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 第99章 朝見
  朱見深聽完于謙的話后,將手中的書本放下。

  “圣人所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就是在告訴后人,百姓才是國家的根本,只要我們大明能夠幫助百姓過上富足安樂的生活,才能真正的長治久安。”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朕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倍受觸動,朕就在想,國家若想要長治久安,就必須讓百姓生活安樂,穩定。”

  “那百姓如何生活安樂?”于謙緩緩開口說道。

  朱見深說的這些話,并不違背圣人之道,只是在圣人之道上有所延伸,于謙對此并不排斥,甚至還有些看好,盡信書不如無書。

  “沒有官員之欺壓,沒有戰禍之波及,沒有重稅之負擔,吏治清明,國家穩定,輕搖薄役,百姓才能安樂,正如禮記所說,幼有所養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朝廷要多關注民生,自上而下,杜絕奢華之風。”

  “如何做到?”于謙接著問道。

  “整頓吏治便可讓吏治清明,整頓軍備讓我大明之軍強大起來,有能力保護國家百姓,在稅務上應該另辟捷徑,減輕百姓的負擔。”朱見深侃侃而談道.

  整頓吏治,就是朱見深希望大明朝能夠對官員有一套自審的流程,讓官吏清廉有為,不魚肉欺壓百姓,了解民間之疾苦,敢為百姓發聲。

  整頓軍備,就是朱見深希望能夠大力發展火器,強軍才能強國,將所有的外界威脅降到最低,讓大明內部有個相對穩定的生存環境。

  另辟捷徑,就是朱見深不愿國家將所有的重擔壓在百姓的身上,這應該是三條路上最難走的一條路,對于大明這樣的農墾國家來說,農稅永遠都是站在上風的,不,要改變,要找到新的方法,這也是后期開海的一條鋪墊。

  于謙大為滿意:”陛下能夠想那么多,確實不易,可陛下應知,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于謙聽著雖然心動,但也知道朱見深所說的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時間,他還是怕陛下想得多,做得少。

  “朕知道,朕也知道想要改變很是艱難,朕說這么多,就是想詢問老師,老師愿為百姓做孤臣乎?”朱見深一臉忐忑的看向于謙。

  這個機會朱見深等了許久,這次終于借著考問經書的時候,問了出來。

  雖然只有三件事情,但卻需要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可能需要二十年,也可能需要三十年。

  朱見深也希望于謙能先替他走著,孤臣之說,就是這般。

  孤臣嗎?

  自己愿意做孤臣嗎?

  自己不一直就是孤臣嗎?

  于謙沉默不語。

  朱見深也在靜靜的等待著。

  整座宮殿靜的有些怪異。

  不知過了多久,于謙抬頭說道:“陛下可知,這條路若是走錯了,大明便再也沒有了銳意改革進取之心。”

  一個時代的人杰實際上都能看出自己國家的弊端,但為政者卻從未想過改變。

  有些人是對自身能力的不確定性,怕自己的大張旗鼓的改,變,若是失敗了,后人就再難去撼動這些陳規舊法,也有很多人都是想著,得過且過,反正自己這一代還能正常運轉,就不要想著上百年,甚至幾十年后的事情,當然這種想法的人占了一大部分。

  “可若是不走,怎會知道走錯了呢?”朱見深的臉色很是堅定。

  實際上最初的朱見深也是很惶恐,有的時候也在想著,這么大的一個國家,自己是否有能力將其帶向輝煌呢。

  他也曾遲疑過,也曾迷茫過,也曾退縮過。

  不如自己就當一個太平的皇帝好了,玩玩瓷器,年紀到了找個相貌端正的皇后,幾個漂亮妖艷的妃子,這不是大多數男人想要的終點嗎?

  可在短暫的遲疑,迷茫,退縮過后,換來的是一次次更加堅定的內心。

  他既然來到了這個地方,成為了大明的皇帝,就應該為國家做出一些貢獻,這是他無法逃避,推辭的。

  …………

  在大明北上滅亡北元后,高麗國也發生了變化,其大將李成桂推翻了高麗王朝,為了獲得大明認可,遣使節到南京請洪武皇帝賜名,而洪武皇帝便從古名中選擇了朝鮮,并認為“朝日鮮明”頗為文雅,便裁定下詔,高麗王朝更改為朝鮮國。

