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 第三百二十六章 殘酷的九江攻防戰(六千字二合一)
  (請三十分鐘后刷新再看)(請三十分鐘后刷新再看)(請三十分鐘后刷新再看)

  (請三十分鐘后刷新再看)

  抵達九江城的頭三天時間里,楚軍基本都是在構筑前線壕溝,火力試探,打造攻城用的長梯、盾車等準備工作中度過。

  (請三十分鐘后刷新再看)

  他們甚至都沒有貿然對九江城外的明軍壕溝,堡壘等防御節點發起進攻。

  會議上,徐志賢詳細介紹了目前所了解到的明軍布防情況:“根據我們之前得到的情報,再加上這三天進行觀察以及火力偵查所得知的情報,目前我們可以確認,史可法手底下的安廬新標軍就在九江城內,并且是所有主力都在城內。”

  “之前我們在湖口偵查到的一支明軍新標軍,基本可以確認是應天巡撫麾下的新標軍,而不是我們之前所認為的安廬新標軍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目前九江城內部署有安廬新標軍的全部兵力,預估大概在六千到八千人之間。”

  “此外九江城內還有大約兩萬五千人左右的明軍營哨兵,最后幾千人則是民夫青壯!”

  “城內偽明軍總兵力在三萬五千人左右。”

  “城內偽明軍在城頭上,一共部署了大約十五門左右的重型紅夷大炮,據悉這一批紅夷火炮,是偽明緊急從江南沿海部分炮臺、水師中抽調過來的,最小的也有五斤,不少還是九斤,十斤的重炮。”

  “城頭上他們同樣還部署了一批較大口徑的將軍炮,佛郎機炮,城頭的整體火力不弱。”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偽明軍在城墻外的突出部堡壘上,也分別部署了十二門以上的兩斤半野戰炮,這些兩斤半野戰炮不出意料,就是安廬新標軍的野戰炮了。”

  “這些兩斤半野戰炮配合偽明軍中大量的中小型佛郎機、攻戎炮、虎蹲炮等,將會給我軍在肅清城內突出部堡壘,壕溝的時候,制造極大的威脅!”

  “此外之前的幾次火力試探進攻里,我們已經陸續發現了偽明軍在城外各壕溝等防御工事里,部署了至少兩個相當于我們團級的新標軍。”

  ”從偽明軍的火炮部署以及新標軍部署來看,我們基本可以認定,他們是想要利用城外的各種壕溝,堡壘等工事,再配合城頭上的重炮火力對我們進行攔截作戰。”

  徐志賢說到這里,一旁的李成通接話道:“這些偽明軍倒也是挺有自知之明的,知道龜縮在城墻內根本不可能擋得住我們的猛烈進攻!”

  “哼,如果他們沒有城外的突出部防御工事,我們的四十八斤臼炮能夠順利上前靠近炮擊的時候,區區城墻可擋不住我們。”

  羅志學道:“情理之中,永遠都不要低估敵人,我們在進步,他們也會學習進步。”

