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三國第一狠人 > 第935章 魯肅調動

一月上旬的南京,氣候寒冷。好在,已經過了去年最冷的十二月。去年的天氣,無比寒冷,南方地區稍微好一些,更加暖和。北方大部分的地區,氣候酷寒,非常寒冷。如果不是早就推廣了紅薯、玉米和土豆這些糧食,去年那樣的寒冷,就會有無數人流離失所。糧食是最關鍵的。氣候寒冷,糧食減產,如果不能維持糧食的產量,百姓就活不下去。如今的朝廷,地方穩定。施政的官員,也是有能力有智慧的人,所以北方雖然苦寒,百姓也不容易,卻順利熬過去。內閣署衙中。張昭看完各地送來的奏折,看到北方的各地賑濟災民,穩定民心的舉動,看到北方百姓都熬過去,心中松了口氣。他作為內閣首輔治理朝廷,國內出了什么動蕩,他是負主要責任。張昭看完書信,琢磨了一會兒,覺得國內的這一事情,還是要安排人去通知皇帝陛下。否則,皇帝陛下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為此,張昭把蒯良喊來,說了把去年寒冬的情況,以及各地賑災的情況送去天竺的打算,問道:“蒯相,你覺得行不行呢?”
蒯良略作思考,說道:“張相的安排,在下贊同。只是,我認為可以補充一些。”
張昭問道:“怎么補充呢?”
蒯良說道:“朝廷零零散散的,都會有奏折送去前線,讓陛下知道國內發生的事情。現在是一月,新年伊始,所以我認為,現在做一個去年的總結。”
“從去年正月開始,把去年初,到年尾發生的一些大事,不管是好的壞的,都做一個總結,送去西域陛下的手中。”
“如此一來,讓陛下知道我們做了哪些事,也知道我們哪些沒有處理好。否則,陛下回來后發現,對我們是不利的。”
蒯良問道:“張相認為怎么樣呢?”
“妙啊!”
張昭眼神贊許,說道:“蒯相說得對,就這么辦。依我看咱們的這位陛下,估摸著要一直在外面東征西討。每年送去一年的奏折也不錯。”
蒯良說道:“張相言之有理。”
兩人交談著,說著送去奏折的事情,只是敲定一年發生的大事,說起來簡單,實際上在每個人的眼中,都有不同的側重點,想法都不一樣。這需要消耗時間。在兩人商量的時候,一陣腳步聲音傳來,侍從進入,躬身道:“張相,有陛下的來信。”
張昭接過來,迅速的瀏覽。他看完后遞給蒯良,說道:“陛下真是神速,都已經殺了天竺超日王,要奪取天竺全境。現在,陛下又要抽調更多的官員去。”
蒯良看完后,嘆息道:“張相,我是頭一次覺得頭疼,為士子的不足而頭疼。這一年多時間,各州相繼建立大學,五經館也在擴招。”
“天下士子,每年涌現出無數。”
“可是,還不夠。”
“西域諸葛亮方面,經常派人送書信回來,請內閣安排士人去支持。現在又多了個天竺,而且天竺更大,更加的廣袤,足足要設立三個州,需要的人才是海量的。”
“光是補充士子,就是個大問題。”
蒯良一臉無奈的模樣,感慨道:“咱們現在,要抓緊時間補充士子,否則后續陛下的擴張,我們無法支撐。”
張昭點頭道:“的確如此,目前的缺口太大。另外,陛下要抽調魯肅去西域擔任象州副總管,要抽調陸榮、薛綜和黃射離開。空缺的官職,也需要補充,尤其青州刺史的人選,必須擬定。”
蒯良說道:“國內的人才比較多的,補充并不難。”
張昭問道:“蒯相可有人選?”
蒯良回答道:“張相認為誰更合適呢?”
他把問題拋了回去,張昭是內閣之首,很多時候,蒯良尊重張昭的意見。張昭思考一會兒,開口道:“依照老夫看,目前有兩個人選。”
蒯良說道:“愿聞其詳。”
張昭說道:“第一,會稽太守顧桐,他當年就追隨陛下。先擔任蕪湖縣令,后轉任會稽太守,政績斐然。而且,顧桐擔任太守已經八年左右,有足夠的資歷。”
“第二,是選擇東海太守諸葛瑾。他是陛下身邊的主記出身,能力出眾,在東海郡期間,政績斐然,使得東海郡繁華富庶,有能力也有資歷。”
“這兩人都合適。”
“蒯相認為,哪個人最合適呢?”
張昭沒有敲定,他看向蒯良,說道:“蒯相認為誰最合適?”
