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 第703章 政通人和
  朱見深正在坤寧宮外,看著玩鬧的孩子們,正輕松自在的時候,高義拿著一封書信,小跑著過來了。

  “為何如此之急……”朱見深笑著說道。

  “陛下,孫瓚的書信,是關于于太保的……”

  聽到這話,朱見深臉上的笑意,立馬消失不見。

  而趕忙從高義的手中接過書信,查看起來。

  看完信中的內容,朱見深臉色憂郁,竟是有些手足無措的慌張。

  他慢慢的放下書信,而后看向高義:“你,你找一找在京的名醫,讓他們去一趟,去一趟錢塘……”

  高義聽完之后,趕忙應旨,小跑著離開了坤寧宮。

  等到高義離開之后。

  朱見深重重的嘆了一口氣。

  這,這是怎么了。

  再過半年,自己就能再見到于謙。

  他怎么病了呢。

  難道上天就是想著讓自己留有遺憾嗎?

  這是對自己多疑,剛愎的懲罰?

  實際上,現在的朱見深已經不需要于謙了,甚至說,于謙也早就成為了皇帝陛下權力道路上的阻礙。

  雖然,于謙一心為公,但不可否認,他在朱見深十二歲之前,處理國家所有事務,是個站皇帝,是個權臣。

  自古以來,權臣最后的落幕,都是帶著些許的鮮血……

  不是死后被清算,就是活著的時候跌落神壇。

  而朱見深選擇的比較溫和,讓于謙告老還鄉,辭官歸隱。

  于謙退出權力高層,是年輕皇帝徹底掌握帝國權力的標志。

  他離開的很是灑脫,仿佛對權力沒有一絲眷戀……

  也就是因為這份灑脫,讓朱見深的內心深處覺得有些虧欠……

  老了,病了,代表著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朱見深嘆了口氣,他看向還在玩鬧的孩子們:“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或許,我們已經見過最后一面了。”

  實際上,朱見深在看完書信之后,第一個想法就是立即動身,他自己也想再見到于謙一面。

  可皇帝的身份,卻不能讓他這么做。

  高義下去之后,便跑遍京師,找到了十幾名醫術高深的郎中,并且安排他們前往錢塘。

  …………

  皇帝陛下南巡。

  于謙從安南趕回了南京城。

  跟徐有貞確定準確時間后,便動身回到了自己的錢塘老家。

  出去兩年,能夠安然無恙的回的自己的老宅,于謙是非常滿足的。

  他回到老家之后,便恢復了之前采菊東籬下的生活,跟著自己的老仆種地生活,時不時的充當一個嚴肅的爺爺,來教給他剛剛懂事的孫子,如何做人……

  生活很是平靜。

  可在入秋后,于謙便在一場突然的降溫中,感染了風寒,病下了。

  起初,王郎中再給于謙醫治之后,癥狀得到了緩解。

  但,病根卻是種下了。

  于謙不讓王朗中伸張,在最后的一段時間中,整理了一番自己這兩年外出的見聞,合集成風土錄。

  而好了不到一個月,病又復發了。

  并且癥狀越來越嚴重,數次昏迷不醒。

  眾人都認為于謙雖然七十多歲了,可身子骨很是硬朗,從未生過病,這次也不會有什么大礙,慢慢就會好的。

  世間之事總是事與愿違,于謙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最后已經不能下床了。

  遠在錢塘的孫瓚在于謙剛剛生病的時候,就想著稟告陛下,過了兩日,于謙好了,第一次就沒有稟告成功,一個月后的復發,病情越發嚴重,孫瓚就慌了神,趕忙派人趕往京師送信,一封是給皇帝的,一封是給于謙的女兒。

  而朱見深派遣的郎中到了錢塘之后,還未休息,便一一過來醫治,不過,卻都束手無策。

  油盡燈枯,仿佛已經成了定局……

  昏暗的房間中,燭火閃爍,好似下一刻就會熄滅一般。

  在于謙的床前,跪著多人,朱驥這半個兒子也在奏請皇帝之后,帶著夫人回到了錢塘,送自己的老岳父最后一程。

  躺在床上的于謙,慢慢的睜開了眼睛。

  于冕看到之后,驚呼道:“父親醒了,快,快讓先生們進來……”

  他雖然喊得聲音比較大,可卻沒有人去喊郎中。

  因為醫師們都已經說了,大限將至,就在這兩三天了,已無在喝藥受罪的必要了。

  這個時候的于謙舒服了很多,呼吸也算通暢,也沒有之前那么頭昏,聽著身邊兒女們的哭聲,于謙心里面明白,自己快死了。

  不過,他卻沒有一絲恐懼。

  人生自古誰無死啊。

  他趁著自己現在還有力氣,交代了兒女們一些話。

  而后又讓人把房間外守著的孫瓚叫了進來,將他這外出兩年謄寫下來各地的風土人情,百姓疾苦之事的風土錄,交給了孫瓚。

  讓他在南京,代替自己交給皇帝。

  看著如此虛弱的于謙,孫瓚的內心也很是悲痛,將東西收好后,便跪下身去給于謙磕了三個頭。

  將事情安排完后,于謙便閉上了眼睛,想著他的一生。

  從八歲時,他被鄉鄰稱呼為神童,通經書大旨,屢出奇語。

  “一年兩度伐枝柯,萬木叢中苦最多。為國為民皆是汝,卻教桃李聽笙歌。”

  “護主有恩當食肉,卻銜枯骨惱饑腸。于今多少閑狼虎,無益于民盡食羊。”

  重名節,輕名利,重成仁,輕殺身,重社稷,輕君王這是他為官之后的政治主張……

  在真正的走向生命盡頭的時候,于謙想到了遠在京師的那個學生。

  嘴角露出了微笑。

  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應在成化一朝實現……

  這一生,無憾矣……

  天高露濃,一彎月牙在西南天邊靜靜地掛著。

  清冷的月光灑下大地,照在于謙的老宅之上,老宅之中的哭泣聲,時而傳出……

  一場秋雨一場寒,今年的江南在入秋以來,雨勢不減,氣溫也是下降的極快。

  達官貴人們正在期盼著今天冬天的第一場雪,對于寒冷的天氣并沒有什么直觀的感受。

  而普通的百姓都早早的認定,這可能是近十年來,最寒冷的冬天,他們為了明年的光景而擔心,為了莊稼是否可以大豐收而憂慮。

  不過,不管是冬天第一場雪的風花雪月,還是普通百姓的些許擔憂,在于謙死亡之后,便顯得不在重要了。

  于謙,大明帝國全篇歷史中的轉折人物,乃至在整個華夏歷史中占據璀璨一頁……

  成化十六年十一月六日,突發疾病,不治而亡………………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