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喀秋莎火箭炮所帶來的毀滅性力量之后,張濟對于取得這場戰爭勝利的信心已經是空前無比。

  為了確保這次戰斗萬無一失,早在出發的時候,姜天逸就為三個步兵旅分別配備了一支獨立火箭炮連。

  每一支獨立火箭炮連可都是配備了8門喀秋莎火箭炮。

  每門火箭炮都有8條發射滑軌,一次齊射可發射口徑為132毫米的火箭彈16枚,這種齊射方式是真的恐怖。

  獨立火箭炮連,雖然只配備了8門火箭炮,但是卻可以瞬間一次性傾瀉出128枚火箭彈!

  鬼子的第一步兵大隊已經用幾乎團滅的事實,驗證了卡秋莎火箭炮堪稱恐怖的威力。

  要知道火箭彈的口徑已經高達132毫米,也就是威力要超過了105毫米榴彈炮(二戰期間122毫米榴炮沒有普及,有一些150毫米的重型榴彈炮)。

  再加上132mm火箭彈的戰斗部采用tnt炸藥,所以爆炸威力應與152mm榴彈相當。

  而一個重型榴炮團一般也就裝備24門炮,一次齊射可以打出24枚大口徑炮彈。

  簡單換算一下就知道,曲河縱隊這一個喀秋莎炮兵連的一次齊射,火力傾瀉頂得上五個重炮團。

  想想這是什么概念,究竟有多恐怖了。

  在原來的時空當中,卡秋莎火箭炮的首次亮相就幫助蘇軍輕易的拿下了戰略要地奧爾沙小鎮。

  在之后的保衛戰中,卡秋莎火箭炮更是給予了德軍非常沉重的打擊,極大的捍衛了他們的民族尊嚴。

  這款原本被德軍稱為“斯大林的管風琴”喀秋莎火箭炮,想必鬼子也會給它送上另一個外號。

  “姜天逸的管風琴”或許會是一個很優雅的名字。

  只不過,雨點般密集的132毫米火箭彈演奏出的是死亡的音符。

  此時此刻,與曲河縱隊一旅指揮部截然不同的是鬼子第54獨立混成旅指揮部。

  滿臉寒霜的佐佐木看著一言不發的各級軍官,再也控制不住內心的恐懼、慌亂與憤怒,歇斯底里的高聲咆哮。

  “八格牙路!

  剛剛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干活?

  對面的部隊只是一支地方武裝部隊,他們怎么可能會有比帝國還要強大的火炮。”

  對于卡秋莎火箭炮的底細,別說佐佐木手下的這群人,就是大倭帝國最高指揮部估計知道的也就一星半點。

  這一星半點的情報都還是從蘇軍那里獲取。

  若不是姜天逸下血本從系統中兌換了這款卡秋莎火箭炮,這款火箭炮的面世時間還得再拖一陣子。

  按照原來的歷史軌跡,這款卡秋莎火箭炮是39年9月才開始試裝蘇軍用于測試,直到41年在沃羅涅日州的國際兵工廠中投入量產。

  從試射成功到量產,蘇軍足足拖了三年,幾乎是在偉大的衛國戰爭前夕才實現量產。

  由此可見,曲河縱隊擁有的獨立火箭炮連究竟有多么的逆天。

  初次登上戰場就拿鬼子一個步兵大隊祭旗,用鬼子骯臟的血液書寫他的榮耀。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