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 第1002章 莫臥兒國的七寸
  “還得怎么?找個幫手?”

  鄭芝龍詫異的看向了李定國,然后問道,李定國點了點頭。

  “臺國公猜對了,確實是需要一個幫手啊。”

  聞言,鄭芝龍頓時樂了,他掃視著面前的李定國,然后說道。

  “這可不就是說笑嘛?”

  “如今,莫臥兒國就只有倆鄰國,一個是我大明朝,另一個呢?”

  “那就是流寇了?”

  “難不成,朝廷還要找流寇當幫手?”

  “也不是不行。”

  李定國說道,他目光炯炯的道。

  “流寇如今,明擺著敗局已定,只要朝廷肯委派兵將出兵,收拾流寇,那還不是必勝的?”

  “所以,倘若朝廷,愿意收下流寇當藩屬,未嘗不能夠,讓流寇投降我朝,為我大明朝所用。”

  “呵呵,這倒是未曾設想之道路。”

  鄭芝龍輕笑一聲,心說,這個李定國果然是一個流寇出身啊,竟然還念著招降流寇呢?

  他也不想想,那李過會甘愿投降大明朝呢?

  再者說了,李過如今,已經打通了前去東歐的道路,又豈是那么容易屈服于大明朝,當藩屬的呢?

  見鄭芝龍似乎是,不太相信自己的建議。

  李定國是呵呵一笑,然后說道。

  “就算是臺國公覺得,收服流寇的概率不大。”

  “但是,挑動流寇,跟莫臥兒國開戰這個概率總還是有的吧?”

  “流寇與莫臥兒一旦開戰,那么,我大明朝便可以,趁機殺入到印度。”

  “屆時,全取印度,自然也不算困難。”

  “這恐怕也不易吧?”

  旁邊的鄭芝龍搖了搖頭,又話鋒一轉,看向了李定國道。

  “不提這個,晉國公覺得,下一次,我朝出兵印度之時,攻打哪里為好?”

  “這個嘛……”

  李定國呵呵一笑,旋即,又看向了鄭芝龍道。

  “臺國公,恕我直言,我們之前對付印度的戰略,是出了問題的。”

  “什么問題?”

  鄭芝龍臉色已經有些不太好看了。

  因為,倘若說,大明朝對付印度的戰略出了問題,那么,豈不是在說,他這個西疆總督的戰略出了問題?

  這如何能讓他高興?

  可李定國是什么人?

  哪會在意鄭芝龍的臉色,他張口說道。

  “朝廷之前,對付印度,是怎么對付的?”

  “戰事一直,局限于外線,卻一直未曾,打入到印度的內線中。”

  “雖然說,戰果頗著,搶到了許多地盤,還劫掠到了許多財貨。”

  “但是,倘若是這樣,想要滅亡印度,還是著實是,艱難的很啊。”

  “一則是,印度地方廣大,豈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征服的?”

  “第二嘛,就是我先前所說的,戰場未能夠打入到內線去。”

  “我們一直在莫臥兒國的外線去打。”

  “一直未曾,傷及莫臥兒國的根本。”

  “即便是我們,可以節節勝利,一步一步的,向內線發起進攻,但這過程當中,又得消耗掉多少的時間,花費多少的財帛?”

  “耗費多少我大明朝精銳將士們的時間甚至是生命?”

  “正所謂,打蛇打七寸,我以為,我朝在印度的戰事,就一直未曾,打到這個莫臥兒國的七寸所在。”

  “七寸?”

  鄭芝龍不由的有些不太高興了。

  他在西疆呆了這么多年。

  可沒看出來,莫臥兒國的七寸在哪里,而且,也不覺得自己用兵上面,有什么疏漏之處。

  實際上,他跟陳德,在西疆這些年的功勞,那可是有目共睹的,連朱慈烺這個當皇帝的,都是屢次嘉獎,非常滿意。

  怎么放在,這個晉國公李定國眼里,就顯得是問題多多了呢?

  他冷哼一聲。

  “不知道,晉國公有何高見,這個莫臥兒國的七寸在何處?”

  “莫臥兒國的七寸,不在別的地方,就在開伯爾山口。”

  李定國不假思索的說道。

  “開伯爾山口?”

  鄭芝龍頓時皺眉,他當然知道,開伯爾山口是什么地方了。

  這是從中亞,進入到南亞大陸的唯一入口,也是從陸地上,進入印度大地的唯一通道。

  歷史上,征服印度的一個又一個,來自于中亞的征服者,就是走開伯爾山口,最后進入到印度,然后最終征服了印度的阿三們的。

  如今,在聽到了李定國,提出來的這個莫臥兒國七寸后。

  鄭芝龍不由的樂了。

  “這個開伯爾山口,離我們可挺遠的,晉國公,我們打這個七寸,可不易的很。”

  “而且,放著更近一些的阿格拉,還有德里不去打,去打這個開伯爾山口,是不是有些……”

  “莫臥兒國,國力不如我大明朝,軍力也遠不如我大明朝,為何能夠,與我大明朝持久相抗?”

