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漢末:家祖鄉嗇夫 > 第五十章 抵塌而眠
  曹操痛心疾首的說道:“黨錮之禍,罪及五族。一人負罪,則牽連甚廣,諸多家族皆被禁錮不得為官。”

  他抬頭看著周琦,問道:“長此以往,天下豈能不亂?”

  周琦聞言,臉上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孟德兄以為,黨錮之禍因何而起?”

  曹操毫不猶豫的說道:“自然是天子寵信宦官,宦官禍亂朝綱,容不得士人清流,才鼓動天子推行黨錮之禍。”

  曹操的這種想法并不算錯,至少在這個時代,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

  自古以來,宦官集團就與士人勢同水火,他們為了打壓士人向天子進讒言,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可周琦跳脫于這個時代,目光卻比很多人看得長遠。

  他輕聲說道:“宮內中常侍所依仗者,何也?”

  曹操理所當然的答道:“自然是天子。”

  “既然中常侍依仗天子,只要能夠得到天子器重,無論士人如何攻訐,宦官都能穩坐釣魚臺,為何要不遺余力陷害士人?”

  曹操聞言,眉頭緊皺。

  周琦再問:“歷代天子何以皆寵幸宦官?”

  “宦官者,天子鷹犬爾。陛下用得著,他們就是脫韁野犬。用不著了,只需一道詔令,三五甲士,自可輕易殺之。”

  “而宦官為天下人所惡,只能仰仗、忠于天子,否則必將身首異處,宗族覆滅!”

  “正是因為宦官好用、忠誠且能隨時舍棄,他們才會得到歷代天子器重。”

  曹操聰慧異常,此前只是身在局中,沒有從根本上看待問題,才有些霧里看花。

  經過周琦這么提醒,他反倒是感覺后背有些發寒,看著眼前比自己還小的青年,聲音有些干澀的問道:“天子為何會如此做?”

  曹操這么問,并不代表他沒想到答案,只是他不太愿意去相信。

  周琦嘆道:“就好像王甫、曹節誣殺渤海王全家,就連宋皇后家族也遭受牽連。難道僅憑區區兩個宦官,就擁有如此能量?還是說當今陛下真乃提線木偶,受兩人牽制?”

  “非也!”

  “先是陛下欲殺渤海王,后有王甫、曹節誣殺之;先有陛下欲廢皇后,后有王甫誣告之。”

  “殺渤海王、滅宋氏引起滔天大禍,宗室、世家氣勢洶洶逼迫陛下,王甫也就成了被舍棄的棋子。”

  “陛下之前冊封給他的冠軍侯爵位,或許就是補償吧。”

  說到這里,周琦看著已經有些失魂落魄的曹操,道:“黨錮之禍亦如此,先是陛下欲禁錮黨人、打壓士族,才有曹節等人推波助瀾。”

  “他們鬧得再兇,也不過是陛下手中惡犬而已。”

  被周琦如此直白的將事情挑明,曹操頓時感覺渾身力氣被抽空,有些失魂落魄的說道:“陛下,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其實很早以前,曹操或許就朝這個方向想過,卻很快掐滅了這個念頭。

  他寧愿相信是宦官弄權、誣陷忠良、欺瞞天子,也不愿意是當朝陛下故意針對世家、黨人。

  因為真要是這樣的話,曹操所謂的革除朝中弊病,也就相當于要與天子作對了。

  此時的曹操尚且忠于漢室,讓他對付王甫、曹節等弄權的宦官,他自然是責無旁貸,可是要與天子爭斗,卻是不愿。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包括曹操寨內的許多士人,都刻意不往這方面去想。

  哪怕他們想到了,也只會將之深深埋藏在心底,佯裝不知,然后繼續將矛頭指向宦官。

  看著有些失魂落魄的曹操,周琦繼續問道:“孟德兄有沒有想過,為何自先帝起,天子就開始不斷限制黨人、限制世家?”

  曹操眉頭緊皺,卻是實有些想不明白。

  并非曹操不夠聰慧,只是他身在局中,自己也站在世家的立場上,所以很多事情未必能看明白。

  這,也就是時代的局限性。

  莫說是曹操本人,就連很多三國時期的頂級謀士,沒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系統的探查東漢歷史,也未必能夠洞察這點。

  在曹操與很多士人看來,那些被禁錮、迫害的黨人大都品德高尚,忠君愛國,天子根本沒有理由這么對待他們。

  況且這些黨人的家族大多書香傳世,家中培養出來的士人,也是國家棟梁之才。

  他們之中有很多人,都如同曹操這般擁有滿腔報國熱情,這份熱情不應該被無視、被辜負。

  天子舍棄這些棟梁,反而重用宦官這些亂國小人,這種舉動真的非常難以理解。

  事實也的確如此。

  論品德、操守、能力,宦官根本沒有辦法與士人們相提并論,也只有士人能夠幫助天子將國家治理好。

  可是,皇帝與士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自然不一樣。

  再加上當今天子政治手腕非同凡響,時不時提拔重用士人,讓士人以為天子還倚重他們,年僅十四歲就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當今天子借助宦官之手,掀起了史無前例的黨錮之禍,反而將自己摘得干干凈凈,讓天下人都以為是宦官作亂,這才是劉宏的高明之處。

  說到這里,或許還會有很多人覺得是高看了漢靈帝,認為這些都只是巧合,打壓士族也只是宦官與士族之間的爭斗而已。

  如果僅僅只有這件事情,可能的確如此。

  但是縱觀劉宏在位期間所推行的大事,將它們全部聯系在一起,就會覺得事情很不簡單。

  政治上,劉宏大行黨錮之禍,極大削弱打壓了士族,不允許受牽連的士族為官,并且推行三互法,極大制約了士族之間相互勾連舉薦的可能。

  文化上,劉宏下詔命儒學大師校正《五經》文字,又命蔡邕用古文、大篆、隸書三種字體書寫,將其刻在石碑上,供人臨摹和抄寫。

  此舉,雖不能打破世家大族對于文化、經書的壟斷,卻也能夠撕開一個口子。

  除此之外,劉宏還創立鴻都門學,招收平民子弟入學深造,巔峰時期學生數量高達千人,劉宏挑選其中優秀的人才出任刺史、尚書、侍中,想要以此打破世家大族對于教學、官爵的壟斷。

  可惜此舉極大觸犯了士人的利益,鴻都門學內的學生,被士人與太學生攻擊、抹黑、逼視。

  鴻都門學,也隨著漢靈帝的駕崩而逐漸消亡。

  綜上所述,漢靈帝看似荒唐的舉動與政策,目的其實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增強皇權,打破世家對于文化、官職的壟斷。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