  李成桂稱王后,事事跟著老大哥大明,以儒家治國,學習傳統大漢文化,儒家思想也取代佛教成為了國家的治理理念。

  朝鮮國王的作為也被大明洪武皇帝將其列為了不征之國。

  他們每一任的君主繼任之后,都要遣送使節到北京城來,告訴大明皇帝,我們換個王,并讓大明皇帝對其進行冊封,不然這個王當著合法性都不足。

  而現在朝鮮國內卻是李瑈掌權,也就是現今朝鮮國王的叔叔。

  在成化三年的時候,李瑈曾經到訪過北京,不過卻沒有見到大皇帝陛下,而是由禮部的官員接待,并如愿見到了于謙,不斷的透露著朝鮮國內,君主幼小,朝中不安穩,實際上是想試探于謙對此事的看法,能不能支持他穩定國內局面,甚至取而代之。

  于謙聽著李瑈的話,還以為他在暗諷大明呢,便出言教訓了幾句,李瑈在大明唯唯諾諾,說著一定要好好的輔助自己的侄子,穩定局勢。

  可這家伙也是說一套做一套,回到朝鮮,在大明成化四年的時候,就發動了癸酉靖難,將朝鮮國王身邊的安平大君,以及重臣金宗瑞的朝中勢力肅清,徹底架空了朝鮮國王,獨霸朝鮮小朝廷。

  現在的朝鮮國王只是個幌子,所有的事物都是他這個首陽大君來一手操控。

  而現在明軍在朝鮮境內修建著他們的城墻,堡壘,這讓首陽大君很慌亂。

  難道是朝中有人將朝鮮國內發生的政變,偷偷的泄露給了大明,他們在自己境內修建堡壘,是為了幫助自己的小侄子重掌大權嗎?

  野心家想的東西也多。

  若是李瑈知道石亨就是想貪個百里來地,一定會痛快答應,可就是因為不知道石亨的真正用意,才開始了作死旅行。

  李瑈怕不怕大明,那肯定是怕的,現在國內的勢力被自己壓服了,看起來現在自己穩如泰山,可明軍一旦開始進攻朝鮮,那內部的勢力也會風起云涌,甚至危及到自己的性命。

  李瑈不得不謹慎行事。

  他派出的使者團隊很隆重,由幫助他獲得政變勝利的韓明澮親自帶隊。

  李瑈經常自稱韓明澮為我之子房。

  韓明澮到了京師之后,并沒有第一時間去禮部,而是自己通過各種手段開始打聽大明現在誰最得寵,誰最有權利。

  經過兩日的打探,也摸清楚了一點。

  大明朝的小皇帝寵信右都御史徐有貞,而大明朝現在最有有權利的是內閣首輔于謙,李賢等人。

  韓明澮來大明已經數次,也從禮部官員的口中得知了一些于謙的為人,若明軍真的想干涉朝鮮內部的政變,自己即便花費再多的金銀也打動不了于謙。

  就這樣,名聲不太好,又受到小皇帝信任的徐有貞便出現在了韓明澮的視線中。

  應該能從徐有貞的口中得知一些大明的想法,甚至也能通過賄賂徐有貞繼而影響到大明朝的小皇帝,讓他們對朝的政策發生變動,就是有了這個想法。

  趁著夜色降臨,韓明澮帶著隨從找到了徐府。

  府中的徐有貞正坐在搖椅上,看著空中的星星,手中不斷掐算著。

  “天象顯示,我有二十年之大運,看來,不讓太上皇回來,是我徐某人做的最對的選擇。”徐有貞正在沾沾自喜的時候,一名下人躡手躡腳的走了過來。

  “老爺,外面有幾個人求見老爺。”

  “誰啊。”

  “他們說是朝鮮的人,小的聽他們的語氣,也確實不像大明的人。“

  ”朝鮮的人來找本官干什么,你,你帶著他們去禮部。“徐有貞有些不耐煩,什么小魚小蝦都能見到我徐有貞嗎。

  這下人應了一聲后,便朝外走去。

  而徐有貞又開始抬起頭看著星星,趕忙掐算起來,哎呦,這運勢怎么減了一分,本來能當太師,現在只能當少保了。

  難道這幾個朝鮮人跟自己的運勢還息息相關了。

  想通此點后,徐有貞站起身來說道:“你,你將他們帶到客廳吧,老爺我換完衣服就過去。”

  下人聽到后,轉身點頭授意,轉過身后不由低聲說道:“老爺什么都好,就是愛神叨叨的,特別是這兩年,都入迷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