  明軍在和楚軍的作戰過程里,是有幾個非常明顯的階段劃分的。

  早期的時候,也就是在鐘祥戰役之前。

  明軍基本還是把楚軍當成了流賊,嗯,頂多就是實力稍微強悍一些的流賊來看待,因此戰術基本以野戰,主動出擊為主。

  陳永福率部出擊,在趙莊戰役了慘敗、陳永福投降。

  盧象升想要襲擊新野,進而遭到楚軍攔截,最后在三袁莊戰役里慘敗,盧象升戰死。

  左良玉、賀人龍圍攻裕州不成后,最后在裕州東郊和楚軍擺開了陣勢進行了一場面對面的會戰,結果慘敗,賀人龍當場投誠,左良玉敗退葉縣。

  經過這三場大規模的野外會戰后,明軍方面基本是見識到了楚軍的強悍野戰能力,所以開始轉換策略,以守城戰為主了。

  不過這個時期的明軍守城,還是以傳統的守城作戰為主,也就是主要依托城墻進行防守作戰,同時戰役時期的湖廣明軍也沒能得到大量紅夷大炮的配屬。

  于是乎在后來的鐘祥戰役,漢陽戰役,武昌戰役等一系列戰役里,明軍卻是發現他們的傳統守城戰術根本不靠譜。

  而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楚賊大規模應用臼炮以及爆破加重甲突擊隊的戰術。

  面對會爆炸的臼炮,明軍的傳統城墻并沒能提供太大的防護作用。

  而面對爆破加重甲突擊隊的攻城模式,在被火炮全面壓制的的情況下,明軍也很難組織起來有效的反擊。

  經過這一連串的失敗后,楊嗣昌提出來組建新標軍,同時針對性楚軍的大量野戰炮以及臼炮在攻城作戰里的龐大威脅,針對性的改進了防御戰術,開始圍繞著城墻修筑大量的防炮工事,甚至是主動離開城墻,在城墻外挖掘壕溝,構筑堡壘等戰術節點以抵御楚軍的火炮優勢。

  這一戰術,在臨湘戰役里第一次大規模使用,后續又在長沙戰役里繼續進行。

  雖然在這兩次戰役里,明軍依舊失敗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種防御戰術也的確給楚軍帶來了更大的麻煩。

  而明軍方面沒有更好的辦法之前,也只能繼續這么干。

  總不能和楚軍打野外會戰,或者是傻乎乎的呆在城墻上挨炸,或者干脆是躲在城墻后,然后等著敵人沖上城頭不是。

  中原地區的明軍披甲率,可遠不如楚軍,真玩近戰混戰,楚軍的重甲突擊隊能把他們打出屎來。

  這年頭的近距離混戰,盔甲就是王道,個人武藝,勇氣士氣之類的在盔甲面前,那都是渣渣……

  但是,明軍在九江城防御作戰里,還是對戰術進行了比較大的革新。

  其中最大的改變,就是開始大規模使用紅夷火炮了。

  城頭上部署的十五門大型的紅夷重炮就是明證。

  不過面對明軍打的越來越龜縮,并持續加強火炮的方式,楚軍也沒有古板的應用老一套的戰術,同樣也是在戰爭中不斷的改進自身的進攻戰術。

  比如說臼炮的運用方面,以前楚軍還會大大咧咧的的直接拉上前線開火,但是現在不會了,而是會利用地形、壕溝等,偷偷摸摸的把比較輕的十八斤臼炮一路送到前線,最后利用其大角度彈道,直接在壕溝里開炮。

  這種十八斤臼炮在壕溝里機動,開炮,哪怕是城頭居高臨下部署的明軍火炮都沒辦法威脅他們。

  這種戰術模式,其實有點類似二戰期間迫擊炮的戰術,不過實際區別還是非常大的。

  臼炮的威力可遠遠沒辦法和后世的迫擊炮相提并論。

  同時楚軍也開始應用手榴彈。

  最開始的時候,楚軍是在臨湘戰役里,由士兵們自行制作簡易的手拋炸彈扔到敵人的戰壕里進行作戰。

  等到長沙戰役的時候,羅志學就已經初步組織了一批擲彈兵用于攻城作戰。

  值得注意的是,楚軍里的擲彈兵,并不是用來打野外會戰的時候,列隊上去然后朝著對面二三十米外的敵軍隊形扔炸彈……

  嗯,不是不想,而是明軍不給他們這個機會……明軍已經好久沒和楚軍打過正兒八經的野外會戰了。

  因此楚軍里的擲彈兵,目前是專門訓練用于陣地的攻堅作戰。

  簡而言之,就是往對面敵人藏身的壕溝里扔炸彈!

