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三國之無賴兵王 > 第2408章 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曹恒和曹毅原本打算去各宮探望皇后、皇妃和其他妃嬪。

    看出他們的心思,丁瑤干脆讓宮女把皇后、皇妃和妃嬪們都給請了來。

    袁芳等人見到丁瑤派來的宮女,當即就明白過來。

    她們也不用再在自己的寢宮等著,太后這是舍不得兩個孫兒,要把他們多留在身邊一會。

    明白丁瑤的心思,袁芳等人當然不會不識趣。

    后宮后妃紛紛來到太后的寢宮,平日里雖然不能算冷清也絕對說不上熱鬧的地方,陡然多了許多生趣。

    太后的寢宮熱鬧非常,曹鑠卻沒有過去。

    后宮的后妃,他一次見兩三個還成,要是見的太多,還真是會被吵到頭疼。

    女人多的地方,麻煩也多。

    曹鑠可不愿意這個時候往太后寢宮去湊。

    坐在書房里,曹鑠批復著前一天送來的奏折,鄧展來到門口:“啟稟陛下,已經問清楚了。”

    頭也沒抬,曹鑠問了一句:“全都去了?”

    “后宮自皇后以下、嬪妃以上,全都去了太后寢宮。”鄧展回道:“太后那里,今天是真的熱鬧。”

    “還好我沒有過去。”曹鑠說道:“上回太子回來,后宮嬪妃也都去了太后那里,我和太子居然被趕到外面房間。里面女人太多,我們根本插不上話。”

    提起上回曹恒回來,曹鑠說話的語氣像是受了不少氣一樣。

    鄧展聽了覺著好笑,卻又不敢笑出來。

    “怎么?”抬頭看了一眼還站在外面的鄧展,曹鑠問道:“是不是覺著很好笑?”

    “不敢。”鄧展回道:“陛下說話,誰敢發笑。”

    “只是不敢,并不是不想。”曹鑠說道:“你那點心思,難道我還不明白?”

    “太子和二皇子在外征伐許久,如今返回長安,太后舍不得他們,留在寢宮多說會話,為了不讓兩位皇子在去后妃們的寢宮去問安,把后妃都請到太后那里,也在情理之中。”鄧展說道:“其實有句話,臣不知道該不該說。”

    “我不讓你說,難道你就不想說了?”曹鑠橫了他一眼:“想說就說,要是不想說,就給我憋回去。”

    “臣認為陛下給太子和二皇子賦閑的日子太少。”鄧展說道:“才從關外回來,還沒喘口氣,二皇子接著就要上任長安令,太子更是事務繁多,只怕以后連歇一歇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要不是陛下把兩位皇子的日程安排的太滿,太后也不至于這么做。陛下也不是不知道,太后還是喜歡清靜,并不喜歡她那里人多。一改常態,無非是祖母對孫兒的疼愛罷了。”

    “你說的是沒錯,我又怎么可能不知道這些。”并沒有示意鄧展進屋,曹鑠對站在門口的他說道:“太子監國,而且我又給了他聽政的權利。他肩膀上的擔子,可要比你們想象中重的多。至于二皇子,太子也曾在書信中提起過他的能耐。要是太子沒有虛妄之言,區區長安,他還是能夠治理妥的。”

    鄧展站在門口沒有應聲,曹鑠說的這些,他是一句話也接不上。

    書房里,曹鑠想了一下,對鄧展說道:“派個人去鄴城,把任城王請到長安,就說我有要緊事和他商量。”

    曹彰前往鄴城之前,曾在長安見過曹鑠。

    當時曹鑠只告訴他,卞夫人并非病故,而是自殺。

    懷揣著疑惑,曹彰到了鄴城。

    從曹植口中聽說了整個來龍去脈,他才明白,先前的疑惑完全都是虛妄,曹鑠根本沒有隱瞞他任何事情。

    辦完了卞夫人的喪事,曹彰和曹植面朝陵墓站著。

    兄弟倆一個是任城王,一個是陳王,彼此都是有些財力,卞夫人的陵墓修造的雖然不能說氣勢宏偉,也不算太過寒酸,至少比那些一等公卿的陵墓,還有有氣魄些。

    “要不是陛下恩典,讓我們把母親送到鄴城安葬,母親怕是只能有坐小小的墳塋。”曹植嘆了一聲說道:“母親臨終前也知道她的過錯,讓她始終耿耿于懷無法放下的,其實還是兄長……”

