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大唐:獄中吹牛,我成大唐國師! > 第11章 渭水之約
  長安北部的涇水河邊,一支延綿數十里的軍隊正沿河行軍。

  這支軍隊幾乎人人都有騎馬,有些騎手甚至不止一匹馬。

  當然也有一些跟著馬后行走的人,這些人衣衫襤褸,面容愁苦。

  被綁上了雙手,牽在馬后,走的慢了就會挨一鞭子。

  這些都是突厥從沿途擄掠來的百姓。

  而這只大軍的目的地就是涇水和渭水的交界地,八水環繞的長安!

  在這只大軍中間還有一輛十六匹馬拉動的巨大馬車。

  馬車上有一頂大帳,東突厥之主頡利可汗就居于帳中,享受著身邊美人地喂食。

  隋末的大亂,讓突厥有了可趁之機,在軍閥之間左右橫跳,讓頡利可汗占夠了便宜。

  也讓他逐漸自滿起來,此次提兵十萬南下,準備給新生的大唐來點小小的突厥震撼。

  就算破不了長安城,長安周邊富庶的田地和百姓,也可以讓突厥大軍狠狠賺上一筆。

  倘若僥幸破城,那就不用說了,他非要到李淵的大興宮內玩樂一番再說。

  大唐的普通女子已經很是水潤了,那些皇妃恐怕是嫩的能掐出水來。

  想到這里頡利可汗下身便一片火熱,隨即撲倒了身邊的一個美人兒。

  正當頡利可汗要提槍上馬的時候,一名不速之客闖進了帳篷。

  “大汗,探馬來報,有一只唐軍騎兵正在向我們接近,看旗幟,應該是李世民帳下的尉遲敬德!”

  頡利可汗悻悻的系好腰帶,不滿地看了闖進來的突利可汗一眼。

  突利可汗是前代可汗之子,也是頡利可汗的侄子,因此被頡利任命為小可汗。

  “慌什么!李世民前些日子才被李淵奪了兵權,手底下能有多少人?”

  “把行軍陣型收攏一些,別給他們可乘之機,尉遲敬德再厲害也只能干看著!”

  突利可汗悄悄看了一眼頡利可汗身邊的美人兒,這是他父親擄來的一個漢家女子,他垂涎了好久,可惜父親死時他羽翼未豐,因此被頡利奪了汗位,自己覬覦的美人也落入頡利之手。

  “是!大汗,我這就命人整軍!”

  很快隨著傳令兵的來回奔跑,突厥的行軍陣型變得粗壯了一些,雖然行進速度變慢了,但比較好防御突襲。

  而此時尉遲恭和兒子尉遲寶林,正騎馬立于一座小山丘之上,靜靜地看著突厥行軍的陣型變化。

  “父親,看來我們的行蹤已經被突厥人知道了,這會兒再突襲,恐怕反而會陷入其中!”

  尉遲恭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

  “不慌,我們此戰首要的任務便是滯敵,突厥人換了行軍陣型,行軍速度必然變慢,如此便足以!”

  尉遲寶林還是不解。

  “眼下突厥離長安已然不遠,換了陣也最多慢上兩三日,這點時間,各地的勤王軍,應該還趕不到吧?”

  由于突然換了中樞,加上突厥大軍直指長安,因而不少地方軍隊都起了二樣心思。

  萬一李唐皇室被突厥滅了,天下又是大亂,自己手里的軍隊就是日后爭霸天下的本錢。

  貿然前去勤王,可能得不償失!

  懷著這樣的心思,很多勤王軍的行軍速度簡直跟郊游沒兩樣,反正要是李世民問起來,這些人總會找到一些客觀理由的。

  好在此戰李世民仰仗的并不是這些地方軍隊,而是李承道提供的火藥。

  火藥的制作和埋設都需要時間,因此李世民便派出尉遲恭前來阻滯突厥大軍。

  當然這些尉遲恭是不敢對尉遲寶林講的,那天大殿之上見過火藥威力的人都被李世民下了封口令,誰要是傳了出去,肯定會掉腦袋!

  “你別管了,跟著為父一起去殺了那些探馬,沒了眼睛,突厥人肯定會走的更慢!”

  尉遲恭說完便拍馬下了小山包,山包下一支百人騎兵隊已經靜候多時。

  見自己主將行動了,立刻便跟在了尉遲恭身后。

  尉遲寶林猶豫一陣,也隨即跟了上去。

  此刻的渭水河北岸,李世民正領著長孫無忌親自勘察地形。

  “輔機,你若是頡利,會把營帳扎在哪里?”

  長孫無忌略加思索便答道:“眼下正值夏季,渭水豐沛,雨水充足,我若是扎營一定選在高地!”

  李世民點了點頭,沒人會把營帳扎在大河邊的低洼帶,除非他想成全對方水淹七軍的威名!

  若是以往知道了對方的扎營地點也不能做什么,就算是夜襲那也是雙方拼組織度的硬實力碰撞。

  但有了火藥就不同了!

  這幾天李世民基本上把長安城里的道士們的家底掏了個干凈,甚至還派了程咬金領了一千人到終南山,把在那里修道煉丹的道士家的存貨也掏了個干凈。

  這些硫磺、硝石在和木炭按比例混合成粉后,正源源不斷的送到渭水北岸來。

  李世民也準備給頡利可汗一點小小的大唐震撼!

  又過了五六日,在損失了百余斥候后,突厥大軍終于趕到了渭水橋北岸。

  可惜的是,這里的百姓早就撤走了,突厥大軍只搶到一些破爛陶罐。

  這自然沒法滿足突厥上下的物欲,于是頡利可汗,一邊讓大軍原地駐扎,一邊向長安城內派去了使者!

  突厥使者本想來耀武揚威一番,誰知大唐君臣沒人吃那一套。

  隨即又灰溜溜回到了營寨,告知了頡利可汗,李世民已經登基稱帝,并約頡利可汗到便橋上談判!

  便橋是建在渭水河上的一座石橋,在原本的歷史中,李世民在便橋上簽下了對他來說堪稱恥辱的渭水之盟。

  但如今的李世民心境卻大不相同,他不是為乞和來的,他是為勝利來的!

  是日,李世民騎馬領著高士廉、房玄齡幾人來到便橋之上。

  便橋兩邊是軍容齊整的突厥大軍,和大唐武衛軍。

  頡利可汗則領著突利可汗等突厥各部首領來到了便橋。

  看著眼前意氣風發的李世民,頡利可汗不禁犯了嘀咕。

  他和李世民打交道的次數也不少,深知對方神勇過人,極善軍略,心里不免有了三分忌憚。

  便堆起笑臉喊道:“世民賢侄,別來無恙啊,上次見你還是秦王,如今卻當上皇帝了,可喜可賀啊!”

  頡利可汗叫李世民侄兒倒也不能算占便宜,他本來就比李世民大了二十歲。

  加上李淵曾向他的兄長始畢可汗稱臣,叫聲侄兒也沒毛病。

  只是如今李世民貴為大唐天子,真要認了這個關系,大唐就比突厥矮上一截了。

  李世民如何能忍?

  而且他也不需要忍!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