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大唐:開局繼承十萬畝田 > 第1356章 俗話說的好,想要富先修路
  封王不是一件小事。

  尤其是封異姓王!

  首先的,也是最簡單最直接的問題,既然成了王爺,起碼要有封地吧?

  放在哪一塊地方,都是有講究的。

  王爵總共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親王,一種是郡王。

  也有稱之為‘一字王’和‘二字王’的。

  很顯然,‘一字王’要遠比‘二字王’尊貴得多。

  就像李二的親兒子們。

  李泰是越王,李恪是蜀王。

  這些封號,都是古代國度的字號。

  意味著,他們的封地在古越之地,或是在古蜀之地。

  而郡王的封地,就要小上很多了。

  譬如李孝恭的河間郡王,李道宗的江夏郡王。

  當然,他們在王爵之中,并不是最靠下的。

  拋開軍權不看,還有一種王爵屬于虛銜。

  大唐并沒有虛銜的王爵和公爵。

  倒是有不少虛銜的侯爵。

  譬如忠勇侯、鎮海侯之類的稱呼。

  沒有封地,只不過是個象征罷了。

  宗室們是必定會有封地的。

  雖說分封制早已土崩瓦解,但也是皇族血脈至高無上的代表。

  他們擁有一定程度上的自治權力,同樣也可以截留一部分當地的賦稅。

  這就導致,在王爵的封號上,皇族內部、宗正寺,以及三省,都極其的謹慎。

  說到底,無非就是西漢初年的七國之亂,把他們嚇壞了。

  地方權力太大,必定會導致中央的衰落。

  而想要給異姓王,厘定封號,更不是一時半會能完成的。

  整個唐朝前期,唯一得到善終的異姓王,就是程咬金。

  這還是在他死后,才給的王爵。

  明明叫‘魯王’,非要加上一個‘長壽’的前綴。

  意思很明顯。

  異姓王是能給死人,而且不能代代相傳!

  這也是李承乾在草擬圣旨之時,總是心驚肉跳的原因。

  若是開了封異姓王的先河,皇族內部能不反對?

  哪怕李二足夠強勢,鎮得皇族上下毫無話說,可又該將柳白的封地,安置在哪?

  若是只給個虛銜,這個王爵封得,又有什么意義?

  聯想起,柳白馬上就要去江南。

  而江南又屬古越之地。

  難不成,是越王?

  李承乾給李泰,默哀了一瞬間。

  重新接過蓋上玉璽的圣旨,李承乾回頭看了柳白一眼,沉重的心情,莫名好了很多。

  柳白就是有這種神奇的力量。

  仿佛在他身邊,一切慌亂都可以消失。

  李承乾將圣旨,小心的卷起來。

  李二淡淡的說道:“且先交給三省審議,若房喬等人無異議,便當眾宣旨!”

  “兒臣領命!”

  李承乾躬身退下去。

  臨走之前,又看了柳白一眼。

  似乎,是想從他那里,得到某種回應。

  可讓他失望的是,柳白沒有看他。

  三人明顯還有悄悄話要說。

  李承乾微微一嘆,關上了萬春殿的大門。

  ...

  李白所寫的“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并非是空穴來風。

  民間有一種說法,說的是‘少不入川,老不入蜀’,也在說明,在這個交通不發達的年代,出蜀入蜀,是一件多么艱難的事情。

  八百里橫山,阻斷了一切。

  想要過去,除了走陳倉之外,只能冒險攀爬那條,令人望之生畏的棧道!

  俗話說的好,想要富先修路。

  早就成了蜀地土皇帝的兩位年輕親王,決定彎道超車。

  修水路!

  不過,修水路的工程量同樣龐大。

  從都江堰開始,一路向東,與大運河勾連,或許要耗費很多人一生的心血。

  細細算來,兩位親王在蜀中,已經逗留一年之久了...

  小白胖子在這一年的辛苦之中,已經變成了黑猴。

  擁有‘廚王’之稱的蜀地之主,也習慣了吃糠咽菜。

  天天圍著河道轉悠,一待就是幾個月,能有口吃的就不錯了。

  益州城的蜀王府,已經限制了半年多。

  為了考察地形,李泰和李祐,在牛進達的保護下,來到了渝州的巴縣。

  站在一座仞山之上,依稀可以看見,在云霧之間,有一座寂寥的古城,若隱若現。

  兩人的不遠處,就是一座破舊的古廟。

  他們才在古廟之中,祭拜過先哲。

  這里,曾經有一個名震天下的名字。

  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恪刻意用長調,念出了這首詩。

  引得一旁的牛進達,拽耳撓腮。

  被李恪牽著的范秀秀,滿臉崇慕。

  唯獨李泰...一臉的鄙視。

  “柳大哥的詩,被你念出來,透著一股子惡心的勁...”

  李泰倒是不知道,這首詩,同樣是他柳大哥剽竊來的。

  李恪沒好氣的瞪了李泰一眼。

  才想在心上人面前裝裝樣子,豪邁的氣勢剛要涌出來,就被李泰無情的撕破了。

  這時候,幾個身手利落的人,拽著繩索,從懸崖下爬了上來。

  當先一人,赫然是泰記主事,當年的錦衣衛百戶之一,徐振南!

  李泰和李恪趕緊過去,將徐振南身上的繩索摘下來。

  “怎么樣?”

  “地勢如何?”

  徐振南苦笑著搖了搖頭,道:“施工難度太大了,若不是身手還過得去,怕是早就被山風吹跑了...”

  兩人的臉色有點難看。

  李泰掏出炭筆和小本子,一邊記一邊道:“把下面的情況,仔細說一下。”

  徐振南把所見所聞,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

  李泰記得格外細致。

  李恪煩躁的說道:“施工困難,你還記它作甚?”

  李泰嚴肅的說道:“咱們這一年來,走了無數的地方,記下來的,都是珍貴的文獻,我打算回長安以后,召集天下大儒,修撰一本《括地志》!”

  “有毛病!”

  李恪捂著頭,心里煩悶得不行。

  眼瞅著都江堰的工程,就要結束了。

  到頭來發現,找不到勾連大運河的合適地點。

  光蜀中水系發達,有個屁用!

  后邊的牛進達,咬了咬牙,上前道:“將蜀中與中原之地勾連,乃是利在千秋的大事,實在不行,便召集民夫,闡明利弊,多給些補償便是...蜀中百姓活得艱難,卻最明事理,大不了,我老牛散盡家財,鼎力支持!”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