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扶明錄 > 第2211章
    蒲州城西,滾滾黃河。

    蒲津渡口的大鐵牛旁邊,站著一個虎背熊腰的漢子手里有拿著一個千里鏡正望著對岸,在他周邊有不少士兵及工匠以及民夫正在忙碌著。

    此人正是常宇的好大哥,徐州總兵高杰。

    朝廷和李闖集團和談之后,李巖回京述職,高杰便來換防,之所以讓他來,也是朝廷和常宇再三考量過的。

    首先高杰和李自成有私仇,奪妻之恨的那種私仇,更有千里追殺的新恨,加之高杰也是當世少有的幾個敢殺敢拼的悍將,而其又與常宇私交甚好,在忠誠度上絕對沒問題。

    何況來之前常宇都有意無意的吹了風,你離封爵就差一個功了!

    作為武將的,還是賊人出身的武將,誰不想封官加爵,都想,更想!

    所以高杰這次駐防黃河防線,只做兩件事,第一守好邊界,第二,修蒲津渡。

    根據和談約定,李闖集團和朝廷是以黃河為界,但在和談之前李巖曾破對岸四城,在和談時李闖那邊要求返還,常宇這邊死要不放,最終李闖并未能如愿。

    也就是說雖以黃河為界,但對岸依然有四座城在朝廷的控制之下,為了方便兩岸各種交流,修蒲津渡便勢在必行了。

    打仗高杰在行也不怕,用常宇的話來說,高杰沒文化,但打架不怕。

    可修渡口修橋,可真難為他了。

    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資金上困難。

    朝廷一句話,修,可是沒撥銀子下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高杰傻眼了,便去托常宇,想讓他催一下朝廷撥銀子,可是常宇這貨狗的很,直接回了他一句,傻啊你,朝廷這是點你呢,這銀子你也敢要?

    高杰瞬間恍悟,自己真是大傻瓜啊,好兄弟早就提醒了,自己封爵就差一功的事了,假若這黃河不打仗,他也撈不到什么功,但若修個渡口大小也算功吧,至少能算個加成呀。

    于是乎,便開始四處籌備,募捐銀子了,甚至為了省錢,讓手下士兵去當勞力,反正不打仗也拿餉銀,閑著也是閑著,干活去了。

    得虧有個好兄弟隨時隨刻提點著,望著熱火朝天的渡口工地,高杰正想著要不要去對岸溜達一圈時,一騎飛來。

    濟南李巖來信了。

    高杰大字識不了幾個,幕僚看了神色訝異,低聲說,不日,劉宗敏大軍過境!

    高杰聽了大吃一驚,這狗日的要過來,干他!

    幕僚趕緊補充道,言其不是越境來犯,而是要去東邊,去琉球。

    琉球在哪,去那干球,高杰一臉茫然,幕僚也說在東海之上,倭國之側。

    去那么遠作甚,高杰還是不解,幕僚說李巖心中并未言明,只說監視其過境,若有犯必嚴懲。高杰眼睛一亮,意思就是這廝要是沿途使壞了,咱們就可以打他了!

    幕僚看了他一眼,又咽了咽口水,大抵是這意思吧,但李將軍說了,讓總兵大人別無事生非。….

    高杰一怔,李巖這啥意思,老子是這種人么。

    幕僚不語。

    劉宗敏真的要走了,而且就是這幾天的事。

    秦王府里的李自成聽到消息后臉色鐵青,皺眉出神好久,牛金星在旁邊一臉的焦急,主上,要動手就要快!

    李自成走到院子里抬頭望天,許久后長呼一口氣。

    有些事,他想 事,他想不通,和談時,大太監就有意透出口風,要殺劉宗敏,而他對劉宗敏也有殺意,一直都有,但因忌憚他的勢力和實力,不能光明正大動手罷了。

    可眼下,朝廷竟然同劉宗敏達成了協議,放他走了。

    有些事,他又想通了。

    朝廷對自己也是必殺之心,不也放了一馬么,或者說只是暫時放了自己一馬罷了,除非如大太監所言那般,要么立了大功將功贖罪,要么遠走海外為朝廷開疆擴土!

    他選擇這個建議。

    如今劉宗敏看來也是選擇了這條建議來保命了。

    最開始他以為劉宗敏要分家,要自立山頭,是要分走荊襄地區,但從現在的各種情報來看,雖不明去處,但看來也是海外了。

    朝廷的野心真不小啊!

    思及此處,忍不住苦笑,折騰了十幾年,最終還是要為朝廷賣命!

    罷了,這也算是一種贖罪吧。

    以此來換取余生!

    再說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留在境內朝廷決然不會讓他安心稱王的,早晚都給弄死,而且是那種株連九族的死,然后史書上會讓自己遺臭萬年,而遠走海外,獨立一國,還能給子孫后代延續個千秋萬代呢,死后的碑文都會是豐功偉績呢。

    走吧,讓他走吧,都是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的患難兄弟,咱們自己求個活路,又何必斷了他的生路呢。

    讓劉宗敏安然離去,這算是李自成對他倆這數十年交情的畫上了圓滿句話,一別兩寬,江湖不見!

    或許會有人疑惑放劉宗敏出走海外這么大的事,李巖一個人說的算,不經由朝廷么?

    自然不會是他一個人說的算,但朝廷也決然不會插手管,至少明面上不會,而且朝廷里知道這事的也寥寥無幾,除了崇禎帝外,知曉著也就內閣那幾個大佬,且這種事他們決然不會外泄。

    原因和簡單,這屬于臟活,而且是非常機密的臟活。

    這件事的本質就是借刀殺人,借劉宗敏殺倭人也好,借倭人殺劉宗敏也罷,總歸和朝廷沒有關系,純屬個人行為。

    如果劉宗敏登陸琉球,鳩占鵲巢,琉球那邊抗議,朝廷也有說辭,是流賊在中原已無立足之處,渡海遠去和我沒關系。

    但若劉宗敏在那邊成事了,比如幫琉球抵抗了倭人侵略,朝廷自然可以說,這是我派去的,你得感激我,又或劉宗敏到那邊先抵住了倭人,然后推翻琉球國王自立為王,那朝廷則自然會給他封號,老實的給我在海外做干兒子。

    但現在劉宗敏還沒去,還不知道到那邊怎么個結果,朝廷自然什么都不承認,什么都不知道。簡單來說,現在官方沒記錄,不知道,不摻合,當然了更不會聲張,就像田見秀那樣神不知鬼覺得的突然出現在朝鮮一樣。

    既然朝廷不方便出面,那這種事自然而然就落到了東廠頭上,而最合適也最擅長作這種事的必須是常宇了。

    只是這時候常宇出關了,且早在出關之前就將這事轉手給李巖了。

    李巖做事滴水不漏他是非常信任的。

    巧了,崇禎帝對李巖也相當的信任,也覺得他非常適合,經過數月間的各種操作,李巖不負所托,終于將這事給促成了。

    雖說他本意是想著讓劉宗敏走前和李自成火拼一場。

    但凡事難全,李自成和劉宗敏終究各自都克制住了,讓李巖雖有遺憾,但也只能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