  至于為什么要專門訓練一批擲彈兵,而不是直接給步兵們配發手榴彈。

  一方面是這年頭的手榴彈威力有限,重量輕了威力太小,而威力上來了又太重,尋常士兵根本就仍不出去太遠。

  另外一方面,也是更加重要的一方面,這年頭火藥可是很貴的,手榴彈也是很貴的。

  楚軍根本不可能給太多的士兵都配發手榴彈,真要全軍配發的話,楚軍的軍費根本就撐不住。

  兩個原因之下,楚軍也就只能專門選出來一批精銳步兵,專門訓練成擲彈兵。

  這些擲彈兵除了接受火槍手的訓練外,還會額外接受投擲手榴彈的訓練,基本上可以看成是更加精銳,作戰手段更加多樣化的火槍手。

  臼炮前置,擲彈兵的出現,這些都是楚軍為了應對明軍在防御作戰里,越來越喜歡挖戰壕的措施。

  不過更加重要的還是楚軍更加喪心病狂的裝備火炮,并且傾向于大口徑火炮。

  以前楚軍覺得兩斤半野戰炮就很好用了。

  但是現在,九斤野戰炮和五斤野戰炮已經取代兩斤半野戰炮,成為了楚軍陸軍火炮的主力野戰炮,尤其是九斤野戰炮的裝備數量越來越多。

  這種火炮不管是在野戰還是攻城,威力都不小。

  到了目前各主力部隊里,甚至都已經逐步把兩斤半野戰炮下方到各步兵團里了。

  尤其是目前進攻九江城的四個主力師里,基本上都做到了把兩斤半野戰炮下方的程度,各師屬炮兵團只裝備五斤野戰炮和九斤野戰炮。

  除了野戰炮的口徑擴大化外,楚軍的另一大措施就是擴大四十八斤臼炮的裝備數量。

  以往的時候,楚軍里的臼炮裝備情況,是十八斤臼炮和四十八斤臼炮混裝,都部署在獨立臼炮團了。

  但是后來,十八斤臼炮被直接編入了各師屬炮兵團,而各獨立臼炮團開始裝備清一色的四十八斤臼炮。

  再到現在,十八斤臼炮都已經下放到了團級部隊。

  因為楚軍將領們發現,大多攻堅作戰里,十八斤臼炮這種全炮重都只有三百多斤,戰場機動比兩斤半野戰炮、兩百斤短袍還要更方便的小炮。大部分時間里都是直接在前線配合步兵作戰,而配合級別是直接到了營級別。

  這玩意,比兩斤半野戰炮還要更像步兵支援火炮,如果不是炮兵部隊的特殊性,楚軍將領們都想要把十八斤臼炮直接配發給各步兵營。

  所以到現在,楚軍已經開始在近衛師、第一師等幾個東進的主力師里,直接把十八斤臼炮這種輕型臼炮下放到各步兵團,每個團四門,一個哨的編制。

  同時師屬炮兵團里臼炮營,也是開始加入四十八斤臼炮。

  整體來說,楚軍的炮兵部隊,朝著數量更多,口徑更大的路子上走。

  如此也就導致了,明軍哪怕已經費盡心思,在九江城部署了甚至超過遼東一線幾個堅城要塞的火炮數量,但是依舊遠遠不如楚軍的火炮數量。

  不過他們畢竟是進行防御作戰,并且史可法等人也早早就清楚,楚軍必然會東進,所以他們也是早早就開始進行了準備。

  九江城內囤積了大量的糧食以及彈藥,甚至備用的武器。

  而城墻內外的各種防御工事更是部署的讓楚軍都自嘆不如的地步。

  他們在城墻上構筑了眾多的沙包工事,甚至在幾個炮位上的沙袋工事上,還加蓋了厚木、沙土覆蓋的頂蓋。

  這一看就知道這個頂蓋,是用來專門防楚軍的臼炮炮彈的直接命中或凌空爆炸的。

  僅僅是城墻頂部的各種防炮用的工事,就比臨湘戰役、長沙戰役期間的明軍打造出來的防炮工事強了不止一籌。

  而城外的防御工事也如此,明軍在城墻下方構筑了眾多壕溝,并且利用了護城河。

  前方的空地里還有大片阻擋楚軍步兵推進的障礙物。

  羅志學第一次跑到看見九江成為的這些防御工事事,如果不是知道自己在十七世紀,都差點以為自己來到了一戰西線戰場……尼瑪這壕溝,恐怕一戰早期也不過如此吧!

  就這工事,人家明軍甚至都不用擔心直接藏在壕溝里,然后被楚軍搞步兵的密集突擊!

  因為大量的障礙物,陷阱以及護城河的存在,根本沒辦法讓楚軍有效列隊進行沖鋒。

  這九江就跟個刺猬一樣,讓羅志學都有種無從下嘴的感覺!

  連對面的羅志學都對明軍的壕溝防御工事感到震驚,人家史可法自己就更是信心十足了。

  如此強大的防御工事,足足三萬五千的總兵力,其中包括六千五百人新標軍。

  更有大小一共三十多門紅夷火炮!

