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 第695章 大科學家朱慈烺!
  與其他喜歡攀科技樹,尤其是與軍事相關的科技樹不同,朱慈烺這個穿越者就明顯要差勁得多了。

  他對于軍事相關的科技,倒是有點了解。

  但只是皮毛而已,雖然算不上完全的軍盲,但對于真正的技術,那就是一知半解了。

  這一點,主要是因為后世華夏對此嚴苛的管制。

  相關的信息,根本無處尋覓,無從找起。

  再加上又沒有系統,外掛,金手指之類的東西,朱慈烺攀起科技樹的能耐,不能說一點也沒有,但至少,算不得上策,他直到現在,搞出來的一切東西,都未能超脫于當下時代的技術水平。

  雖然在理論方面,朱慈烺在科學上的成就,已經可以名垂千古了——朱慈烺擱未來,那肯定是世人皆知的大科學家,甚至,在科學的殿堂內,朱慈烺的位置,比他在歷代帝王中的排行,還要靠前。

  后世如果有華夏物理界的徒子徒孫們立物理大神廟,朱慈烺的塑像,少不得要被擺在其中,接受香火,接受后世物理界人士奉上的豬頭肉!

  因為朱慈烺十分不要臉地剽竊了,今年才七八歲的艾薩克·牛頓爵士的一切科學成果,是一點也沒給這位爺留啊!

  當然,朱慈烺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問題——因為朱慈烺一直是崇拜大科學家牛頓的,而如何才能證明自己對其的崇拜嘛?

  那自然而然,是提前地將其的科學成就,給公之于眾,公之于天下。

  同時,朱慈烺也不擔心,牛頓大神會因此而在大英國默默無聞,泯然眾人。

  因為牛頓大神何其人也,怎么可能會因為朱慈烺的這點小小的剽竊,而泯然眾人呢?

  想必,牛頓大神在獲得了朱慈烺在科學上的指引后,會重新地發現更具有劃時代意思的物理發現吧?

  這無疑又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而這里面,也少不得有朱慈烺的些許功勞。

  每每想到自己的“無私奉獻”可能為人類科學發展的貢獻,并激勵牛頓大神在科學的道路上,踩著他朱慈烺的肩膀,繼續探索新的成就,朱慈烺不由得為自己的感到自豪。

  只可惜,由于十七世紀還充滿了愚昧與無知,所以,雖然朱慈烺有皇帝的身份加持,而且,還為自己的各種“發現”,編造了些故事,譬如什么坐在柿子樹上,被蘋果砸了頭之類的小故事。

  但是,這些科學知識,還是不太被人所重視,只是看在朱慈烺皇帝的身份,才廣泛地刊印,并被教育部列為必學知識,傳播開來的。

  不過,除了這些在當下時代,在那些人愚昧無知的十七世紀古人眼里,看不到什么太大用處的理論成就外,朱慈烺也是有少量的實用技術成就的。

  譬如說,他發明的套筒刺刀。

  如今已然是流行于全世界,影響后世數百年的偉大發明。

  而僅此一項發明,就足夠讓朱慈烺成為“帶發明家”了。

  可是如今,在朱慈烺的英明指導下,另一件由他創造出來的偉大發明,又問世了。

  當在李國楨的引領下,步入到新宮內的靶場內后。

  早已經在這里恭候多時,身穿著灰藍色的工匠,還有幾個甲械司的官員,畢恭畢敬地朝朱慈烺行禮,而在一側的幾案的槍架上,赫然是一桿嶄新的,由山核桃木制作了槍托的火銃!

  一旁,還擺著幾枚紙殼子彈。

  見此情形,朱慈烺頓時眼睛一亮,他當即上前,掂量起這桿火銃,作為樣銃送上來的這枝火銃,做工明顯精細得很,槍身打磨得光滑,又擦了清油,觸摸上去的感覺賊拉的好。

  而槍身的比重,明顯也經過了耐心的調試,朱慈烺舉起來后,感覺重心很好,可以很輕松地就以立姿的射擊姿態,穩住銃身,進行屏息凝神的瞄準。

  “不錯,不錯,手感可以,比斑鳩銃不知強了多少……”

  朱慈烺贊嘆著手上的新銃的同時,又吐槽了一下原先他慣用的斑鳩銃。

  相比于幾年前而言,斑鳩銃已經成了朱慈烺眼里的垃圾了——的確是垃圾,這玩意又重又深,舉起來還費勁,立姿瞄準簡直就是在折磨人。

  以至于,在精確射擊的時候,斑鳩銃必須得架在支架上才行。

  而且,由于太過于笨重,還沒辦法上刺刀肉搏。

  可以說,如果不是剛穿越過來那會,大明朝沒有自產燧發槍的能力,朱慈烺壓根就不會將這么一種,缺點多多的火銃,作為御前親軍的制式裝備。

  如今,有了更好的火銃后,這個斑鳩銃就成了朱慈烺嘴里面的反面教材。

  “皇上,您要不要打上幾發?”

