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昏君開局:天下大亂,我落草為寇 > 第1196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
  在后宮陪著妻兒歇息了兩日后,十月初一,孫寧正式召集群臣升殿,朝會。

  這次的君臣升殿朝會的意義自然是非同小可,既是此番北伐破鬼戎等內外之敵后的慶功之會,也是大越真正復國,重回都城洛陽后第一次的正式君臣大朝會。

  所以今日的場面自然極大,天還沒亮,滿城官吏都已悉數等候在巍峨的皇宮之前。

  隨著天色放亮,宮門開啟,群臣便分作文武兩班,在左相沈舟和大將軍燕虎的分別領頭下,著朝服,戴梁冠,邁著整齊的步伐,進入皇宮,來到正殿太和殿前。

  之后自然是一連串的禮儀之事,群臣不斷向升座于上的皇帝陛下叩拜,山呼萬歲,并且向孫寧恭賀此番之勝。

  孫寧則是出言贊許并撫慰群臣,好一派的君臣相得的和諧畫面。

  再然后,便是以孫寧打頭,皇后在側,并兩個皇子跟隨,帶著群臣一路自太和殿出發,一路前往皇宮西側的太廟所在。

  這自然是為了向大越朝廷的列祖列祖奏報此番大捷之事,夸耀本朝之武力,并求得祖宗的庇佑了。

  這些規矩程序的什么的,早在孫寧一路從北邊返回洛陽時,就已經聽身邊人提起過太多次,自然是熟記在心。

  雖然他心中對這種表面文章很不以為然,畢竟這天下分明就是他帶著手下臣子將士們用一場場血戰打回來的,與那些早已死去多年的孫家祖宗們可沒有半點關聯,也不存在什么保佑不保佑的。

  但是,有時候朝廷想要安定,就需要這些繁文縟節,需要向天下人傳遞出一個父子相承,百年不變的信號。

  所以孫寧來到了太廟,留群臣在正殿之外,自己則和皇后一起,擺出一副恭敬祭祀的模樣,拿著香火,跪在巨大的供桌和神主牌位前,念念有詞,默默祝禱。

  蕭倩和兩個兒子論言行可就要比孫寧這個當事人要鄭重得多了,全都是一臉鄭重地叩拜祭祀,把早已準備好的祭文輕聲誦讀。

  都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孫寧這次可算是真正理解這話的道理了,之前的自己只關注后一點,而今后,這前一點就會成為自己在位期間怎么都繞不過去的大事了。

  等到在太廟祭告列祖列宗的儀式徹底走完,太陽都快升到眾人頭頂,君臣們這才有些饑腸轆轆地又往回走,重新在太和殿召開更為重要的朝會。

  好在,這一切更多只是走個過場而已……

  今日的朝會,確實很重要,因為在這場朝會上,將決定接下來整個大越朝廷的走向,以及對立功者的賞賜,和對一干降將俘虜的處置事宜。

  這自然是天下人所最關注的一樁樁大事了,若中間有所差錯,都可能惹來不小的風波。

  但如此重要之事,自然不可能就在今日的朝會之上倉促而定。

  事實上,打從北方戰事已見分曉后,朝中以兩位宰相為首的留守大臣們就已經開始著手安排后續諸多事宜了。

  尤其是對那些有功之人的升賞,更不能隨意而定,輕慢了他們。

  待到孫寧過了黃河后,這些由諸多重臣商量定下的種種封賞細節就都報到了他跟前。

  在仔細看過這些奏疏,又經過一番考量和修改后,也就有了今日的最終結論版本。

  現在,孫寧也不過是照本宣科地將這些封賞又當眾宣布出來而已,而且還是通過魏紳之口。

  這次的最終封賞,既有根據此番北擊鬼戎的將領官員的功勞升賞,也要把這十多年來,朝中百官的功勞計算其中,所以此番由魏紳讀來,倒也是一個頗為細致的過程。

  不過總體看來,功勞最大的也就是那么幾個。

  其中軍功最高者,自然非燕虎莫屬。

  作為朝廷出事后,就一直跟隨在皇帝身旁,隨他重起于微末,并一路立下無數戰功,最終成為今日朝中武將第一人的他,自然堪稱武功第一。

  于是,封燕虎為定國公,世襲罔替,另封官樞密使,掌管天下兵馬之權,再有武勛大將軍……

  緊隨其后的,乃是功勞不比燕虎為少的陳青云,只是因為他非元從之臣,所以地位上稍有不如。

  可陳青云也依然是得封保國公,世襲罔替,官封樞密副使,兵部尚書,武勛前將軍……

  接下來是追封蕭克定為安國公,由其子蕭文遠繼承,世襲罔替,官封樞密副使,武勛后將軍。

  蕭克敵,同樣功勞卓著,封英國公,世襲罔替,官封樞密副使,兵部侍郎,武勛左將軍。

  群臣聽著這些功勞極大的武將的如此安排后,心中羨慕之余,也難免會生出一個疑問來,那就是照這一安排推算,應該還有第五個同等身份的國公和將軍被提拔起來。

  可思來想去,他們也找不出第五個能受封此高位的將軍了。

  雖然如聶龍衛挺,梁文統古耀華等將軍都是一心報國,立功無數,但相比于前邊四位的獨當一面,他們的功勞終究還是少了些,怕是無法平起平坐啊。

  至于其他將領,就更比不了了。

  而在群臣好奇的猜想中,最終答案也隨之揭曉——

  “長安李萬年,雖一時有過,有背朝廷,然則自起兵以來,既未殘害百姓,又御鬼戎于北,此番更是主動出兵,助朝廷一舉奪回北疆各關城,功莫大焉。故以功勞論,當封襄國公,世襲罔替,官封樞密副使,兵部侍郎,并遙領長安太守,武勛右將軍……”

  當這一封賞被魏紳宣講出來后,縱然是在如此嚴肅的大朝會上,群臣的后半段,大殿之外的隊伍中,也不禁有一陣驚呼聲不斷響起。

  他們想了許多可能受封的官員,卻是一個都未曾想到這最后一個受封國公的會是一個降將,一個曾經起兵叛亂的平天軍的賊首。

  尤其是那些曾經的大越朝臣,這時更顯得按捺不住,竊竊私語,有幾個更是躍躍欲試,都打算直接站出來,表示質疑和不滿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