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 第359章 占卜兇吉
  “萬歲,萬歲,萬歲!”

  巴陵城外,沿著長江的江面上,在六月初一這天,只見到有無數的大小船只上,正飄揚著藍底黑字的大順闖字大旗,順字大旗,旗幟在東風的吹拂下迎風招展,而長江兩岸,盡是浩浩蕩蕩的藍衣白帽,手持刀槍的大順天兵,看起來是威風凜凜的,前不見頭,后不見尾,出師之盛大,比之多爾袞在一個多月前發起的二次南征的規模還要大。

  足足十六萬大順水陸大軍。

  在巴陵誓師。

  而此時,大順皇爺李自成,正身穿著藍袍,后披大紅披風,頭戴氈帽,站在萬軍叢中,意氣風發,指點江山道。

  “此戰是額們大順二次東出討明,上一回,我大明東征討明,不過旬月間,破太原,下寧武,大同,宣府,兵鋒直抵居庸關,朱賊皇帝,太子,倉皇棄北京而南逃,額們大順天兵,所過之處,民眾竭誠歡迎,一派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朕眼前,而經此一役,這才有了我大順,虎視天下的局面!”

  “如今,朱賊潰逃之南京,仍倒行逆施,殘虐害民,不思改正,朕今日,發我大順三十萬天兵,東出討明,誓要一舉,將這殘害天下蒼生的朱明,給一舉滅亡,讓天下百姓,皆可以沐浴在額們大順仁政下,安居樂業,過太平安樂的日子……”

  “皇爺英明,此戰我軍,必勢如破竹,一舉蕩平東南,定我大順千秋之鼎,安東南萬家之邑!”

  李巖等大順文官,著藍衣烏紗,在李自成馬前,拱手回答道。

  而大軍師宋獻策,則羽扇綸巾,站在三軍陣前,朝李自成說。

  “皇爺,額欲一卜兇吉,看額們大順三十萬天兵,此番出征,是否,是兇……”

  “哦?”

  李自成一副詫異模樣,隨即,當著三軍的面,然后朝宋獻策說。

  “軍師,何以占卜?”

  “額有一袋銅錢,共計五十枚,將銅錢倒于案上,若銅錢正面多,那便是吉,若是背面多,那便兇!”

  “那好,朕就看看,額大軍此番出征,究竟是兇是吉!”

  李自成點了點頭,而宋獻策也一含糊,命人搬來了張桌案,隨即,從懷里摸出來了一大袋子的銅錢,這銅錢悉數都是大順永昌通寶——大順肯定不能鑄朱賊的崇禎通寶了。

  只見到,宋獻策一副鄭重模樣,隨即,將銅錢傾倒于桌面上,一時間,周遭眾人不由驚呼。

  “都是正面,都是正面啊!”

  卻見這桌案上,五十枚大順永昌通寶,悉數都是正面朝上,永昌通寶四字,清晰可見!

  “哈哈哈哈,看來額們大順,此番東征討明,是天命在我大順啊!”

  李自成大笑幾聲,隨即,揮了揮馬鞭。

  “把案子抬去,讓三軍將士們都看上一眼,讓他們知道,天命在額們大順!”

  “唯!”

  旁邊的郝搖旗趕緊接了令。

  然后,領著一大隊御營的親兵,抬著那桌子就走。

  而宋獻策身側李巖,卻是暗中鄙夷——不就是鑄了一批,兩面都是永昌通寶的銅錢嘛,至于擱這故弄玄虛?

  也就是糊弄糊弄那些個大頭兵!

  不過李巖可不敢拆穿這事——這故弄玄虛的,肯定是李自成授意下辦的,他要是拆穿了,那就是打李自成的臉,那可是會掉腦袋的!

  誓師完畢,又砍了十幾個,被逮到巴陵的地主老財祭旗后,大順天兵,便浩浩蕩蕩的水陸并進,從巴陵出發,帶著鋪天蓋地的兵船,幾乎將長江江面給遮蔽,往東面下游的武昌殺將過去。

  這一回,李自成也算是找到了克制朱慈烺的長江水師的辦法。

  那就是,火船!

