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 >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鬼之謀,魔改戰陣
  “被動防御肯定是不行的,只等著各地抗清起義來牽制清廷,或者是吳三桂,也是下策。”

  “只有主動出擊,四下聯絡,才能在各地燃起星星之火,而不是局限于川東或川西,甚至是全川,始終處于孤處一隅的狀態。”

  黃立的思維在改變,從懼怕吳三桂,到輕易不招惹,現在又想到了主動插手云貴土司的反清起義。

  “敵人的敵人,即便不是朋友,也能夠加以利用,用來削弱敵人的力量。”

  黃立取出自己貼身秘藏的小本本,在上面又做了記錄。

  “康熙三年,水西安坤反清;康熙四年,云南貴州土司反清;康熙五年,云南土司反清……”

  為什么都集中在云貴兩省,每年都有,就在吳三鬼的地盤上呢?

  黃立摸著下巴,開始深入思考這其中是否隱藏著什么規律,以及更深層的原因。

  驀地,他的目光一閃,有所感悟,盡管不是很確定,但他換了一種角度再次思索起來。

  “并不是復明這個口號對土司們有什么巨大的吸引力,而是吳三鬼在故意搞事情。云貴有事,清廷就必須倚重他,無法動搖他世守云南的地位。”

  “吳三鬼在聚斂資財,壯大實力,也是在防備著清廷卸磨殺驢。那些土司累世的財富,既令人眼紅,搶起來也不費力。”

  黃立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那些土司不是自己要造反,而是被吳三鬼逼迫的。

  “不可令滇省一日無事耳!”這好象是洪成丑離開云南時,傳授給吳三鬼的錦囊妙計吧?

  一方面能夠聚斂財富,一方面又能清除實力強大的地頭蛇,穩固云貴的統治。這是吳三鬼的陰謀,挖坑誘土司里往里跳,還能借助于清廷的力量。

  也就是說,派人聯絡那些土司,不會起什么作用。至少現在,不是時機。那些土司不被逼到份兒上,斷然不會賠上幾百年的傳承。

  “但土司反清,確實是可以利用的機會。至少,他們會牽制吳三桂的兵力,有利于我軍的發展,或是向其它方向展開的進攻。”

  黃立的目光移到了地圖上,“遵義”映入了他的眼簾。劉體純曾經提到在桐梓派兵駐守,依險抵御吳三桂所部的可能進攻。

  “應該先派人偵察刺探,制定迅速進兵遵義的作戰計劃。在吳三鬼和水西土司正在激戰時,襲取遵義,牽制吳三桂的精力。”

  “并不指望水西安坤能夠戰勝吳三鬼,但至少堅持得時間能長些,能多弄死些吳三桂手下的兵將。”

  黃立壞笑起來,拿起紙筆,給劉體純寫信。

  那時候,遵義還屬于四川,并不在吳三桂的控制之下。

  “吳三桂在云貴的統治并不穩固,利用土司反清,趁機削弱其力量,應該是個不錯的時機。”

  “反正早晚是要打的,在吳三桂還沒準備好的時候,主動出擊應該是更加有利。至于在三藩之亂時渾水摸魚,歷史已經改變,想當然地等上十年,怎么可能嘛?”

  黃立覺得自己的思想又得到了升華,分析事情更加地透徹,已經不象剛開始時那么簡單,把幾年甚至十年后發生的事情,作為制定戰略戰術的依據。

  ………………

  當荊國公王光興和兒子王世德趕到南岸拜見太子殿下時,黃立正在給幾個軍官講解著火槍長矛陣的戰法。

  李岳率領著三千火槍營將士來到重慶,黃立又讓他回去送信,并帶走了其中的一千鳥銃兵。

  現在這一千鳥銃兵是從各部明軍抽調而來,與原來的兩千名長矛兵又組建了火槍營,就駐防在南岸,負責保衛和警戒。

  在黃立看來,在沒有燧發槍加刺刀的完美武器之前,不管是什么方陣,火槍兵和長矛兵的比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關鍵的因素,就在于火槍的射速和性能。所以,他選擇了類似莫里斯方陣,卻又進行了改變的陣型。

  “三千火槍營將分成五個連,每連六百人,包括兩百名火槍兵、四百長矛兵。長矛方陣是五排,每排六十人;兩翼分別是一百火槍兵,還有一百預備兵力……”

  對于鳥銃的性能,黃立是真的不喜歡。裝藥少、彈丸輕、殺傷力小,完全不符合他心目中的標準。

  可現在也沒辦法,先捏著鼻子將就用吧,等到工坊擴大,工匠增加,再考慮打造新火槍的工作。

  正因為要給重火槍兵預留出位置,鳥銃兵與長矛兵的比例,才暫時采用了四六開。

  “火銃兵布置在長槍兵兩翼第四、五排的左右位置,以五排或六排反向行進的方式,輪番進行射擊……”

