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 第二百六十八章 楚南準備(二合一)
  設立南路軍司令部,也意味著大楚帝國預計在春夏時節發起的楚南攻勢已經進入了最后的籌備階段。

  預計參戰的各部隊已經安排好,并開始進行戰略機動,提前抵達預定位置,同時這個過程里也要隱瞞消息,避免被明軍的探子們偵查出來楚軍的動向。

  盡管到時候真正打起來的時候,楚軍是不可能真正隱瞞動向的,甚至明軍那邊都能夠猜測到楚軍的進攻方向:臨湘。

  但是該隱瞞的消息還是需要隱瞞,那么是讓明軍那邊的反應時間稍微延后幾天,那都是能夠換回來一定的戰術優勢的。

  參戰的各部隊開始機動進入預定位置,同時后勤部方面也進一步在前線囤積大量的物資。

  在臨湘的楚軍營地里,大量的馬車不斷的運輸著數不清的糧食,彈藥以及其他各類物資抵達。

  同時在荊州府長江北岸的江陵、監利兩地也是囤積有重兵以及大量的物資。

  大楚帝國正在想盡辦法,盡可能的為去前線參戰部隊準備足夠多的各類物資。

  不僅僅是武器彈藥,還有糧食,肉食,帳篷,藥材,醫用酒精,紗布甚至火燭等各類亂七八糟的軍需物資。

  一支大軍作戰,需要的可不僅僅是武器和彈藥以及糧食。

  除了這三樣外,其他的東西也非常多,并且也很重要。

  比如藥材和紗布以及醫用酒精,這幾樣東西是前線受傷將士們的保命物資,有時候寧可糧食少一些,但是也需要優先保障這些醫療物資的供應。

  畢竟糧食這東西,實在缺糧了還可以就食于敵,實在不行餓幾天也能活下來,但是醫療物資的話一時半會的還真不好搜集,而一旦缺乏了,那么就會有大量的傷兵無法得到有效救治而死傷或者落下殘疾。

  之前楚軍的一系列作戰過程里,雖然戰斗中的直接陣亡人數不多,但是在戰后因為傷勢過重,沒有有效救治而陣亡的將士卻是非常多,甚至超過了戰斗中直接陣亡人員的數據。

  而受傷后感染,最后被迫截肢的人更是比比皆是。

  這些因為沒有及時救治而陣亡或截肢的傷員,其實不少都是輕傷員。

  不少人只是被刀劍開了個小口子而已,換成后世的話這種輕傷哪怕是沒有專業醫生救治,自己搞個醫用酒精,紗布,碘伏之類的進行簡單治療,那么也不會出現啥問題,頂多就是留個難看的疤!

  但是換到了現在的戰場上,這樣的小傷口往往很容易發生感染,最終越來越嚴重導致出現需要截肢甚至喪命的情況。

  這種情況讓羅志學看了非常痛心!

  這都是上過戰場,流過血的士兵啊,只要治好了那么就是一個老兵了,這種老兵的價值可比新兵高多了。

  為了挽救更多的老兵,為了進一步保證乃至提升部隊的戰斗力,羅志學開始大力推行了軍醫制度。

  早先的時候,羅志學只是在將軍府下設立了一個醫館,雖然后來陸續設立了幾個醫館,不過這幾個醫館都算是級別比較高的醫館,并且郎中和護工的人員也比較少。

  針對這種情況下,去年九月份的時候羅志學就已經開始培養具備簡單外傷救治技術的醫護兵。

  對這種醫護兵,不需要你診脈開方,需要的只是及時給傷兵進行緊急包扎,止血,還得身強體壯,把傷兵及時搬運到后方轉送給軍醫進行進一步的治療。

  如今,保鄉軍里的每一個哨,都有這么一個專職的醫護兵,同時還會挑選若干士兵進行緊急救治培訓,充當兼職醫護兵。

  在營,保鄉軍設立了醫療隊,由一名專職軍醫帶領三名學徒,平日里為將士們治一些簡單的小病小痛,戰時為受傷士兵們提供專業救治,進一步深入清理、縫合傷口、止血,順帶截個肢啊什么的。

  技術水準嘛,那是別太指望了,因為這些人說是軍醫呢,但實際上都是半桶水的人,診脈開藥都不咋地,治療外傷也簡單除暴,直接酒精沖洗傷口,然后直接用消毒后的縫衣針封傷口,再用紗布包扎好就完事了。