    “不要說了。”曹彰打斷了他:“你要說什么我全都知道。這幾年,我也不是不想來看母親,只是每每想到她做過的一些事情,實在是難以釋懷。要是知道母親會……”

    說到這里,曹彰沒能再說下去,眼圈已經是紅了。

    知道他心情郁結,曹植也沒再多說什么。

    兄弟倆面朝陵墓站著,良久無言。

    一名衛士跑到他們身后:“啟稟任城王、陳王,陛下派了使者過來,說是有話帶給任城王。”

    “我來鄴城之前才去過長安,陛下什么也沒對我說。”曹彰看向曹植:“怎么這會突然派人過來,又要我去一趟長安?”

    “既然是陛下召兄長過去,兄長只管去也就是了。”曹植回道:“見了陛下,自會知道他要兄長做什么。”

    “你打算怎么辦?”曹彰又問。

    “我打算在鄴城為母親守陵三年。”曹植說道:“陳國有地方官府,也用不著我操心。”

    “母親的陵墓,多勞煩你了。”曹彰向曹植拱了拱手。

    曹植躬身給他行了個大禮:“兄長好走!”

    轉身離開,曹彰在衛士的引領下,見到曹鑠派來的使者。

    當初曹彰沒有去任城的時候,每天都跟在曹鑠身后。

    大魏朝廷上下,哪會有人不認得這位深受皇帝親近的任城王?

    見到曹彰,使者迎了上來。

    躬身一禮,使者說道:“我奉陛下旨意,請任城王即刻前往長安。”

    “陛下知道我已經辦完了母親的喪事?”曹彰問了一句。

    “算著日子,陛下認為任城王是辦完了。”使者回道:“要不是算出卞夫人喪事已辦的穩妥,陛下也不會讓我來請任城王。”

    曹彰想了想,使者說的確實沒錯。

    以卞夫人陵墓能造的規模來說,就算他和曹植想給造的很大,也不可能超出了原本應有的規制。

    依照卞夫人的身份,他和曹植建造的陵墓并 陵墓并不算過。

    可要是按照她早些年做過的那些事情,當今太后只要發一句話,陵墓立刻就會被人拆成一片斷瓦殘垣。

    曹鑠下旨,讓曹植把卞夫人的尸身帶來鄴城,也是為了不在太后的眼皮底下。

    當年離開鄴城,太后就不會再回去。

    畢竟鄴城給她留下了太多不好的回憶。

    曹彰上回去長安,曹鑠曾當面說過,到了鄴城,他可以對卞夫人的葬禮睜一眼閉一眼。

    雖然曹彰和曹植來到這里之后,有些做法確實不合時宜,卻沒有人敢于出面阻攔。

    地方官員不笨,卞夫人是死在長安,尸身會被帶到鄴城,顯然朝廷有所授意。

    至于以什么禮數安葬卞夫人,只要不超出規制,當然不會有人暗中說什么。

    背后搗鬼,說不準沒能害了倆人,反倒給自己惹來不小的麻煩,畢竟送到朝廷的消息,全都是被當今皇帝收去,絕對不可能送到太后那里。

    曹鑠令人來到鄴城請曹彰去長安,事情已經辦妥,曹植也表示會留在這里守陵。

    再沒有什么牽絆,曹彰當天就收拾行裝,帶著一隊衛士跟隨曹鑠派來的人,往長安去了。

    數日之后,返回長安的曹恒等人都有了具體的事務,曹毅也上任長安令,做起了皇城的父母官。

    曹彰在一隊人的護送下來到長安城。

    進了城門,他直奔皇宮。

    來到皇宮正門外,曹彰下了馬。

    剛進皇宮,他就看見鄧展等在那里。

    迎上曹彰,鄧展見禮說道:“任城王可算是來了,陛下已經等的很是焦躁。剛才聽說已經到了城門口,催著我前去迎接,沒想到我才來皇宮門外,就撞見了大王。”

    “鄧將軍知不知道陛下找我過來,是有什么事?”曹彰向鄧展打探曹鑠的意圖。

    鄧展和祝奧都是每天跟在曹鑠身邊的人,要說這個世上誰最了解曹鑠,并不是太子曹恒,也不是丞相郭嘉,恰恰應該是他身邊的兩位隨身將軍。

    不過他向鄧展打聽的時候,也沒有抱著太大的希望。

    作為曹鑠身邊的人,鄧展要是口風不緊,早就被替換了下去。

    果然,鄧展回道:“陛下當初只是讓我選人去請任城王,并沒有告知請大王過來是為什么。”