  這種陣形有點象“凸”字,火力介于西班牙方陣和古斯塔夫方陣之間,屬于黃立設計的魔改陣形。

  “火銃兵和長槍兵并沒有嚴格的劃分,也就是說,火槍營士兵都要熟練使用火銃,也能拿起長槍進行廝殺作戰。”

  步兵全部火器化,是歷史的必然發展。盡管現在的條件還遠不具備,但并不妨礙黃立提前做好準備。

  講解得相當詳細,黃立還在黑板上畫出圖示,以供軍官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類似于步兵操典的小冊子也要印刷,但限于當時人們的文化水平,黃立覺得軍官們恐怕也沒幾個能讀下來。

  接到侍衛的通報,黃立才停下來,宣布今天的授課結束,讓軍官們自行討論后回去訓練士兵。

  等候在會客廳外的荊國公王光興,眼見侍衛引領著黃立走來,不用介紹便緊上兩步,和兒子王世德大禮參拜道:“末將王光興,拜見殿下千歲。”

  黃立對這種大禮有些不感冒,但也沒有直接下令禁止。入鄉隨俗,人家都不拿跪拜磕頭當回事,自己又何必多事兒?

  他也快走幾步,伸手攙扶,笑著說道:“荊國公,不必多禮。不在正式場合,常禮即可。”

  荊國公王光興站起身,黃立又扶起王世德,態度甚是和藹,一同進到屋內坐下敘談。

  “末將來晚矣,請殿下恕罪。”王光興躬身請罪,看起來很誠懇,愧疚之色溢于言表。

  黃立擺了擺手,微笑著說道:“來了就好,荊國公倒不必糾結于早晚。你那邊有實際的困難,我是理解的。”

  王光興眼見殿下不似作偽,稍微松了口氣。從外表形貌,到言談舉止,王光興對這位太子殿下的觀感是相當滿意。

  用當時的話說,高大威武,儀表堂堂,身上自有一股天潢貴胄的氣勢和威嚴。

  “我軍新辟川東,百廢待興,條件甚是艱苦。”黃立朗朗的聲音在室內回蕩,“但我軍終于能精誠團結,擰成一股繩面對外敵,卻是最值得慶賀的大喜事。”

  王光興連連點頭,恭維道:“依末將之見,此事可居其次。殿下能應勢而出,并連敗清軍,才是值得大慶特慶的喜事。”

  黃立呵呵一笑,說道:“荊國公此言,倒令我汗顏了。能夠屢次獲勝,全仗將士們的浴血奮戰。”

  一邊說著,一邊端起茶杯示意了一下,黃立喝了口水,看著王光興繼續說道:“如今軍政體系初建,部隊整合也剛開始,荊國公有什么意見或建議,盡管說來。”

  王光興趕忙搖頭道:“末將剛到,并不了解具體情況,一切由殿下做主便是。”

  “不是我做主,而是大都督府。”黃立淡淡地笑著,“荊國公也是其中一員,凡事與皖國公等人商議決定即可。”

  王光興也知道大都督府的運作規則,大致原則是少數服從多數。若爭論得厲害,則由殿下一言而決。

  目前大都督府中只有他和劉體純、黨守素,黃立離得稍遠,卻也不影響他們的請示匯報。

  而且,因為他來得晚,在外領軍堅守各要點的任務已經安排好。他就是想出外獨自領軍,也暫時沒有合適的借口。

  何況,在外領軍就要服從大都督府的指揮,等于是聽令的將領,反倒沒有大都督府那么位高權重。

  王光興心中暗自嘆息,事到如今,已經由不得他按自己的心意來行事了。眾家合并,已是大勢所趨。

  “荊國公還有兩營人馬,若是需要盔甲裝備,可在會議上提出,按照大都督府定下的標準,補充便是。”

  黃立沉吟著說道:“軍隊整編,暫定為二十營,各營在武器裝備上要差不多,戰力也要很接近。否則,日后出兵作戰,還要挑挑揀揀,麻煩。”

  王光興趕忙拱手道:“末將手下的兵將,都是能征慣戰之輩,請殿心盡管放心調用。”

  “這我是相信的。”黃立微笑頜首,說道:“三四個月之后,如果不出意外,我要率軍出征。到時候,還請荊國公在旁相助,多多提醒指點啊!”

  荊國公王光興精神一振,趕忙答應道:“殿下如此信重,末將敢不盡心竭力,以死報效。”

  這是殿下的一種姿態,先是說出了二十營編制,讓王光興明白,他那兩營人馬根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再請他共同出征,借助老將豐富經驗的意思明顯,王光興也知道這是信重,也是最后的考驗。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