蒯良心中權衡著。顧桐是顧家的人,雖然不是顧雍的嫡系親人,卻是一家人出身,都是顧家子弟。另外,顧雍本身是顧家的族長,是有著最大話語權的。安排顧桐任職,等于賣顧雍一個好。諸葛瑾則是諸葛亮的大哥。諸葛家有諸葛玄在朝中擔任禮部尚書,諸葛蓉又是陸玄的妃子,再加上諸葛亮是西州刺史。如今諸葛亮要迎娶顧家的女子,這層關系網下來,影響力已經非常大。進一步提拔諸葛亮,諸葛家內外都有人,也不好控制了。容易尾大不掉。只是,蒯良思考后,認為張昭提及諸葛瑾,一方面是兩人關系不錯,畢竟諸葛瑾是從張昭身邊出來的人。另一方面,諸葛瑾也等于是未來太子的班底。這是投資太子。蒯良權衡后,轉眼下了決定,目前來說太子的權重更重要。顧雍可以暫時不管。蒯良下了決定,卻一副無奈模樣,說道:“不論是顧桐,亦或是諸葛瑾,都是合適的人選。這一點上,張相是吏部尚書出身,對下面的官員更了解,張相認為誰合適呢?”
張昭微笑道:“老夫想聽聽你的意見。”
蒯良說道:“諸葛瑾更合適。”
他見張昭始終不開口,直接給了答案。諸葛瑾可以算作太子一系的人,畢竟諸葛亮是太子的師兄,諸葛家和太子關系不淺。另外,諸葛瑾也算徐州系出身。徐州曾經是蒯良的大本營,提拔諸葛瑾,雖然也符合張昭的利益,同樣也符合蒯良的利益。張昭微笑道:“既如此,那就這么定了。黃射的九江太守接任人選,從朝中安排一個人去就行,依我看去年調入朝廷吏部的郎中李嚴就不錯。”
“李嚴這個人,先在閻象治下的荊州做事,被安排擔任襄陽縣令。他調入吏部擔任郎中,做事很有章法。”
“黃射卸任,李嚴能勝任九江太守。”
“陸榮和薛綜的調動,就不用管了。”
“自然有補充的。”
張昭看向蒯良,問道:“蒯相意下如何?”
蒯良說道:“可以。”
他對其他的人選,沒有太多的安排。畢竟空缺的人選不多,而且安排了諸葛瑾,對于蒯良也說也不錯。張昭見蒯良不反對,又召集顧雍、閻象一起商討。四個人議定調動的人選,就先擬定詔書安排人火速送往天竺,要交給陸玄一份。然后,再度安排人傳令,分別去通知魯肅、薛綜、黃射和陸榮各自的調動。消息傳到青州臨淄。這是目前的青州的州治所。魯肅治理青州期間,都在臨淄辦公。從陸玄的身邊外放到青州,說短不短,一晃都已經四年多,魯肅治下的青州愈發的繁華了起來。早年的青州,是荒涼地區。黃巾大亂后,青州一直動蕩不休,再加上青州侵犯兗州時,曹操一力破掉青州黃巾,帶走無數的人口,使得青州自此人口凋敝。好在這些年糧食豐足,再加上地方穩定,人口慢慢的回流。地方上不斷的發展,人口在迅速增加。離開的許多士人,也回到青州。另外,青州靠近大海,也能像徐州一樣曬鹽。青州本身的地理位置也很好,能沿著青州北上去冀州、幽州,能沿著青州南下去徐州等地。魯肅大力發展農業和商業,才有了現在的青州。青州各地方,魯肅全部走遍,足跡踏遍山山水水,對青州了如指掌。這段時間的魯肅,忙著為即將到來的春耕做準備,檢查地方販賣的糧種,檢查耕牛的情況,通知各地為開春準備的時候。他忙得腳不沾地,一天有很多的事情要安排。這一日,魯肅在翻看東萊郡上奏的資料,忽然接到了朝中送來的調令。魯肅看完調令,整個人都有些愣神。讓他去負責天竺地區,擔任象州副總管,暫時協助荀彧做事。象州下面,設立貴州、北象州、南象州三個州的地區,他這個副總管,未來要接替荀彧的事情。魯肅知道自己進一步的機會來了。這更是要開疆拓土的機會。魯肅心中歡喜,因為去了象州才有更大的平臺。只不過魯肅激動后,看到諸葛瑾要代替他擔任青州刺史,也沒有什么擔心的。諸葛瑾是有能力的人。魯肅收起情緒,就迅速的整理文件,把要交接的事情安排好。同時,也召集刺史府的諸多佐吏,把要調任的事情安排了,說了諸葛瑾要接任的事情,讓下面的人各司其職。完成了這些,魯肅卻又專門去拜訪了一些人,邀請了一些士人跟著去象州。一切完成后,魯肅才離開臨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