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 第一百四十一章 破王府繳獲百萬
  明襄王,自永樂年間獲封以來,至今已經傳承了兩百多年,一共十一代,現任襄王朱翊銘沒啥特殊的,就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藩王,既沒什么野心也沒什么特殊才能。

  為人不算精明更談不上賢明,就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藩王而已。

  就算是到最后的死,也是普普通通沒有留下痕跡。

  徐志賢率軍攻克襄王府后,此人并沒有鼓舞王府里的護衛們拼死抵抗,也沒有留下一兩句傳世名言來一個憤而自殺或力戰而死。

  這人在徐志賢麾下的第四步兵營將士們攻打王府的時候,一度在前院視察情況,剛好遇上了第四步兵營的兩百斤火炮發射,火炮發射的炮彈穿透了厚實的木門,直接擊中了此人。

  死的干脆利落!

  這人一死,王府眾人也就失去了主心骨,更加關鍵的是他們也知道現在襄陽城已經完全失陷,就算是他們想要頑抗基本也不會有任何的意義。

  于是乎,王府眾人就一哄而散了。

  長子朱常澄化妝潛逃,這人運氣還是挺好的,在幾個忠心手下的幫助先是藏在民宅里,后續逃出了襄陽城一路南下武昌。

  次子朱常法則是沒那么好運,在其父親死后不久就中箭而死。

  三子朱常淦在王府被攻破后不知所蹤,大概率是悄無聲息的死在了某個地方不為外人所知。

  其他王府諸人或死或當了俘虜,也有少數人趁亂逃命躲藏起來。

  而對于那些潛逃的人,保鄉軍其實也沒花費多大的功夫去搜捕,哪怕是襄王府里的人,哪怕是襄王嫡子朱常澄都跑了,但實際上保鄉軍也沒有專門去搜捕,要不然的話,朱常澄能否順利掏出襄陽城還是個未知數呢。

  對于保鄉軍來說,是否擊殺或者抓住襄王府一群人并不重要,羅志學可沒有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人喜歡殺藩王的愛好。

  對于羅志學、對于保鄉軍而言,那些所謂的藩王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藩王們所擁有的財富,尤其是那些能夠直接用上的物資、錢糧或容易變現的細軟珍玩等。

  有了這些財富,保鄉軍才能夠持續擴軍,招募并訓練更多的新兵,打造更多的槍炮盔甲武器。

  而作為傳承了兩百多年的襄王府也沒有讓保鄉軍失望,徐志賢都還沒有來得及仔細查抄王府的諸多財物,只是從金庫以及倉庫里就繳獲了至少價值八十萬兩銀子的金銀、銅錢等現金

  再加上之前初步從官場、多個頑抗官員府邸中抄沒的金銀現金,這一次攻打襄陽城,僅僅是現金收獲就超過百萬之巨。

  更不要說還繳獲了大批糧食、布匹等能直接用上的物資了。

  而那些需要變現的珍玩細軟、普通財貨乃至房產、土地等固定資產就更是不計其數了。

  不過這個時候,徐志賢也是沒有閑心繼續仔細查抄王府的其他剩余財物,只是派兵全面封鎖的王府,不準人員進出之后就匆忙帶兵繼續清剿城門的其他有組織潰兵了。

  不久后,黃丁權也是帶著第一步兵營加入了清剿潰兵的序列。

  兩個營聯手,對城內進行了拉網式的清剿作戰,把所有膽敢進行有組織抵抗的頑抗之敵挨個干掉。

  當黃丁權、徐志賢他們帶兵繼續清剿城內殘敵的時候,王瞎子也是帶著騎兵出城南下了。

  他是帶著騎兵出城追擊從南城門、東城門潰退的一千多敵軍。

  這兩個城門里的明軍并沒有頑抗到底,其中東城門的明軍更是連打都沒打直接就跑路了。

  而保鄉軍自然不會放任這一千多明軍安然撤走,今天讓他們跑路了,那么這些明軍說不準后續就會某個地方駐防并抵抗保鄉軍的進攻,甚至有可能過幾天就會匯集其他地方的明軍反攻襄陽。

  拿下襄陽城之后,盡可能的殲滅或俘虜逃走的敵軍也就成為了目前保鄉軍的一個重要任務。

  準確的說是王瞎子所部騎兵的任務,畢竟第一步兵營都是步兵,也追不上跑路的敵軍不是。

  王瞎子帶著騎兵一陣追擊,先是追上了從南城門逃跑的三四百人。

  追上他們后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面對一群不過三四百人,而且軍心士氣全無,連武器裝備都丟了七七八八的敵軍,王瞎子這些騎兵甚至都沒用什么騎射,列陣沖鋒之類戰術。