  至于更嚴重的傷勢或者疾病,一般都送往師部醫療營去了,那里才有著專業的大夫。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籌建軍醫體系,羅志學順帶還整頓,或者說直接清掃了一邊民間的醫療體系。

  當初為了籌建若干醫館的時候,保鄉軍將士們基本都是帶著刀槍上門邀請各家大夫的,尤其是那些比較出名的大夫更是必須要請的。

  保鄉軍將士們也是知道,邀請來的這些大夫是能給自己救命的,所以辦事都特別賣力。

  后來醫館先后設立了三家后,保鄉軍才停止了這種粗暴野蠻的邀請模式,而是改為比較緩和的方式。

  去邀請人的時候,你們當家的大夫不來,但是師兄弟或者徒弟之類的總得派一個過來吧。

  而隨著控制區的擴大,保鄉軍控制的大夫數量也是越來越多,最后羅志學下令把三家醫館先后改名為漢天府醫館,襄陽府醫館,南陽府醫館三家大醫館。

  就近為附近駐扎的將士以及官員們提供醫療服務,同時開始從這三家醫館里抽調一些人員到各主力師,守備師里設立醫療營。

  這些醫療營規模也不算打,往往是幾個精通外傷的大夫帶著十幾個學堂坐鎮,再有幾十個普通醫護兵協助。

  等到承順二年正月的現在,保鄉軍里的各師基本都已經有了醫療營,各營團也都有了自己的醫療隊。

  如此大背景下,嫡屬于軍政部直接領導的長沙醫館正式成立,并暫時進駐了臨湘東郊。

  該醫館的大夫數量非常多更多,由襄陽杏林名家,精通外傷的馬崇水大夫率隊坐鎮,帶著從民間征召或從其他三家醫館里抽調來的大夫三十二人,學徒八十來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大夫都是有軍銜的,而且是清一色的軍官軍銜,哪怕是學徒都有同準尉的軍銜。

  按照大楚帝國相關的條例,軍醫授予文職軍官銜,軍銜前加‘同’,和同進士差不多一個意思。

  新設立的長沙醫館,館長馬崇水,就領著‘同上校軍銜’,其他各大夫也是領著少尉到中校不等的軍銜,這個軍銜高地,基本上是參考他們原來的醫療水平已經名望的。

  給岳州醫館內的軍醫授銜,這是因為岳州醫館也是屬于純粹的軍事機構,本質上和各戰斗部隊一樣,都是屬于大楚帝國陸軍的一份子。

  因為授銜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過授的不是常規軍銜,而是屬于軍醫等文職人員特有的同軍銜。

  除了拿著文職軍銜的大夫外,岳州醫館還有一批屬于現役將士的普通醫護兵,這些醫護兵都是從士兵選拔培養的,人數有三百多人。

  僅僅是一個長沙醫館的醫護人員就達到了四百人左右。

  這個醫館的醫護人員之所以這么多,純粹是臨時從漢天醫館,襄陽醫館,第一醫療營、近衛醫療營、第六醫療營、第四醫療營以及其他部分守備師醫療營里抽調了人員臨時增援。

  畢竟其他部隊現在也沒什么作戰任務,這些醫護人員閑著也是閑著,干脆讓他們直接到臨湘這邊,為后續展開的楚南攻勢做準備。

  畢竟楚南攻勢打起來,那么短時間內就會產生數以百計甚至數以千計的傷員。

  這么多傷員僅僅依靠各部隊自身的醫療營,其實是很難救治的過來,因此也就需要從其他方向抽調醫護人員來增援楚南一線了。

  長沙醫館設立在臨湘,也只是暫時的,等大軍拿下岳州,拿下長沙后,那么這個醫館也會作為野戰醫院跟進。

  等前線大軍穩定局勢,控制了長沙府以及周邊地區后,那么長沙醫館的部分人員就會回歸各部隊,剩下的一部分則是會駐防長沙,成為大楚帝國里第四個正式軍醫館。

  這也是為什么稱之為長沙醫館,而不是稱之為臨湘醫館或某某醫療營的緣故。

  長沙醫館的設立,也意味著大楚帝國針對楚南的攻勢準備已經是到了最后階段。

  同時也是間接宣告了大楚帝國在楚南攻勢里的第一個主攻方向:

  毫無疑問,是臨湘!