  李定國則沒有正面回答鄭芝龍的問道,而是朝他詢問。

  鄭芝龍愣了愣,他說道。

  “自然是沙賈汗,治國有方,莫臥兒國上下的阿三們,不服王化,要與我大明朝為敵,死扛到底。”

  “哼哼。”

  李定國冷哼一聲,他說道。

  “倘若說,沙賈汗,還有其國的貴族們,想要與我大明朝死扛到底,我倒是肯信,可印度的阿三們,哪一個在乎,自己頭頂上的主子是誰?”

  “他們才不在意這些呢。”

  “莫臥兒國,之所以能夠與我大明朝相抗,哪怕是絕對劣勢的情況下,依然能夠穩扎穩打,那根本原因在于,沙賈汗他們,退路尚且還在。”

  “他們的退路在哪里?”

  “當然是在北面的阿富汗,在北面的這個布哈拉,也就是河中之地。”

  “正因為,有了北邊的退路,他們才敢,與我大明朝相抗。”

  “因為他們知道,哪怕是打不過我大明朝,大不了將來也就是退守阿富汗,或是河中之地。”

  “因此,開伯爾山口,就是莫臥兒國的七寸所在。”

  “只要我軍,直撲這里而去,莫臥兒國只有兩個選擇,要么與我軍決戰,然后被我軍,斬殺殆盡!”

  “要么嘛,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倉皇丟下印度的一切,趕在我軍殺至開伯爾山口之前,北竄到阿富汗。”

  “否則,一旦開伯爾山口,為我大明朝所奪。”

  “屆時,印度上下,將再無退路。”

  “自沙賈汗始,王公貴族,悉數要成我大明朝的刀下之鬼。”

  “屆時,他們要么死抗到底,等著挨刀。”

  “要么嘛,就唯有跪地投降,將印度的大好江山,拱手奉讓給我大明朝。”

  “如此,保全宗族性命,保全富貴身份……”

  不愧是這個時代,最頂級的戰略家啊。

  朱慈烺的對印策略,那是步步蠶食。

  但是,李定國呢。

  眼光卻直接穿透了整個戰局,將目光定在了開伯爾山口,這么一個莫臥兒國七寸上面。

  此刻,聽完了他的一番話后。

  鄭芝龍是驚的,有些個說不出話來,他詫異的打量著面前的李定國,有些不可思議于后者的見解,是震撼無比,又帶著欽佩。

  “晉國公這番雄論,讓老夫是撥云見日,茅塞頓開啊。”

  說到這,他是猛拍大腿。

  “這個莫臥兒國的七寸,確實是正如晉國公所言,就在這個開伯爾山口。”

  “老夫在西疆呆了這么久,都未曾琢磨透這個道理。”

  “看來,終究是老了,不中用啊……”

  “當局者迷嘛!”

  李定國雖然狂,但也沒狂到,跟鄭芝龍作對的地步,二人都是大明朝的頂級人臣,搞好關系,自然是很有必要的,只聽李定國笑道。

  “臺國公之前,一心想著開疆拓土,眼光只局限于了面前的地步,未能夠著眼于全局,這也是很正常。”

  “我從國內初到西疆,但卻苦于任期有限,不能夠久留,想要在有限之任期之內,取得蓋世之功業,自然是需要好好琢磨一下全局戰略了。”

  “所以,這些日子是冥思苦索,終于找到了這個莫臥兒國的七寸所在。”

  “只是,雖然找到了這個七寸所在,但是,攻擊莫臥兒國的這個七寸,卻也不是那么的容易。”

  “可不是嘛。”

  鄭芝龍重重的點了點頭。

  “攻擊這個開伯爾山口,必須要帶大量的民夫,還有物資。”

  “光拿下開伯爾還不夠,還得防御住南北兩個方向的莫臥兒國兵馬,過來爭奪開伯爾。”

  “所以,雖然找到了七寸,但正所謂打蛇七寸不易一樣,這個七寸,不是那么容易打的到的。”

  說到這,鄭芝龍看向了李定國,詢問。

  “晉國公以為,攻其七寸,需要多少兵馬?”

  “兩路大軍,至少六個軍!”

  李定國說道。

  旋即,話鋒一轉。

  “就是把西疆總督下轄的,所有兵馬,全部召集起來,另外,倘若天南郡王,能夠派麾下三萬兵馬,前來助陣,那就更好了。”

  “那就是十六七萬大軍了。”

  “不是個小數目啊。”

  鄭芝龍不由的倒吸一口冷氣,又皺眉道。

  “如此大軍,后勤可不容易供給啊。”

  “這十幾萬大軍,在我看來,應該分兵兩路,一路撲向阿格拉而去,聲東而擊西,另外一路,則直插開伯爾山口而去。”

  “總而言之,兩路大軍,不必行進的太快,要給莫臥兒國,以反應的時間……”

  “給他們決定,是跟我大明朝打決戰,還是倉皇撤走的時間。”

  “你的意思是?”