  城內糧草堆積如山,足夠讓守軍連帶城內居民吃上半年的,省著點用吃上一年甚至都沒有問題。

  城內倉庫的彈藥也儲備眾多,甚至城內還有多個作坊,儲備有大量的原料。

  這些作坊可以就地修理、打造刀劍長矛再到火炮一系列武器乃至彈藥。

  準備如此充分的九江城,怎么可能被攻陷!

  不可能的!

  “此外九江城內還有大約兩萬五千人左右的明軍營哨兵,最后幾千人則是民夫青壯!”

  “城內偽明軍總兵力在三萬五千人左右。”

  “城內偽明軍在城頭上,一共部署了大約十五門左右的重型紅夷大炮,據悉這一批紅夷火炮,是偽明緊急從江南沿海部分炮臺、水師中抽調過來的,最小的也有五斤,不少還是九斤,十斤的重炮。”

  “城頭上他們同樣還部署了一批較大口徑的將軍炮,佛郎機炮,城頭的整體火力不弱。”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偽明軍在城墻外的突出部堡壘上,也分別部署了十二門以上的兩斤半野戰炮,這些兩斤半野戰炮不出意料,就是安廬新標軍的野戰炮了。”

  “這些兩斤半野戰炮配合偽明軍中大量的中小型佛郎機、攻戎炮、虎蹲炮等,將會給我軍在肅清城內突出部堡壘,壕溝的時候,制造極大的威脅!”

  “此外之前的幾次火力試探進攻里,我們已經陸續發現了偽明軍在城外各壕溝等防御工事里,部署了至少兩個相當于我們團級的新標軍。”

  ”從偽明軍的火炮部署以及新標軍部署來看,我們基本可以認定,他們是想要利用城外的各種壕溝,堡壘等工事,再配合城頭上的重炮火力對我們進行攔截作戰。”

  徐志賢說到這里,一旁的李成通接話道:“這些偽明軍倒也是挺有自知之明的,知道龜縮在城墻內根本不可能擋得住我們的猛烈進攻!”

  “哼,如果他們沒有城外的突出部防御工事,我們的四十八斤臼炮能夠順利上前靠近炮擊的時候,區區城墻可擋不住我們。”

  羅志學道:“情理之中,永遠都不要低估敵人,我們在進步,他們也會學習進步。”

  明軍在和楚軍的作戰過程里,是有幾個非常明顯的階段劃分的。

  早期的時候,也就是在鐘祥戰役之前。

  明軍基本還是把楚軍當成了流賊,嗯,頂多就是實力稍微強悍一些的流賊來看待,因此戰術基本以野戰,主動出擊為主。

  陳永福率部出擊,在趙莊戰役了慘敗、陳永福投降。

  盧象升想要襲擊新野,進而遭到楚軍攔截,最后在三袁莊戰役里慘敗,盧象升戰死。

  左良玉、賀人龍圍攻裕州不成后,最后在裕州東郊和楚軍擺開了陣勢進行了一場面對面的會戰,結果慘敗,賀人龍當場投誠,左良玉敗退葉縣。

  經過這三場大規模的野外會戰后,明軍方面基本是見識到了楚軍的強悍野戰能力,所以開始轉換策略,以守城戰為主了。

  不過這個時期的明軍守城,還是以傳統的守城作戰為主,也就是主要依托城墻進行防守作戰,同時戰役時期的湖廣明軍也沒能得到大量紅夷大炮的配屬。

  于是乎在后來的鐘祥戰役,漢陽戰役,武昌戰役等一系列戰役里,明軍卻是發現他們的傳統守城戰術根本不靠譜。

  而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楚賊大規模應用臼炮以及爆破加重甲突擊隊的戰術。

  面對會爆炸的臼炮,明軍的傳統城墻并沒能提供太大的防護作用。

  而面對爆破加重甲突擊隊的攻城模式,在被火炮全面壓制的的情況下,明軍也很難組織起來有效的反擊。

  經過這一連串的失敗后,楊嗣昌提出來組建新標軍,同時針對性楚軍的大量野戰炮以及臼炮在攻城作戰里的龐大威脅,針對性的改進了防御戰術,開始圍繞著城墻修筑大量的防炮工事,甚至是主動離開城墻,在城墻外挖掘壕溝,構筑堡壘等戰術節點以抵御楚軍的火炮優勢。

