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明左 > 第1734章 全民同心
  合該安南倒霉,如今正是帝國的戰略空白期。

  東瀛方面已經拿下,只剩下后續的梳理。

  北方雖然和俄國的爭端已經開啟,但漫長的冬季到來,國防軍只能暫且蟄伏,一切都要等嚴寒過去再說。

  中亞這邊,國防軍剛剛拿下西域,進展太快,也需要足夠的時間消化,否則可不敢貿然進軍。

  歐洲那邊雖然很被帝國重視,但鞭長莫及,即使派遣了遠洋艦隊過去,帝國也只能鼓動一下局勢,沒辦法做主導者。

  新大陸針對西班牙的戰爭依舊在籌備中。

  這里距離本土太遠了,相關的人員、物資調動,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即使最理想的狀態,也要明年才能動手。

  因此安南這就成了當下帝國唯一的目光所在。

  加上安南就在帝國的家門口,不要太方便。

  為了一勞永逸,帝國出手就是雷霆萬鈞之勢,第十五師和陸戰一師一南一北夾攻,后邊分別跟著兩個治安師平定地方。

  別看出動了二十多萬大軍,但實際上這一戰帝國大賺特賺,國庫甚至一分錢都沒有支出。

  究其原因在于,民間對于出兵安南的熱情十分高漲。

  安南近在遲尺,因此帝國的商人們對安南的情況了如指掌。

  肥沃的土地,密集的人口,天然的位置,每一樣都蘊含著海量的財富。

  當帝國發動收復安南之戰后,商人們就踴躍地活動起來。

  帝國和以往的封建王朝不同,并不喜歡吃獨食,也很愿意讓民間參與進來。

  每當國防軍打下一塊地方,派遣的官員就會在軍隊的配合下,對當地的地主和士紳進行殘酷的清理。

  這一點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安南的士紳和地主,還想要重復永樂年間的做法。表面上歡迎帝國的到來,從中漁利。背地里又鼓動民間反抗,搞兩頭吃。

  如今的帝國在處理這種新占領區的時候,早已熟門熟路。

  普通的百姓知道什么呀?

  他們也是被壓迫、被剝削的對象,始終飽受疾苦。

  帝國來與不來,他們的生活都是一樣的,始終看不到希望。

  相反他們還會因為同族同語言的關系,受到本地士紳和地主的蠱惑,將對生活的不滿轉嫁到帝國頭上。

  當初大明在安南就是這樣被搞的焦頭爛額,最終不得不撤軍的。

  大明的朝廷因為同樣是地主階級,所以無法看清其中的本質,但帝國卻不一樣。

  新興的資產階級本就對霸占生產資料的地主階級充滿敵視,能夠痛快消滅,那還等什么?

  相比起普通百姓,把本土的地主階級鏟除一空,也就等于是讓當地失去了反抗的土壤。

  雖然地主階級勢力強大,不甘心滅亡的情況下造成的動亂也更嚴重,但只是一時的。

  有國防軍強大的武力支撐,帝國根本不怕動亂,相反還能夠通過戰斗徹底消滅地主和士紳。

  再一個,安南的地主和士紳對帝國也不太了解,一開始并沒有什么防備。帝國的官員們充滿利用了這種信息差,上來就是風卷殘云的霹靂手段,完全不給地主、士紳反應和應對的時間。

  大批大批的地主和士紳被消滅,地位底下的商人得到扶持,備受壓迫的農民得到好處,安南迅速開始變天。

  哪里的人都是一樣的。

  得到好處的情況下,屁股都會迅速轉變。

  從安南統治階級手中繳獲而來的巨大財富,被帝國官員進行了細心而妥善的處理。

  大型資產要么轉賣給了帝國商人,要么和帝國商人合股,從而得到帝國商人支付的好處,轉化為了國防軍作戰的軍費。

  帝國商人早就對安南的財富垂涎三尺,怎能放過這個機會?

  有實力的單打獨斗,實力不足的就聯合起來,組成集團公司下場。

  比如潮汕商人就聯合起來,從政府手中購買了峴港碼頭百分之四十五到股權,也讓政府收入了一百八十萬元。

  光是這一筆生意,就完全抵消了陸戰一師的軍費。

  除此之外,廣西和云南甚至由當地政府出面,組織起來購買了紅河平原大約兩百萬畝的耕地。

  這些耕地有效解決了云、桂兩省耕地不足的窘境。

  可以預見到是,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光靠這些耕地,兩省都不用為糧食擔憂,從而也解決了國家的大麻煩。

  大型資產只有帝國商人才能吃得下,至于土地則被官員們主持,分配給了安南百姓。

  這個大殺器一使出來,安南民間對帝國的仇視態度迅速消失。

  畢竟對于百姓來說,土地就是命根子。

  擁有了土地,就等于擁有了活路。

  尤其是帝國免除農業稅,每年僅僅只需要上繳產出的十分之一,其余的都是自己的。

  這種好事,從前想都不敢想。

  也不能說安南的百姓見利忘義,心無國家,實在是這個年代除了中國,大多數地區的人們就沒有什么家國概念。

  加上政權變更頻繁,又總是飽受壓迫,讓普通百姓都活的渾渾噩噩,只專注于眼下的活路。

  誰能給他們活路,誰就是爹!

  商業立國的帝國,對于土地的渴望不高,因此可以勻出一定的資源給予這些百姓,立刻就成為了這個時代少有的善良之輩。

  安南百姓看著屬于自己的土地,當然不愿意再回到從前貧窮的生活,立刻化身為了帝國最忠誠的擁躉。

  而有了如此強大的民間支持,帝國的進展怎么可能不順利?

  五月十五,風塵仆仆的阮軍經過千里跋涉,終于趕了回來。

  他們沒有在峴港停留(此時峴港還在阮氏手里,但已經被帝國賣了),而是火速南下,希望盡快收復丟失之地。

  見敵軍疲師而來,郝華清差點笑暈過去。

  “馬上給慕容復副師長傳信,讓他在南洋艦隊的配合下,直撲峴港。其余各部,立刻前出,我要在廣義和阮軍一決勝負。”

  陸戰一師前師長唐文煥已經就任海軍部副部長,郝華清覺得自己也可以更進一步了。

  消滅阮軍,就是他的揚名之戰。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