  湖廣水網密集,無論是湘江,還是上游,船只頗多,再加上,大西國投奔大順后,原本投靠張獻忠的那些個洞庭湖水賊,也都歸了他李自成,而且李自成這些日子,在湖廣也不是什么都沒干,他是一直命人伐木造船。

  如今,大順的大小戰船,加起來有數千艘了,雖然絕大多數所謂的“戰船”,都是那種小舢板。

  但饒是如此,如此密集的船只,也足夠遮蔽江面。

  真要是打起來,這么多的火船,再順流而下(這會長江正處于豐水期,水量充沛,順流而下的船速很高)不說擊敗了朱慈烺的長江水師,用火船把朱慈烺的長江水師逼走,奪回湖廣的“制江權”,還是沒什么問題的!

  李自成在六月初一,正式展開他的二次東征討明的時候。

  朱慈烺則也踏上了出鎮武昌的道路。

  此時,大明朝的撫軍監國太子朱慈烺,正站在一條逆流而上的五級風帆戰船上面,饒有興趣地聽著一旁的手下匯報著情況。

  “殿下,第二軍如今過了大別山,眼下已經進入到了汝寧府了,另外,江西那邊,我軍新采購的斑鳩銃也業已經運過去,第五軍的戰斗力,應該也不成問題……”

  “不過,湖南那邊的兵力,恐怕就有些難辦了,另外,李自成在巴陵上游,集中了大量的船只,充作火船,為的就是對付我長江水師,恐怕真要是打起來,那就有些難堪……”

  “看來這一仗是有些棘手的,得打個一段時間!”

  朱慈烺喃喃道。

  “最后拖延到秋冬再大打……”

  旁邊的侯方域說,侯方域如今是到統軍都督衙門當參軍了。

  因為他考進士老是考不中,所以,也只好走武途了。

  “嗯,拖到秋冬比較好!”

  朱慈烺也表示認同,拖到秋天,地里的稻谷都收了,到時候再大打出手,也不用擔心湖廣的收成,也不至于說,打完了仗,又要賑濟災民。

  “傳本宮的旨意,以全速往上游駛去,盡量早日趕到武昌!”

  朱慈烺想早點趕到武昌,但事情豈是那么的容易的?

  這不是,朱慈烺離武昌還遠遠的呢,他才到江西,武昌城外,當到了初五這天,沿江浩浩蕩蕩而下的大順天兵,就已經兵臨武昌府境內。

  而當李自成的大軍到達武昌城之前,隔江的漢陽,漢口兩鎮上面,這些日子,大順又重新修筑的炮臺,還有里面,新添的那些個,在湖廣融了佛像,筑出來的青銅大炮,也在不停的開火。

  與漢陽門城樓,還有武昌城內鳳凰山炮臺里面的明軍,展開了對轟。

  一時間,整個武昌城內,是亂作一團。

  陳德直接拋棄了外郭城墻,和大多數情況下,只能被動挨炮轟的漢陽門,將所有兵力分散到了鳳凰山炮臺,還有楚王府,準備堅守此地。

  而城內的百姓,眼瞅著守軍放棄了他們,是隨即就分成了兩派。

  一派是那些個,以貧民,還有那些個在武昌城內討飯吃的苦力們。

  這些人是占了大多數。

  他們都是武昌城里面窮苦百姓。

  大順的到來,對于他們而言,可不是什么壞事——大順的“好名聲”,可已經傳遍了湖廣,這些城市貧民是巴不得大順過來,給他們當家做主,讓他們翻身做主人。

  但除了這些人,武昌城內還有一部分人,就意識到滅頂之災到來了。

  這些人就是富商鄉紳,還有那些個從湖廣境內逃到武昌城避難的那些個難民。

  這些人都是大順要鎮壓的存在啊。

  這不是,眼瞅著守軍進了楚王府棱堡,還有進駐了鳳凰山炮臺,如今武昌城朝西面開的幾座城門,是人擠人,人挨人,無數人推掇著想要逃走。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