  這一戰術,在臨湘戰役里第一次大規模使用,后續又在長沙戰役里繼續進行。

  雖然在這兩次戰役里,明軍依舊失敗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種防御戰術也的確給楚軍帶來了更大的麻煩。

  而明軍方面沒有更好的辦法之前,也只能繼續這么干。

  總不能和楚軍打野外會戰,或者是傻乎乎的呆在城墻上挨炸,或者干脆是躲在城墻后,然后等著敵人沖上城頭不是。

  中原地區的明軍披甲率,可遠不如楚軍,真玩近戰混戰,楚軍的重甲突擊隊能把他們打出屎來。

  這年頭的近距離混戰,盔甲就是王道,個人武藝,勇氣士氣之類的在盔甲面前,那都是渣渣……

  但是,明軍在九江城防御作戰里,還是對戰術進行了比較大的革新。

  其中最大的改變,就是開始大規模使用紅夷火炮了。

  城頭上部署的十五門大型的紅夷重炮就是明證。

  不過面對明軍打的越來越龜縮,并持續加強火炮的方式,楚軍也沒有古板的應用老一套的戰術,同樣也是在戰爭中不斷的改進自身的進攻戰術。

  比如說臼炮的運用方面,以前楚軍還會大大咧咧的的直接拉上前線開火,但是現在不會了,而是會利用地形、壕溝等,偷偷摸摸的把比較輕的十八斤臼炮一路送到前線,最后利用其大角度彈道,直接在壕溝里開炮。

  這種十八斤臼炮在壕溝里機動,開炮,哪怕是城頭居高臨下部署的明軍火炮都沒辦法威脅他們。

  這種戰術模式,其實有點類似二戰期間迫擊炮的戰術,不過實際區別還是非常大的。

  臼炮的威力可遠遠沒辦法和后世的迫擊炮相提并論。

  同時楚軍也開始應用手榴彈。

  最開始的時候,楚軍是在臨湘戰役里,由士兵們自行制作簡易的手拋炸彈扔到敵人的戰壕里進行作戰。

  等到長沙戰役的時候,羅志學就已經初步組織了一批擲彈兵用于攻城作戰。

  值得注意的是,楚軍里的擲彈兵,并不是用來打野外會戰的時候,列隊上去然后朝著對面二三十米外的敵軍隊形扔炸彈……

  嗯,不是不想,而是明軍不給他們這個機會……明軍已經好久沒和楚軍打過正兒八經的野外會戰了。

  因此楚軍里的擲彈兵,目前是專門訓練用于陣地的攻堅作戰。

  簡而言之,就是往對面敵人藏身的壕溝里扔炸彈!

  至于為什么要專門訓練一批擲彈兵,而不是直接給步兵們配發手榴彈。

  一方面是這年頭的手榴彈威力有限,重量輕了威力太小,而威力上來了又太重,尋常士兵根本就仍不出去太遠。

  另外一方面,也是更加重要的一方面,這年頭火藥可是很貴的,手榴彈也是很貴的。

  楚軍根本不可能給太多的士兵都配發手榴彈,真要全軍配發的話,楚軍的軍費根本就撐不住。

  兩個原因之下,楚軍也就只能專門選出來一批精銳步兵,專門訓練成擲彈兵。

  這些擲彈兵除了接受火槍手的訓練外,還會額外接受投擲手榴彈的訓練,基本上可以看成是更加精銳,作戰手段更加多樣化的火槍手。

  臼炮前置,擲彈兵的出現,這些都是楚軍為了應對明軍在防御作戰里,越來越喜歡挖戰壕的措施。

  不過更加重要的還是楚軍更加喪心病狂的裝備火炮,并且傾向于大口徑火炮。

  以前楚軍覺得兩斤半野戰炮就很好用了。

  但是現在,九斤野戰炮和五斤野戰炮已經取代兩斤半野戰炮,成為了楚軍陸軍火炮的主力野戰炮,尤其是九斤野戰炮的裝備數量越來越多。

  這種火炮不管是在野戰還是攻城,威力都不小。

  到了目前各主力部隊里,甚至都已經逐步把兩斤半野戰炮下方到各步兵團里了。

  尤其是目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