,會更冷了啊!”

  在燒著小火爐的偏殿內,充當牌位的李過替身,端坐在龍椅上,而殿下,圍桌而坐的眾人,則正商討著國事。

  “所以說嘛,額們大順,今年冬天再做好準備,明年趁著準噶爾汗國,最為虛弱之際,發起致命一擊!”

  劉芳亮說道,說著的同時,又咳嗽了一聲。

  李巖點了點頭,算是贊同了幾人的觀點,不過馬上,他又皺眉嘆息道。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咱們大唐,如今所以情況,不容樂觀啊。”

  “咱們現在,是北有準噶爾,東有朱明,西邊,也是朱明……”

  大唐的西邊,現在也不安全,因為里海沿岸,就是波斯的地盤,而現在,波斯就是大明朝的小弟,大唐這些日子,也想辦法從波斯那邊,打聽了好些消息。

  知道波斯國,現在是大明朝的地盤了。

  那個波斯王阿巴斯二世,就是大明天子朱慈烺手底下的一條狗。

  而波斯還駐扎著兩萬大明波斯遠征軍,這兩萬波斯遠征軍,可是天下一等一的勁旅啊,他們在年初的時候,一仗打崩了奧朗則布麾下的五萬大軍。

  大唐可不認為,自己的兵,比莫臥兒國的兵能打啊。

  而大明朝的兵這么能打。

  連有著線膛銃的莫臥兒,都被其給爆打了,何況是大唐呢?

  所以,一想到現在,大唐是陷入到了三面包圍。

  未來,還有可能是四面包圍——未來哪一天,說不定莫臥兒國就會被朱明給滅了呢。

  到時候,大順可就陷入到了重重圍困中嘍。

  面對著如此嚴峻的問題,作為大唐的丞相,李巖能不擔憂嗎?

  李過在這擔憂,旁邊的大唐眾臣,實際上也沒強到哪去,只見到李有福作為太子,一臉的憂心忡忡的朝自己的丞相問。

  “那依丞相之見,額們大唐該如何是好?”

  “還得有出路……”

  劉芳亮不等李巖回答,便率先開口,他朝李有福隨意的拱了拱手,也算是盡了人臣的本份,便解釋道。

  “如今的形勢是,朱明勢大,我們打是斷然打不過哩。”

  “在這樣的情況下。”

  “我們唯有,想辦法保退路了,現在處處受圍,唯有找一路退路,才能夠保全我們大唐基業。”

  “可是,額們哩路,又在何方哩?”

  劉希堯咳嗽了一聲問。

  他身體惡化的越來越快了,似乎是挺不了幾個月嘍。

  “路在何方?”

  李巖嘆息一聲,然后指向了地圖。

  “還能向哪?”

  “只能夠向西唄!”

  “我聽說,這個僧格,當初一心西進,取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附近的膏腴之地。”

  “我現在,也想取了這里。”

  “取了這里,我們就能夠打通,進入到歐洲的路了。”

  “啊?那豈不是說,額們未來要跑路到歐洲去?”

  一旁的眾人聽罷,頓時臉色一變。

  李巖卻重重的點了點頭。

  “對,到歐洲去。”

  “這是額們唯一的生路了。”

  “如今放眼四周,西域這片地方,處處受圍,十年之后,莫臥兒要么為朱明所滅,要么,淪為朱明之鷹犬爪牙。”

  “屆時,咱們大唐,可就掙扎不得了。”

  “所以,得趁著,扎在咱們大唐脖子上的這根上吊繩勒的還不是太緊的時候!”

  “趕緊的掙扎開一條出路。”

  “可是,西進歐洲,這可不易的很啊,額們大唐,可不比當初了……”

  劉芳亮皺眉道。

  西進歐洲,那打仗倒也罷了。

  東歐那邊的羅剎國,并不像是太能打的存在。

  最大的困難在于,這么漫長的路程。

  大唐現在,這么多的國族人口,而且,一多半的國族,還都是幼兒,能折騰的起嗎?

  最重要的是。

  西域這邊的國族。

  在西域全都有是自己的田土,家產的。

  不是當初,在陜西時,那些個窮光蛋了。

  想要把他們帶到歐洲。

  他們愿意嗎?

  愿意再這么折騰嗎?

  反正明軍殺過來后,也不見得,會把他們屠了啊。

  “西進歐洲,也不是所有人都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可能是十年,二十年后的事。”

  “咱們是先取土爾扈特部,奪了其的地盤,然后慢慢的開發當地,再保住到歐洲的這條路線。”

  “將來倘若局勢不妙,便徐徐向歐洲遷民而去……”

  “丞相說的是,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朱明在波斯,是有兩萬遠征軍,可這兩萬人,若想到攻額們大唐,又談何容易,那里海是那么容易過哩?”

  宋獻策點了點頭,又話鋒一轉,提議道。

  “對了,額們是不是應該,在里海建一支水師了?”

  “也好防著朱明,從波斯派兵走水路攻額們大唐西邊?”

  “對對對,要建水師。”

  李巖聽罷,也反應過來。

  “這個水師,就叫西海水師吧!”

  “不過,咱大唐一直沒有水師,如今想建水師,能建起來嗎?”

  “有人會造船嗎?”

  “這個不是問題,額們當初不是在湖廣,俘虜了一些歐羅巴匠人嗎?”

  劉芳亮大笑著說道,李巖這才想了起來,又皺眉問。

  “這些人還活著?”

  “活著,就是老了些,手藝估計也生疏了些,不過,應該也是能夠頂些用哩……”

  “實在不行的話,可以派人先走歐洲,去聘些匠人回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