  鄭芝龍有些不解。

  而李定國則笑道。

  “莫臥兒國,就是再弱,也有些敢戰之兵。”

  “我軍何必與之死磕?”

  “徐徐而進,倘若他們反應過來,只有兩個選擇,要么阻攔我軍,撲向開伯爾,與我軍打野戰。”

  “要么,就是趕在我軍,奪取開伯爾山口之前,倉皇撤走。”

  “還有一個,倘若他們增兵開伯爾,固守當地呢?”

  鄭芝龍說道。

  李定國卻是呵呵一笑,不屑一顧。

  “開伯爾山口附近,一無險關,二無要塞,如何固守啊?”

  “到時候,還是打野戰。”

  “而且,我軍兩路大軍,持重而進,倘若沙賈汗派兵固守開伯爾,那另一路大軍,則就直趨他的阿格拉而去,總要啃下一塊肉來。”

  “說的是。”

  鄭芝龍點了點頭,又說道。

  “只是,分兵兩路,不會……”

  “不會。”

  李定國一臉自信。

  “莫臥兒國,可沒有一口氣,吃掉我朝三個軍的能力。”

  “哼哼,那個是七八萬條線膛銃。”

  “莫臥兒國的阿三兵,如何是他們的對手?”

  “這倒是。”

  鄭芝龍點了點頭,他對于大明朝的軍隊的戰斗力,還是很有自信的,不過他還是微微皺眉說道。

  “只是,這個大軍后勤,可不好弄啊。”

  “莫臥兒國的堅壁清野,可不是鬧著玩的。”

  “這個好辦。”

  李定國說道。

  “多弄些民夫就是了。”

  “說的輕巧,民夫又豈是那么好弄的?”

  鄭芝龍有些無語,他看向李定國說。

  “這西疆的漢人本來就少的可憐,而且一個個,也頗有家資,如何甘愿去當民夫?”

  “至于雇傭內地的勞工,過來當民夫?這又得花多少銀子?”

  “西疆當地的孟加拉人呢?”

  李定國聽罷,皺眉問道。

  鄭芝龍頓時樂了。

  “他們要是能當民夫,老夫還用頭疼這個問題?”

  “他們種姓森嚴,咱們也弄不明白這一套,征他們當民夫,可不是那么好弄的,說不定還要鬧出亂子來……”

  聞言。

  李定國則打量著比哈爾附近的荒野,然后忍不住皺眉問。

  “出兵莫臥兒國,也不是短期內的事。”

  “可以先在比哈爾附近,移民屯墾。”

  “數量不要太多,十萬人就夠了。”

  “將來征發這十萬人,作為民夫。”

  “還怕后勤轉運不濟?”

  “上哪湊這十萬移民去啊?”

  鄭芝龍聽罷,頓時搖頭。

  “如今,移民要么往新洲去,要么往美洲去,南洋去,或是北地,遼東去,誰往印度來啊。”

  “我大明朝的,確實是不太愿意。”

  李定國點了點頭,吸引大明移民,確實不太靠譜,他摩挲著下巴,沉吟片刻后說道。

  “不過,民夫而已,不一定非要我大明朝的民啊。”

  “你的意思是?”

  “可以弄些,日本,或朝廷的農夫過來,他們吃苦耐勞,而且也沒有旁的出路,倘若您能夠給他們,一人均五十畝地,不怕沒有日朝農夫,到印度來屯墾……”

  “將來,征服印度之際,也可以,用他們為民夫。”

  李定國提議道。

  阿三們有種姓制度的枷鎖,大明朝又沒有種姓方面的人才,貿然的征民夫的話,很容易鬧出來亂子,最重要的是,民夫這玩意也是需要紀律性,組織度的。

  那些個阿三們,明顯是不具備這些。

  而且這些阿三們貌似還都挺能偷懶,沒有時間概念,用他們當民夫,軍需官得頭疼死。

  所以,李定國思前想后,就想到了日本鬼子,還有朝鮮棒子。

  大明朝的移民,或許不愿意到印度的比哈爾邦去當自耕農,還要上前線去當民夫。

  但是,對于沒有出路的日本,朝鮮人而言,倘若能夠收獲,印度的五十畝地,他們還是很愿意過來當農民的。

  “這,這恐怕不是老夫能夠決定的。”

  鄭芝龍聽罷,頓時皺眉,李定國則沉吟道。

  “無妨,咱們一塊寫奏疏,請皇上定奪。”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