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姬唐 > 第六章 王玄策 上架求首定!
  長安,司農寺。

  再次見到姚昶,已經是三日后了。

  那日姬松得到消息時也是大吃一驚,他沒想到那些流民竟然會為吳縣尉暴動,本來是要親自去的,但轉念一想,這事自己此時還不是出面的時候。

  現在他什么情況都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的暴動,誰也不清楚。要是弄巧成拙,那就有的看了,那些人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就在他準備派人打聽清楚時,姚昶的第二批信使卻帶來了不一樣的消息。

  “王玄策?”

  當聽到這個名字時,姬松差點將手中的茶杯甩了出去。

  看著眼前這個有些倔強的少年,姬松死死地盯著他,對姚昶說道:“你可確認了?”

  “這......”姚昶此時感覺侯爺有些莫名其妙,一個少年而已,至于大驚小怪的嗎?還確認?確認個鬼啊,都是流民怎么確認?就是跑到洛陽都不一定能夠確認啊。

  看到姚昶的樣子,姬松也察覺到了自己的不妥,揮揮手,讓其他人下去。

  平復了下心情,這才說道:“你將事情告訴他了?”

  “說了,但是這小子就是個茅坑里的臭石頭,就是要下官拿出證據,這種事情怎么拿?下官無法只能帶他來見侯爺了。”姚昶無奈道。

  姬松翻了個白眼,你有那么好心?

  估計是被這自稱王玄策的小子給驚艷到了,小小年紀就能處變不驚,有理有據地面對一縣百里侯,其膽色確實過人。

  到現在姬松都不敢相信,眼前這個身穿樸素但毫不掩蓋其堅毅的少年,就是后世那個一人滅一國的大唐使節?

  但當姬松聽姚昶將當日情景說了之后,這才真正確認,眼前之人就是歷史上那個王玄策。

  第一,都是洛陽人士,年紀上也差不多,同樣的幼年喪父。

  第二,能在如此年紀就能有此才智,并且還讀過書,加上其機敏過人,不是他還是誰?

  歷史上對他的記載不多,姬松最開始了解時,也是根據后世的一部電影才對他產生了興趣。

  通過了解,他才知道,王玄策在歷史上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人。就連李世民的去世,都有其參與其間。

  不然以他功績,在李治時代,不可能默默無聞。

  “先帶他下去洗漱一番,隨后帶到書房來,本侯有事問他!”

  “是,侯爺!”老鄭聽到后就帶著王玄策先下去,走時,還向看了下姚昶,在姚昶點頭后,這才隨老鄭離去。

  姬松看到這一幕沒好氣道:“看來這小子對你挺信任的嘛!”

  “嘿嘿!這不是愛才心切嘛,這還是下官除了侯爺第一次見到這么出色的少年,想必侯爺也會喜歡的。”姚昶嘿嘿笑道。

  “你啊,算了,你也下去吧,我要想點東西。”

  “諾,下官告退!”

  待姚昶下去,整個房間就只剩下姬松一人,這才有時間好好考慮這件事。

  從目前來看,吳縣尉應該是自作主張收留流民的,但這也是姬松感到心寒的,能將一個人算計到這種地步,這世家不可小噓啊!

  至于王玄策,姬松也頭疼,從后世來看,這小子雖然此時年幼,但那急功近利,做事不考慮后果的性子已經開始顯露了。

  有人說王玄策不是國之英雄嗎?怎么就急功近利了?

  那大家來看看他的生平。

  王玄策早年事跡不詳,初任融州黃水縣令。

  貞觀十七年三月,王玄策奉命作為副使,跟隨朝散大夫、衛尉寺丞、上護軍李義表護送婆羅門國使節回國。同年十二月,到達摩伽陀國。

  貞觀十九年正月二十七日,李義表、王玄策到王舍城,登耆署崛山,立碑,同年二月十一日,在摩河菩提寺立碑。

  貞觀二十一年,王玄策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此時阿羅那順成為中天竺的新國王,派軍隊劫掠使團。

  但當年大唐正是鼎盛時期,竟然敢劫掠大唐使節?本來就年輕氣盛的王玄策那里忍受的了。

  于是,王玄策發檄文征召到1200吐蕃兵、7000泥婆羅騎兵。

  王玄策與副使蔣師仁指揮這些軍隊進攻到中天竺的茶镈和羅城,作戰三天,攻破茶镈和羅城,斬首三千余級,敵人被溺死的約1萬人。

  阿羅那順逃走,收攏散兵再次交戰,蔣師仁擒獲阿羅那順,俘斬敵人數以千計。

  余眾跟隨國王的妻子在乾陀衛江抵抗,蔣師仁為先鋒再次將其擊敗,俘獲其妃、王子,又俘虜男女一萬兩千人,各種牲畜三萬,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

  東天竺王,尸鳩摩送牛馬三萬饋軍,還送來了弓、刀、寶纓絡。

  迦沒路國獻異物,并送上地圖,請求得到道教老子畫像。

  天竺從此事件再次知道了大唐的強大,紛紛遣使贈送貢品。

  貞觀二十二年,五月,王玄策把俘獲的阿羅那順及王妃、子等,俘虜的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二萬余送到長安獻俘。

  大家看到了吧!這就是歷史上真正的王玄策,這才是大唐的絕世雄風。雖然是借來的兵馬,但是大唐如果不夠強盛,誰鳥你啊!

  就是這樣一個在大唐再普通不過的中級官員使節,帶著他的副使蔣師仁和別國兵馬滅了一個中等國家。

  這事放到現在誰敢想?做夢都不是這樣做的。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做到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是絕世功績。

  但就是這樣的功績,卻沒有得到唐王朝的認可。

  一是王玄策是在沒有官方任何授命的情況下,發動了這一滅國之戰,雖然成功了,但這只是他的個人舉動,并沒有大唐官方的授權。

  二是和大唐當時的政治策略有關,一方面是扶持吐蕃和身毒諸國對抗日益強大的西突厥,這是大唐在戰略上的大決策。

  而王玄策的滅國之戰爽是爽了,但卻造成了身毒和吐蕃諸國人人自危的局面。

  你想想,你一個小小使節,在異域他國,還借著我們的兵將我們的鄰居給滅了,那當西突厥衰弱了,到時候我們這些人也沒用了,那大唐還不把我們全滅了?

  總而言之,就是說王玄策在天竺殺的太狠了,簡直就是如入無人之境。

  說白了,就是他們害怕了,看著一個個低眉順眼的上供,但暗地里不知道怎么防備你呢!

  可以說,王玄策的一時沖動,給大唐的大戰略帶來了很大的麻煩。這也是他為什么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卻沒有被重賞的原因!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