  這時,李國楨上前詢問。

  “那成,朕親自試射幾發!”

  朱慈烺點了點頭。

  這個新銃,實際上并不怎么新,他是早已經在歐洲問世了很久的線膛槍。

  也就是擱大明朝這,還算個稀罕物件。

  屬于已經誕生了好些年的老發明了。

  他真的新的地方,實際上是在于他所使用的子彈——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在十九世紀中葉,被那個法國陸軍軍官亨利·古斯塔夫·德維勒發明的米涅子彈。

  也叫底部擴張彈。

  技術原理非常簡單,但實際上制作時,卻還是走了點彎路。

  此時,朱慈烺倒沒親自裝填,而是將火銃交給了一旁的試銃員,由他裝填過后,這才接過了裝填好的步槍,然后道。

  “把靶子立在一百五十步外!”

  一百五十步外可不近了啊。

  無論是之前明軍用的斑鳩銃,亦或者是現在用的燧發槍,都無法在這個距離,精準地命中目標。

  但即使是如此,在朱慈烺新宮內供他用的靶場內照樣有這么遠的標靶。

  朱慈烺新宮內的靶道,可長著呢,有一里長呢!

  此時,當靶子被立在了一百五十步外,也就是兩百四十米,這個距離已經不算近了。

  不過,舉著手中的火銃,朱慈烺屏息凝神,對著遠處那個一人大小的木靶,就扣動了扳機。

  在這么遙遠的距離下,對面的目標,說白了就是一個小點。

  要擱穿越前,朱慈烺的甚至都夠嗆能看見這么遠的目標。

  但是,現在的朱慈烺畢竟是一個從小沒有被各種電子產品給荼毒的一個十七世紀古人,他的眼神還是挺不錯的,至少瞄準這方面,沒有問題。

  而且,朱慈烺也喜歡打銃——要不然他干嘛在新宮內設個靶場?

  所以,這一顆子彈打出來后。

  便精準地命中了遠處的標靶。

  一旁舉著望遠鏡,在觀察著木靶的李國楨,李若璉,田存義,等一眾人,在看到了木靶被擊中了后,趕緊朝朱慈烺恭維了起來。

  “陛下神銃啊!”

  “陛下的銃法,那可真是冠絕天下!”

  “呵呵,還是銃好啊,要是以前的破銃,那銃法再好,也照樣得打歪嘍不可!”

  朱慈烺說道。

  又接著連打了幾銃。

  這幾銃他運氣就沒那么好了,因為米涅步槍的精確度實際上是相對而言,受制于加工工藝的因素,也不是說能夠百發百中的。

  尤其是對于這種遠距離目標而言。

  只見朱慈烺在一連打了幾輪,銃管都有些微微燙手后,便將火銃給放下了——朱慈烺還是很慎重的,這年頭的火銃,連續射擊后,不進去冷卻,炸膛的概率會大增的。

  雖然這樣的概率很小,但作為惜命的大明天子,朱慈烺在銃管發燙之后,是會直接放棄射擊的。

  “這個火銃還是很不錯的!”

  放下了火銃,朱慈烺喝著一旁太監奉上來的綠茶,一邊贊嘆道。

  “還是皇上指導有方,若不然,臣等又豈知,這個線膛銃,還可以這么用……”

  “是啊,有了此銃,我大明天兵,便可以縱橫天下無敵手了!”

  “皇上,臣以為,應該速速采購此銃,然后裝備我軍,如此一來,便可以橫掃天下之敵……”

  一旁的眾人說道。

  李若璉則是了臉陰沉,摩挲著被朱慈烺放下的這桿線膛銃,然后皺眉說道。

  “皇上,這有了這種銃子,以后皇上出行,亦要小心了,畢竟此銃射程頗遠……”

  “這倒是,錦衣衛以后要多費心了!”