    從鄧展的語氣和神情,曹彰看出他一定知道其中緣由,只不過不肯說罷了。

    鄧展不肯說的,他追問也不可能問出個結果,于是也就不再多問。

    反正見到曹鑠,曹鑠也會把緣由說給他聽。

    曹彰每次來見曹鑠,都會在書房接見。

    引領著曹彰來到書房門外,鄧展上前稟報:“啟稟陛下,任城王到了。”

    “既然來了,還不快請進來?”書房里傳來了曹鑠的聲音。

    鄧展回身對曹彰說道:“陛下請任城王進去。”

    曹彰向鄧展道了個謝,隨后走進書房。

    坐在書房里的曹鑠還在批閱著奏折,聽見有人走進來,他抬頭看向曹彰:“來了?”

    “陛下召我過來,片刻不敢耽擱,還是讓皇兄等的急了。”曹彰躬身一個大禮:“請陛下恕罪。”

    “雖然確實讓人等的焦躁,可算起路程也差不多該今天到。”曹鑠說道:“我也不怪你,請你過來,是有一件事和你商量。”

    曹整問道:“敢問陛下,究竟是什么事需要臣弟去辦?”

    “我最近總是在想,大漢朝封王不少,各自盤踞一地。”曹鑠說道:“當大漢飄搖,搖搖欲墜的時候,那些封王不僅沒有匡扶漢室的念頭,反倒還都想趁著亂世分一杯羹,以至于漢家廟堂傾頹,最終被我們大魏替代。每每想到這些,我就覺著心里不安。”

    雖然曹鑠沒有明說,曹彰卻聽出了他的意圖:“陛下的意思是,封王的權勢太大,反倒會給朝廷惹來麻煩?”

    “難道不是?”曹鑠反問了一句。

    “陛下打算怎么辦?”曹彰說道:“我在來的路上,也曾聽人說過,陛下封了二皇子為淮南王,卻不許他前往封地,反倒給了他個長安令的官職,要他在長安做官。難不成陛下也打算這么對待以往的封王?”

    “子文好像不太贊同我那么做?”曹鑠說道:“也難怪,畢竟牽涉到了你的利益。要你交出兵馬,封地只是食邑,不掌管軍政事務,你也會心中不爽。”

    “陛下難道還不清楚我?”曹彰回道:“只要陛下想做的,我都會鼎力支持。等到陛下決定封王交出兵權,再不過問封地軍政事務,我自會首先響應。”

    “你覺得我要是下詔,會有多少封王公然反對?”曹鑠說道:“要知道,大魏封王不少,他們的兵馬聚集起來,也是個不容小覷的數目。”

    “再過幾十年,朝廷想要收回封王實權,很可能會諸多掣肘。”曹彰說道:“然而眼下去不會。陛下是大魏的開國之君,不說大魏臣僚都很清楚陛下的能耐,就連邊關的異族也是了然。只要陛下下詔,即使有人心中不爽,也只能依照著詔令辦事。”

    “你認為我可以那么做?”曹鑠追問了一句。

    “陛下把我找來,無非是想要我做頭一個響應的封王。”曹彰說道:“我覺著陛下可以以召集封王來到長安參加家宴為由,請各地封王前往朝廷。即使有人托病不來,只要大勢已成,他們也沒有回天之力。”

    “削奪了封王的兵權和執掌地方政務的權力,對你也是不利。”看著曹彰,曹鑠問道:“你為什么連一個反對的理由也沒有說?”

    “如果我說了反對的理由,陛下是不是就不再削奪封王權限?”曹彰反問。

    “當然不。”曹鑠回道:“封王務虛,已是必然。”

    “既然是必須要做的事情,我反對了也沒用處,我為什么要說那些沒用的話,惹陛下不快?”曹彰說道:“與其和陛下鬧的不歡而散,還不如干脆迎合,至少也能博得陛下歡喜。等到拿走了我的兵權和執政大權,或許還會想到我的好處,給我安排個有實權的官職。”

    “回長安吧。”曹鑠對曹恒說道:“如今我身邊連一個兄弟也沒有,真的成了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