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扶明錄 > 第2206章 陰影
    崇禎帝登基快二十個年頭了,雖說剛坐上龍椅那會兒大明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但還不至于搖搖欲墜,可短短十余年間就弄的朝廷奄奄一息即便是老朱在世只怕也難妙手回春了,這是因為崇禎帝懶政無能么?

    說他無能吧,或許有點,但要是說他懶政那可真是天大的冤枉了,自秦以來數百位皇帝里,論勤政,他不進前三也穩居前五。

    可就這么勤快的人都沒有讓朝廷的頹勢起色,反而愈發深陷泥潭,而讓大明這么快垮臺的是因為兩股勢力,一個是家賊,一個是外敵。

    家賊造反從高迎祥算起正好是他登基那一年,從開始覺得就是個小卡拉米沒怎么上心,誰知道星星之火燎原了,怎么都撲不滅,還越撲越大,大到一發不可收拾,在位期間都為了撲火而焦慮而煎熬。

    但若只是撲院子里或許還不至于那般煎熬,因為同時間還有外敵要抵抗。

    家賊雖難收拾,外敵更難對付,而且朝廷的重心也一直在抵抗外敵這邊,雖說口號都喊著先安內再攘外,然而總是事與愿違,外敵不會給你時間讓你安好內再來收拾我的,反而總是在你安內的時候,他趁虛而入。

    更何況,外敵起事更早,從努爾哈赤扯旗時算起,那是萬歷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那時候崇禎帝才七歲,現在是崇禎十八年,公元1645年底,足足二十七年了!

    這二十七年,崇禎是怎么過來的?

    他五歲的時候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大金自立為汗,他七歲的時候,努爾哈赤正式反明,一路南下用了三年時間攻克大明七十座城池,在他十歲的時候努爾哈赤遷都遼陽,在他十四歲的時候努爾哈赤遷都沈陽,在他登基的前一年,努爾哈赤攻打寧遠為袁崇煥所敗病死,隨后就到了皇太極的時期,也就是這個時候,家賊也鬧了起來……

    也就是說,努爾哈赤,后金,韃子,滿清,這些人這些詞匯,自崇禎帝小時候就陪伴在他腦海里,讓他從小就活在這些陰影里!從登基前耳濡到登基后目染可以說這十幾年來一直都活在恐懼中!

    久而久之,就產生了心里疾病,恐清癥!

    雖說自從常宇橫空出世后,數次痛擊韃子,讓他的恐懼稍去,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十幾年的陰影和恐懼也不會一下子就消失的!

    在他最內心處,對韃子還是無比的恐懼,畢竟,家里事再怎么鬧騰都還緩和商量余地,而外族可就是要顛覆你,弄死你取而代之,而事實這么多年來韃子也正這么做著,關外大好江山被侵掠殆盡,時不時還入關燒殺掠奪,甚至要破帝都……

    能不恐懼么!

    這種恐懼在這兩年雖被常宇給淡化了一些,但想一時半會盡去,那也是不現實的,所以在收復失地這件事上不管崇禎帝在朝臣面前,還是常宇面前表現的多么的大無畏,表現的決心有多么的堅定,但對于和滿清開戰的事他始終有些心虛!

    他覺得能保持住眼下整個局面就相當不錯了,能將韃子拒之山海關外能保住寧遠城不丟已是燒高香千幸萬幸的事,至于收復失地……吆喝吆喝幾聲搞搞氣氛壯壯聲勢是可以的,但若真的去干……還是等實力增強之后,把握再大一些的時候吧,貿然出兵,搞不好翻了車……

    也就是說,雖然他心里也想收復失地,很想收復失地,但也很害怕,怕打不過,怕翻車。

    好在,寧遠大戰之后,常宇一戰定局,言之可保邊關兩年太平,可趁著兩年時間恢復元氣,收拾收拾院子里的家賊。

    這才讓崇禎帝內心松了口氣,但他也知道,早晚還是要和韃子干起來的,只是沒想到這么快,常宇明明說兩年內邊關不會有大戰的,可這才剛過去年余呀,常宇明明是去邊關造勢的,怎么要動真格的了。