  直接追上去掩殺就是了。

  不用一會這些人就死傷了二三十人,剩下的吧一股腦投降了。

  緊接著王瞎子留下少數人看守這些戰俘,又讓城內第一步兵營派人過來接受戰俘,而他自己則是帶著剩下的一百多騎兵繼續追擊從東城門潰逃的敵軍。

  只是這一次運氣不太好,也許是方向判斷錯誤,又或者對方實在跑的太快,而王瞎子他們之前追擊南城門之敵又耽誤了一些時間,竟然是沒能追上剩下的這大幾百號敵人。

  對此王瞎子雖然失望,不過也沒有過多的追擊,而是在上午約十點的時候就帶領騎兵撤回。

  而當天上午約十一點的時候,襄陽西北數十里外的渡江渡口里,羅志學也終于從傳令兵的口中得知,大軍已經徹底攻占了襄陽城。

  盡管在傳令兵在早上出發的時候,城內的激戰還在持續當中。

  不過王瞎子和黃丁權等人對此信心很大,在信中說,城內頑抗之敵并不多而且也沒有成體系的頑抗,他們有絕對的把握在一天之內就能徹底結束城內的戰斗。

  得知了這個消息后,羅志學也是大大松了口氣。

  真正讓他松口氣的并不僅僅是拿下襄陽本身,而是這一次奇襲的作戰計劃里,不僅僅拿下了襄陽,而且騎兵旅和第一步兵旅并沒有遭到太大的損失。

  根據前方戰報,因為李東紹率領的親兵營重甲戰兵潛入襄陽城,并在黎明時分突襲城門,打開了城門放下了吊橋,因此大軍在攻城過程里損失可以忽略不計。

  后續城內的清剿作戰也沒有遭到大規模的有組織抵抗,因此總體損失非常有限。

  如此結果,也就不會影響到后續保鄉軍的作戰計劃了。

  放下戰報后,羅志學看向了簡易桌面上鋪著的簡陋地圖,最后把目光放在了樊城上。

  如今既然已經靠著奇襲拿下了襄陽城,那么也就該拿下一水之隔的樊城了。

  樊城,和襄陽城也就隔著一條漢水而已,嚴格上來說,兩者的直線距離只有一千多米,近的不能再近了。

  以至于很多時候,一說起襄陽往往是把兩者直接說成一起了,但實際上這是兩個城池!

  襄陽和樊城,以漢水為界,一南一北,都是臨河筑城。

  兩城相互配合之下,足以封鎖中間的漢水,成為中原西南地區里最為重要的戰略城池。

  襄陽和樊城構成的襄陽地區,其戰略地位之所以重要無比,并不是因為這地方屬于什么天然的關隘,和潼關、義陽三關等地方一樣。

  而是這地方乃漢水、白河的匯流之地,而漢水乃長江支流,一路順著漢水南下即可進入長江,進入長江后一路順江東下,可直抵江南。

  在此地筑城,可以直接封鎖途徑漢水進入長江的航道。

  其實這也是兩個城池最大的戰略作用:封鎖漢水航道。

  這從古代諸多北方大軍的南下路線就可以看出來襄陽的重要性。

  太過久遠不去說,且說蒙元滅宋之戰,蒙元依靠騎兵優勢攻占中原后想要繼續南下只有兩條路,一是走徐淮一帶,一個是走南陽盆地,經過襄陽后抵達長江再東進。

  走徐淮一帶的話,此地水網密布,城池眾多,北軍南下的話需要一路硬啃著這些城池,對步兵、后勤供給等要求比較高。

  如果依靠騎兵優勢,直接繞過這些城池南下也可以直接飲馬長江,但是隨時都有后勤路線,退路被切斷的風險,并且一路南下后到長江邊上后也不太適合騎兵作戰,哪怕一路繞過諸多城池,最后殺到了長江也是屬于強弩之末,很難再從容渡江,。

  而走南陽盆地一線,則是道路平坦非常適合騎兵發揮,還能依托白河、漢水運輸物資補給,甚至還能在這地方從容打造船只,囤積了足夠的船只一路順江東下,直接平推江南。

  唯一的阻礙就是襄陽!

  蒙元當初,有騎兵優勢,因此他們走的就是南陽盆地一線,花費多年時間死磕襄陽,等他們拿下襄陽后,不用幾年南宋就完蛋了!

  從中也可以看出來襄陽最為重要的一個戰略作用:封鎖漢水航道。

  按照常理來說,由北南下的敵人一般都會先攻打樊城,畢竟紙糊的樊城,鐵打的襄陽。

  漢水北岸的樊城因為地處平坦地形,屬于無險可守的城池,城防設施也不咋地,攻打起來比攻打襄陽可容易多了。

  但是吧,保鄉軍為了突然性,選擇了繞過樊城,而是在距離襄陽數十里的地方就偷偷摸摸的渡江,最后一路殺到了襄陽城下,又依靠內應近乎無傷的拿下了襄陽城。

  如此也就導致了一個很尷尬的情況。

  攻打難度更大,戰略地位更加重要的襄陽都已經被保鄉軍給拿下了,但是樊城卻是還在明軍手中。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