  這個攔在武昌府和岳州府之間的城池,已經成為了楚軍和明軍對峙的最前線。

  楚南地區的明軍在臨湘一地至少駐防了兩萬多的兵力。

  區區兩萬兵力還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明軍明顯吸取了鐘祥,武昌城陷落的失誤,竟然是一該過去純粹依托城墻進行防御作戰的習慣,而是圍繞著城墻設立了眾多的防御工事甚至火力點。

  這些明軍在城頭上對極了大量的沙袋,把城墻頂部進行了間隔,形成了一個個類似環形工事一樣的防炮擊工事。

  其中部分區域,這些工事頂部上竟然還有木板砂石以阻擋開花彈的凌空爆炸……

  明軍在臨湘城里部署的火炮也是采取了更加優良的防御體系,他們在火炮周邊堆積沙袋,在火炮前方也堆積沙袋。

  這個過程里,這些明軍甚至把炮位前方的城垛都給直接拆了……

  多次實戰里已經證明,城垛根本擋不住實心炮彈的轟擊,而且被實心彈轟擊后,這些城垛所形成的碎石亂飛,還會造成更加嚴重的附加傷亡。

  還不如直接把城垛給拆了,換成防備實心彈效果更加良好的沙袋呢。

  負責臨湘守城事務的明軍官員,顯然也是專門研究過保鄉軍的,更加研究過鐘祥戰役和武昌戰役的。

  如此才能夠針對性的做出這些防范措施。

  如今的臨湘,已經是成為了大楚帝國陸軍所遇上的最緊固的一個城池,其很多防御工事都能大幅度降低保鄉軍的攻城效率。

  然而即便如此,保鄉軍還是選擇在臨湘作為主要突破點。

  因為這地方的地理位置是在過于關鍵,乃是連接武昌府和岳州府的必經之路。

  而除了走臨湘這一線外,其他幾條路線都不太靠譜,尤其是對于有著大量火炮和輜重的保鄉軍主力部隊來說,其他幾條路都是難走的很。

  再加上經過一個冬天的整修后,火力得到進一步加強,同時第五師也即將齊裝滿員的情況下,南路軍最終還是決定強攻臨湘。

  只要能夠拿下臨湘,那么后頭就是一片坦途,能夠讓他們直接殺到岳州府府治巴陵城,而后是南下長沙,沿途再無堅城關隘可以阻擋他們的步伐。

  反之,如果是繞過臨湘,選擇其他方向進行突破的話,先不說敵人怎么樣,光是那大片的山地就不好搞。

  等你拖著火炮慢吞吞的越過十幾二十公里寬的山地,人家明軍早就在大山的另外一邊構筑好防御工事等著你呢。

  到時候還是要強攻,而且還是自己橫跨十幾二十公里負重難行,補給不通暢的山路去強攻。

  光是想一想都頭皮發麻!

  如果要快速通過的話,也只能是輕裝通過,但是這樣一來,前線部隊也就會失去至關重要的密集火炮的支援。

  而沒有野戰火炮支援的保鄉軍,到底能不能打,這其實是個未知數,哪怕是大楚帝國陸軍高層自己心里也是沒底。

  因為……之前保鄉軍的主力部隊還沒扔下過炮兵部隊自己玩的先例。

  而守備軍那邊倒是有大把例子,但是這些例子的反響都不咋地。

  基于這些先例,南路軍司令韓子平少將是不可能主動放棄火炮支援的,而繞道其他地方,橫跨山區去強攻又比較扯淡,最終,韓子平少將干脆牙一咬,硬啃臨湘這塊硬骨頭算了。

  雖然臨湘城的防御工事要更加優秀,但是自己也能夠獲得大量的重炮支援啊。

  哪怕是九斤野戰炮和四十八斤臼炮都可以輕輕松松拉到前線來。

  不僅僅是南路軍司令部自身所轄的火炮會參戰,同時并不歸屬南路軍管轄的幾個炮兵部隊,也會臨時被抽調過來參與該戰,等戰役結束后再回歸東線各部。

  如此一來,火炮足夠,而炮彈更不用說了,臨湘以東的后勤線通暢的很,地形平坦,也有官道可走,而且還能用船只先運到附近的長江那邊,再通過馬車轉運。

  不說戰斗爆發后的后勤運輸補充了,光光是提前在臨湘東郊營地里儲備的炮彈,就能把臨湘給炸平。

  韓子平還真就不信了,自己弄上幾百門各種火炮打過去,這小小的臨湘城還能扛得住!

  不可能的事。

  明軍要是真能抗住保鄉軍的炮擊,至今也不會被保鄉軍占據整個楚北,連帶武昌府都丟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