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 第715章 博大精深
  在華夏歷史長河中,大一統封國為鞏固政權,對北方異族的征戰,頻繁發生,征伐不斷。

  為保證軍事行動所需之大量糧草的運輸,在水運上占有主導地位的年代,溝通南北水運,開鑿運河無疑對軍事行動是十分必要的。

  而隋煬帝楊光下令開鑿大運河。

  這也是一項弊在當朝,利在千秋之事。

  漕船往來,千里不絕,天下舟船所集,常萬余艘,來形容隋朝大運河的輝煌。

  而此時的朱見深正走在河岸邊,遠遠的眺望著遠方的船帆。

  在其身后,跟著李賢,徐有貞兩個人。

  高義,趙化農兩個貼身太監都在十步開外的地方站著,十幾位官員包括韓雍,彭時在內的內閣成員也都在高義,趙化農身上站著。

  能夠近皇帝身邊的除了河岸兩邊的錦衣衛之外,就只剩下了李賢,徐有貞兩個人。

  實際上來之前,朱見深心里面還多少有些忐忑,自從登以來,就很少在水邊晃悠過,這次可以說是破例了。

  “長江為江,黃河為河,長江水清,黃河水濁,長江在流,黃河也在流……”看著眼前波瀾壯闊的運河,這朱見深忽然開口說道。

  所說之話,來自于后世自己孫子輩嘉靖皇帝評價嚴嵩之時的開篇。

  “古諺云:圣人出,黃河清。可黃河什么時候清過?長江之水灌溉了兩岸數省之田地,黃河之水也灌溉了數省兩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濁而偏廢,自古皆然……兩位愛卿,覺得朕的這番話有沒有道理……”

  李賢,徐有貞聽完之后,互相對視一眼,但想法卻都不同。

  “陛下,黃河是大明的黃河,長江亦是大明的長江,黃河泛濫成災,給兩岸百姓災難之時,要痛下決心治理,長江泛濫成災,給兩岸百姓帶來災難的時候,也要治理,水清水濁,并無不同,只看對百姓,對社稷是否有益處,長江、黃河本就無法評價好壞,本就該共同維護江山,實現共治,……”李賢緩緩開口說道。

  這里的長江黃河,李賢覺得是對自己,對徐有貞的一個概括。

  自己應該是代表著清澈的長江,而徐有貞代表的是渾濁的黃河。

  朱見深聽完李賢的話后,點了點頭’:“李愛卿,你這樣解,倒也是有些道理,治理天下就是用人,什么人都要用,黃河長江就是如此……徐愛卿呢,也說說……”

  “是,陛下……”徐有貞趕忙應道,而后略微停頓片刻后,看向李賢:“臣覺得首輔大人,說的還較為淺了一些,臣認為,陛下應該是拿黃河自比,而長江就是滿朝的文武官員……”

  聽完徐有貞的話后,朱見深來了興趣,轉過頭看了一眼徐有貞。

  徐有貞聽完李賢的話后,覺得有些道理,可又覺得陛下的意思應該不是那么簡單的。

  他能夠清晰的感覺到黃河應該是朱見深的自比,而長江像是對百官們的一種簡述……

  “渾濁的黃河只是表面的渾濁,因為沒有什么東西能夠限制他,所以他不好的一面都可以展露出來,天下沒有不是的君主,只有不是的臣子,所以黃河可以肆無忌憚的將他的泥沙全部展現出來……

  “而清澈的長江,雖然表面上清澈碧藍,但泥沙都是藏在其中,只是因為有著帝王的看管,禮教的約束,才不敢像皇帝一樣,將心中不堪,盡露無遺……”

  徐有貞長篇大論之后,朱見深點了點頭,而后看向李賢:“李愛卿,覺得徐愛卿的話有沒有道理呢?”

  “頗有見地……”李賢輕聲說道。

  聽完兩個老狐貍的話后,朱見深保持了沉默。

  實際上,他心血來潮,故作高深的說出這番話,就是想要引出當年隋煬帝修大運河的事情,意思很簡單,諸多事情有利有弊。

  可現在他們卻深刻剖析,說的還都有些道理,讓自己的思緒一時半刻追不上去了,他明白徐有貞沒有說出口的意思,這個問題的逼格立馬就高了起來。

  讓自己本來準備往下說的話,卻無處談起了。

  而朱見深只能面不改色的轉過頭去,重新看向大運河,只能在心里面輕聲嘆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閱讀理解千變萬化,果然啊,老祖宗的智慧,深不可測啊…………”

  朱見深就在運河邊轉悠了半個時辰,他拒絕了李賢邀請陛下乘坐巨船的請求,而是乘上了馬車,返回天津城……

  回到城中之后,朱見深便在書房之中,查看了一些轉運過來的特別人物的奏章。

  朝鮮王越的奏章,詳細的說了,對朝鮮南方諸多民治的一些新的變化,放慢穩定的速度,來平息漢王的怒火,對此,朱見深只是詳細的看了一些,并未批示,朝鮮的事務,他很少插手,在外做事,最怕的就是遙控指揮,稍稍指揮不好,結果就會大相徑庭……

  王越肯定是有難處的,朱見深也體諒他,放慢就放慢吧。

  反正現階段,大明還沒有做好對小鬼子島發動全面戰爭的準備,對于朝鮮南方的需求現階段也不大。

  還是要慢慢的發展,先把航海的基因種下,南方遠航商路順遂之后,大明也可以將這方面的所有收入,都放在海軍之上,讓軍需司研發威力更加龐大船載火炮……

  實際上,對付小鬼子島的事情,朱見深一直都在心里面放著呢,以后大明的敵人,或者說,整個華夏民族的敵人一定是來自海上,而不是陸地之上。

  在成化十二年,校場之上,朱見深見到了第一代軍需司的鳥槍,而后五年過去了。

  現在軍需司的快發鳥槍都研發到了第四代,射擊的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輕便,。

  在朱見深看來,不到二十年,火槍技術可能會發生一次翻天覆地的變革,到時候,北方的敵人就會變得能歌善舞起來。

  當然,這一切都還是來自朱見深對于研發經費的龐大投入,在加上自己半吊子的槍械知識,給工匠,以及設計人員來了一些靈感,才讓火器的發展走上了捷徑……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