  朱慈烺點頭道。

  心里卻不太在意,因為他出生的安保是很嚴密的,不只如此,朱慈烺還往往不會在公開場合亮出自己的真身——他一般是用替身的。

  自己本尊,則喬裝打扮一番隱匿在人群里面。

  只見到朱慈烺,摩挲著這桿線膛銃道。

  “試制的這一桿,朕看挺不錯的,以后就依照此銃,定型生產,型號嘛,就定成隆武三年式!”

  “皇上,那首批生產多少桿?”

  這時,李國楨詢問道。

  朱慈烺卻是皺眉思考道。

  “這個隆武三年式,生產是不著急的,最重要的是保密,這個保密,并不是指火銃本身,而是他的子彈!”

  米涅步槍彈,屬于是看一眼就學會的技術,但朱慈烺覺得,還是晚一點被人學會比較好。

  “至于生產的數目嘛,能生產多少,生產多少,另外,各大銃廠,他們現在也具備這個線膛銃的生產技術了吧?”

  “具備了,朝廷幾年前就讓他們鉆研這項技術……”

  田存義趕緊道,朱慈烺點了點頭。

  “那就先下訂單,能生產多少,生產多少!”

  說到這,朱慈烺又話鋒一轉。

  “不過,此銃的成本,應該頗高吧?”

  成本高是肯定的。

  因為線膛銃的鋼材要求更高,同時,還要拉膛線,工藝上又有些新要求,比燧發槍的技術難度還要高上那么一些。

  成本高是肯定的。

  “成本還是可以接受的,何況,現在各大銃廠的產量,實際上也是有限的,逐步替換下來,還是可以的,而且淘汰下來的火銃,也可以發賣給外國,回流些資金……”

  “那就好!”

  朱慈烺點了點頭。

  旋即,又話鋒一轉。

  “對了,除此之外,還要向歐洲諸國,派訂單,讓他們仿照隆武三年式的參數,給我大明朝生產線膛銃……”

  “皇上,這不妥吧?”

  聞言,李國楨有些擔憂,朱慈烺卻擺擺手道。

  “怕什么,線膛銃是歐洲玩爛了的東西,這里面的核心,乃是子彈,只要子彈保密,就問題不大……”

  “至于朕為什么這么做嘛,那無非是想,讓歐洲銃匠們,都接了我大明朝的訂單,將來他們反應過來此銃的厲害,想要生產,也得先把我大明的訂單完成了才可以……”

  “這西夷恐怕不會這么老實吧?”

  李國楨皺眉,這些西夷見大明朝的新銃犀利,即使是有訂單,恐怕也會悔約的!

  “這個無妨,咱們跟在華的大洋行簽訂單,違約金訂的高些,不怕他們不交銃……”

  朱慈烺笑呵呵地道。

  不交銃也可以,老實付違約金就成了。

  只不過這個違約金的價格有點高罷了。

  而且,朱慈烺也不怕他們不給——這甲方可是大明爸爸,敢不給銃,也不給違約金?

  大明爸爸可就要自己動手,沒收他們的產業嘍。

  “皇上,那這個新銃是優先裝備哪個軍?”

  就在這時,李國楨又問出來了一個重要問題。

  這個隆武三年式的火銃,還是頗為犀利的,如果配上米涅彈的話,那就是一大利器,裝備上這玩意后,對上還在用燧發槍,或是火繩槍的敵人,那以一敵十不敢想,以一敵三,敵四,還是綽綽有余的。

  所以,李國楨現在好奇,朱慈烺想將這種新式武器,裝備給哪支軍隊。

  “第一批嘛,優先準備印度洋派遣軍!“

  朱慈烺不假思索的道。

  印度洋派遣軍,就是未來駐軍阿拉干的部隊。

  這支軍隊可是要在阿拉干,直面莫臥兒帝國沙賈汗麾下數十萬阿三勁旅的軍隊。

  而且受限于阿拉干的情況,規模也只有一個軍而已。

  所以,面對數十倍的敵人。

  裝備必須得好。

  這個線膛銃的第一個裝備對象,就必須是這個軍了。

  因為如今的大明朝,除了在隆武四年派到阿拉干的印度洋派遣軍外。

  剩下的軍隊,幾乎就沒什么仗打!

  既然不打仗,要那么先進的武器干什么?

  有銀子燒包的啊?

  亦或者是給軍火公司的股東們上趕著送生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