    常宇出京去關外的時候一開始知道的寥寥無幾,不過沒多久就成了公開的秘密了,但大部分人猜測他例行公事奉皇命去巡查邊關,督查祖大壽罷了,只有崇禎帝及少部 及少部分人才知曉,巡查邊關只是其一,順便造造勢,弄點風聲鶴唳讓韃子緊張一下,嚇唬嚇唬他們,吸引一下注意力讓朝鮮那邊好辦事。

    一開始,常宇在寧遠也確實是這么操作的,龜縮寧遠城不出,但卻弄得滿天下人都知道他來了,也確實吸引了多爾袞的注意力,讓他神經繃得緊緊的,也因此對朝鮮那邊的事一無所知,以至于讓多鐸直接踩了雷!

    但很快,從寧遠送來的情報就讓崇禎帝有些擔憂了!

    這些情報有的是常宇的常規匯報,有的是錦衣衛和東廠探子的密報,這密報又分衙門正常的公文匯報,也有崇禎帝自己眼線的密報。

    崇禎帝信任常宇么?

    答案是肯定的,常宇絕對是他最信任的人。

    但最信任的人,并不等同于絕對的信任。

    就像常宇最崇禎對朝廷忠誠么?

    忠誠,絕對忠誠。

    但即便如此他做事都要留一手,要防備崇禎帝,為自己留好了后路。

    他都這樣,何況皇帝呀!

    所以即便常宇已是當朝權利最大的權監,手里掌控著東廠,錦衣衛以及軍隊,但這里頭卻又有大把皇帝的眼線,盯著他的一舉一動。

    這對常宇來說并非什么秘密,就連現在已和他穿同一條褲子的吳孟明都曾接到監視他的密令。

    常宇的匯報加上眼線的密報,崇禎帝對邊關的戰事雖不能說事事了如指掌,但也能知個十之七八,便是常宇的種種作為也知之甚明,比如常宇在寧遠城里頭那一個多月都干了啥,比如常宇去了塔山堡,比如常宇冒險去錦州城行刺多爾袞……

    特別是入錦州行刺之事,當真讓他震驚的無以復加,嘴上罵著這小子簡直是不要命了,做事不分輕重不計后果,心里頭又忍不住贊嘆,勇也!牛也,b也~

    甚至在早朝上將此事大肆渲染,驚的滿朝文武差點尿一褲子,不管是友軍還是政敵,驚訝之余都震驚大太監的勇氣和膽魄!

    當然嘴上也少不了逼逼逼幾句,此人沒大局觀,逞匹夫之勇誤大事之類的……

    而腦袋靈的人,則很快意識到一件事,大太監去邊關只怕不是巡查這么簡單了,這是撩事啊,而且這么撩,只怕會出撩出大變故,一個不慎就會同滿清直接開戰!

    只是眼下,朝廷或者說祖大壽那邊做好準備了么。

    真是怕啥來啥,八百里急報送來了:關外要開戰了,不是小打小鬧,而是既分生死又分高下的那種,贏了,可將戰線推到錦州城外,甚至順手就直接打錦州了,敗了,退回寧遠,祖大壽一年多的辛苦白費了!

    這一下,知道消息的人,心騰的一下緊張起來。

    最緊張的非崇禎帝了。

    偏偏還有人在這節骨眼逼逼叨叨,什么開戰這么大的事,朝廷竟然剛知道,前線竟然自己做主,都不帶給朝廷商量的……

    也有人回懟,又不是你主動進攻,這個需要和朝廷打報告,現在是人家來干你,咋地你還和朝廷商量要不要還手……

    又有人說,大太監就不該去戳人家馬蜂窩,現在人家報復了,要出兵開戰了,可是咱們根本還沒準備好,若開戰完全沒有一點優勢……

    但也有無比的自信,不怕,東廠大太監在!

    這年頭就沒有他打不贏的仗!

    這些人中就有太子朱慈烺等常宇的鐵粉,也包括崇禎帝本人,他對常宇是有信心的,但心里還忍不住打鼓,畢竟雙方局面都在那擺著,論兵力,論地勢,論天時,論啥,己方都不占優勢啊!

    所以當鞏永固這么一問,他忍不住一聲嘆:常宇此番,或許太過激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