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 退婚后咸魚美人拿了反派劇本 > 第十七章 以嶺莊
  對面望江酒樓里,寒門士子談論國政,抨擊鎮北侯府專權獨斷,言辭激昂,流言漸起。

  鳳妤也沒想到她打了姜楊會惹來一系列的麻煩事。可是,那句讓姜楊滾去邊陲當九品芝麻官,并非她所說,這種捕風捉影的流言里杜撰一兩句,非常致命。

  這一波流言直奔鎮北侯府,來勢洶洶。

  姜楊進翰林的任命建明帝已蓋過章,卻因謝珣一句話,朝中已吵成一鍋粥,鳳長林是吏部侍郎,建明帝高坐明堂,聽著臣子們吵得熱火朝天,皇權被藐視,他不動怒,也不言語,仍是笑容和煦。

  言官攻擊謝珣目無法紀,胡作非為,希望皇帝問罪鎮北侯府。武官卻以探花郎和小侯爺年少犯了口角為理由擋回去,半句不提鎮北侯府父子在寧州殺敵,這事就定性成小侯爺年少輕狂,問不了什么罪。

  探花郎何去何從,那是內閣和吏部的事情,內閣首輔林閣老則是避嫌,一語不發。林閣老派系的文官三緘其口,除了言官和幾名堅持皇室正統的官員,大多人都站在鎮北侯府,有一部分是明哲保身。

  安遠侯出列說,“諸位吵成這樣,無非就是探花郎該如何安排,這事歸根結底也是探花郎其身不正。他與母親相依為命,先在寧州生活幾年,后又回到醴陵縣生活,家無產業,武德將軍因姻親緣故,接濟姜家母子,聘請名師,置辦田產,高中后卻在鳳家姑娘的及笄禮上退親,鬧得滿城風雨,退親后鳳家姑娘上門索要欠銀,他又當街打人。陛下,學識和能力的確是考核官員的標準,但是,為人父母官,品行道德更為重要,探花郎忘恩負義,生性薄涼,實在不堪重用!”

  “竟有這事?”建明帝微微蹙眉。

  兵部林尚書說,“小兒女退婚鬧到這般田地,怕也是別有內情,安遠侯別被流言蒙蔽了。”

  “鳳侍郎就在殿上,是杜撰,還是事實,一問便知。”安遠侯笑說。

  “鳳侍郎,可有此事?”建明帝問。

  從安遠侯提起鳳家就一直裝死緊張的鳳長林,硬著頭皮出列,“回陛下,因姜楊和侄女自幼定親,臣弟十余年來,的確接濟姜家一萬三千兩,有字據為憑。姜楊退婚,也確有此事。”

  建明帝沉吟著,不再作聲。

  “武德將軍次女那名聲,探花郎想要退婚,也是人之常情。”

  安遠侯嘲弄,“吳大人在明殿上非議女兒家是何故?”

  “她臭名昭彰,家有兒女誰沒聽過她的閑話,下官不過同情探花郎,仗義執言罷了。”

  “忘恩負義豬狗輩,能得大人一句仗義執言,也是不枉此生。”

  “你……”

  鳳長林的汗濕透官袍,建明帝已有不悅,“放肆,朝堂是議事的地方,吵吵鬧鬧成什么樣子?”

  安遠侯和吳大人告罪,不再針鋒相對,建明帝笑問,“閣老以為這事該如何處置?”

  林閣老是三朝重臣,年近古稀,頭發花白,清瘦且挺拔,他似早有對策,“皇上,安遠侯有句話說得對,為人父母官者,品性道德更為重要,內閣和御前都不是去處。高中后不曾歷練外放,也有違律法。國子監倒是一個去處,典籍之位空缺,倒也合適。”

  有清流文官不服,寒窗十年高中探花去國子監當典籍,太過大材小用,礙于林閣老的威嚴,也不敢反駁,京中都流言四起,皇權遭遇挑釁,他們寄希望于建明帝,希望他能駁回閣老決策。

  “甚好!”建明帝笑說,“就按閣老說的辦,這不就成了,何苦吵成這樣。”

  鳳妤病中把京郊以嶺莊的賬冊看完,慢條斯理地算了賬目,她不愛讀書習字,卻愛珠算,國子監女學的每年考核,她的珠算都是最好的。

  “秋香,把張大和春露帶上,我們去一趟以嶺莊。”

  “是。”秋香頓了頓,“去以嶺做什么?”

  “收租。”

  以嶺莊是蘇月嬌的嫁妝,好山好水好地,整片都是蘇月嬌的,包括水田,旱田和以嶺莊邊的馬場。蘇月嬌隨軍后,以嶺莊交給王里正在管,每年上繳地租。鳳妤這幾年已接管蘇月嬌在京中大部分產業,鳳姝離京前把京中最后一塊產業以嶺莊交給鳳妤,按道理說,以嶺莊的里正應該來見她。

  出城后坐馬車,兩個時辰到以嶺莊,沿途風景極好,馬車沒有懸掛鳳家的標致,除了她的兩個丫頭,張大帶了六個人,非常低調。

  今年天氣不好,從五月到八月大旱,秋收并不好。以嶺莊的水田秋收也不好,可麥田和玉米的收成還算可以,七月后農產品價格飆升,一貫錢的麥子要賣到五貫錢。鳳妤查以嶺莊已有半月有余,看過賬冊后也有了底。

  以嶺莊的里正姓王,是鳳大夫人的遠親。這一片村落有百余戶,是遠近有名的富裕山莊,產棉花,玉米,小麥。因是旱田改水田的緣故,水稻面積比麥田要少。鳳妤特意在村落地走了一遍,錯落有致,屋舍完好,進村的兩邊都還種了果樹。

  “姐姐,你好漂亮啊。”路邊玩風車的小姑娘眼睛亮晶晶地看著鳳妤,鳳妤貌美,又愛打扮,珠翠在陽光下耀眼萬分,披著素錦鑲銀邊的斗篷,更襯得膚白貌美。

  鳳妤彎腰捏了捏小姑娘的臉,眉開眼笑,“等你長大了,也和姐姐一樣美啦。”

  “真的嗎?”

  鳳妤點頭,小姑娘開心地歡呼著她也要穿漂亮的衣裳,兩人手牽手繼續玩風車,今日天氣好,秋風溫柔,陽光燦爛,鳳妤在以嶺莊的大廣場邊坐下,慵懶地曬著太陽,張大去尋里正過來。

  王里正四十歲左右,穿著一件灰色長袍,外罩大氅,織金腰帶上系著一個香囊,鳳妤一路走來看到過佃農們的打扮。這王里正不太像是農戶打扮,倒像地主爺。

  “見過三姑娘。”王里正笑呵呵地說,“近日忙著收成的事,耽擱了時日,本想著這一兩日就去見姑娘,沒想到勞煩您親自跑一趟。”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